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中國亞運代表團-舉重

亞運面臨強敵挑戰 中國舉重“夢之隊”不敢大意

時間:2010-10-07 08: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今天下午,征戰土耳其世錦賽的最後一批中國舉重隊男選手回到北京,雖然小夥子們在5個級別中斬獲7金6銀4銅,團體總分列世界第一,但男舉主教練陳文斌臉上沒有任何得意的神色。他説,雖然比賽非常艱苦,但這次回來男舉不能享受太長的國慶節假期,“隊員只有兩天的休息時間,我們10月2日就開始正常訓練,不但要力保亞運會不出現任何閃失,還要爭取更好的成績。”

  和女舉盡遣平均年齡20歲的新人鍛鍊隊伍不同,男舉此次的世錦賽陣容已是倫敦奧運週期之內的絕對主力,從隊員的表現來看,距離倫敦奧運會的一年半時間裏已容不得他們出現任何疏忽。

  “大部分隊員的表現還可以,但也有隊員在比賽中心態起了變化,還沒拿冠軍就想破紀錄,這也太著急了一點。”陳文斌説,“其實,呂小軍在訓練中表現得非常好,就是比賽時著急了,這也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早點暴露問題對我們也是好事。”

  77公斤級的呂小軍保持著抓舉和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本想在這次世錦賽上錦上添花,但心態過急導致他6次試舉只有3次成功。和他情況相同的還有62公斤級名將張傑,作為總成績世界紀錄保持者,張傑6次試舉同樣只有一半的成功率,這與出征前舉重隊“重點要求成功率”的佈置差別很大,也給教練組敲響了警鐘。

  “過去我們可能更多地注重隊員的體能和競技狀態,忽略了對隊員比賽態度的教育。實際上,我們這次的金牌數還是少了一點,沒有達到我們出征前預期的目標,這也説明世界舉重運動的整體格局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國都力圖在某些方面加大優勢,對我們發起衝擊。”陳文斌説,“中國一直是舉重強國,強在整體實力,很多級別都是世界水準,所以受到的挑戰也最多。”

  陳文斌説,2008年北京奧運會,張湘祥參加62公斤級較量時優勢還比較明顯,但今年世錦賽,很多選手都有了320公斤的成績;77公斤級李宏利奧運會上沒拿到金牌,對手在這個級別上一點不比中國選手差;85公斤級陸永有傷,只有在正常訓練、保證舉到395公斤以上才能確立優勢。“這樣算來,只有廖輝的69公斤級和龍清泉的56公斤級略有優勢。”陳文斌説,“62公斤級、77公斤級和85公斤級裏可能只有兩個級別能打奧運會,無論是哪個級別,到了倫敦都肯定要做好打硬仗、打惡仗的準備。”

  除了針對成功率進行“特殊訓練”,傷病也是這支“夢之隊”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本次世錦賽,8名男舉隊員有3人因傷影響了比賽,這是中國舉重隊在以往歷屆大賽上都不曾發生過的。

  62公斤級的丁建軍在賽前訓練時不慎拉傷膝蓋和腿部肌肉,直至登上舉重臺傷勢仍然沒有緩解,從而發揮不出最佳狀態,在挺舉第一把成功後就退出了比賽;77公斤級的蘇達金左膝關節積水,抵達土耳其後無法保證正常訓練,導致比賽時猶豫不決,挺舉三把全部失敗,總成績為零;85公斤級名將陸永兩邊膝蓋肌腱受傷,同樣是挺舉第一把成功後放棄了最後兩次試舉機會。

  “今年我身體整體狀況還不錯,就是膝蓋骨質肌有些疲勞,賽前的強度課還是撐了一下。”回來之後精神狀態有些低沉的陸永説,“膝蓋肌腱的傷是老傷了,教練本來讓我放棄挺舉比賽,但為了讓中國隊拿到滿額奧運名額,我還是決定拼一把。後來挺舉第一把舉完時膝蓋反應就比較大,第二把我想嘗試211公斤,但教練堅決不同意了。”

  本屆舉重世錦賽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選拔賽,國際舉聯規定,本屆和明年法國連續兩屆世錦賽男子團體前六名方可獲得倫敦奧運滿額入場券,由於兩站賽事每次只能按照最多六名參賽運動員的總成績計算,所以陸永的成績對於中國隊來説並非可有可無。

  “我們獲得團體總分第一沒什麼問題,關鍵是確保奧運名額。”陳文斌説,“接下來到亞運會還有50天,我們訓練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力量課加重隊員的傷勢,這就需要我們在訓練方法和力量課的安排上更加科學。”

編輯:王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