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中國亞運代表團-射擊

13歲射擊少年鄧彥彬:瞄準青春靶心 射擊促成長

時間:2010-10-07 09:25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關於10米氣步槍,我們很耳熟卻又知道得不多。近兩屆奧運會,這個項目都萬眾矚目,皆因杜麗。2004年雅典,杜麗在這個項目射落該屆賽事中國代表團的第一枚金牌,一戰成名天下知;2008年在北京,還是10米氣步槍,杜麗功敗垂成,痛失奧運首金,13億人一聲嘆息。

  可是,多數人除了杜麗、朱啟南,對10米氣步槍再無更多的了解,甚至可能不知道這個項目男女有別———男子共射70發,女子只射50發。普及不廣,這是所有射擊項目的尷尬。

  13歲少年的槍口

  鄧彥彬,廣州四中初一學生,當荔灣區體校校長虞飛把他拖到記者面前時,13歲的鄧彥彬一臉羞澀。身材修長,四肢勻稱,青澀卻已經帶上沉穩。乍一看,你以為看到的是朱啟南的少年時代。

  他在小學五年級時就被選中,比初一才開始投身射擊的朱啟南還早一年。當時,廣州市荔灣區業餘體校的射擊隊到鄧彥彬所在的小學挑選苗子,教練一眼就看上鄧彥彬。“修長的身體,勻稱的四肢,寬大的胯骨,一看就知道適合練氣步槍”,虞飛説。

  鄧彥彬到四中後,教練發現他還擁有理想的心理條件:強韌的意志、良好的抗壓力能力,超越年齡的冷靜,困境中還能從容思考。

  每週訓練四五次,節假日還要加大訓練量,但鄧彥彬的學習成績還是始終穩定在班裏的中上水準。

  鄧彥彬的教練和父母能感覺到他身上發生的變化。他開始擁有同齡人難以擁有的毅力。以往,每次上百發子彈的訓練都讓他覺得枯燥無比,現在,他卻一點一滴地去完成到最好,在訓練中體驗射擊的樂趣;他飛快地成熟,從一個一旦射得不好就生悶氣的情緒小孩,變成一個狀態不好就會自己調整動作,平復情緒的射擊選手;他已經是冠軍,只用一年,他就從去年廣州市青少年錦標賽10米氣步槍的第六名,躍居到今年的第一(見右圖,中)。

  射擊,讓人學會冷靜

  虞飛很喜歡鄧彥彬這樣的少年,無邪而生機勃勃。在他的教練生涯裏,無數的少年曾是他的記憶。談及這些少年和射擊,他頗有感慨,他認為射擊給這些少年最大的收穫並非是射擊這項技能,而是給他們學會冷靜下來思考問題的能力。

  他回憶起一個弟子:“1989年出生,至今練習射擊11年。練射擊前在家嬌生慣養,如同小皇帝,頑皮好動,想幹嘛就幹嘛,父母對其毫無辦法。練習射擊之後,不但人安靜了下來,還使他學會了自我克制,再也不會衝動。父母很感謝我們教練。”

  “射擊與其他運動不同,這是一項戰勝自我的運動”,虞飛説,“比賽時給你困擾的只會是你自己,你是在和自己比,你的對手只有你自己”。

  虞飛説,日常的訓練十分強調臨場應變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通過射擊訓練,他們能學會在平時的事務處理中保持冷靜,善於思考,而戰勝自己就是不斷成長的結果”。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