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您的位置:首頁-專題-體育-第16屆亞洲運動會-亞運動態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側記:珠江水上盛大“中國秀”

時間:2010-11-12 22:51   來源:人民網

  流光溢彩的珠江,形似巨輪的海心沙。

  一艘承載著昨日光榮、今日奮進、明日輝煌的和諧號“亞運巨輪”從珠江上的海心島上激情出發,在中國的南大門,喜迎第十六屆亞運會盛大光臨。

  煙花環繞著600米高的廣州塔綻放,滿天“繁星”,數字化廣州以最炫麗的方式,引爆激情亞洲一個偉大時刻的到來。盛世盛典、激情一刻,象徵奮進亞洲新形象的四座巨型LED螢幕懸吊在空中組成四個巨大的風帆,震撼升起,一場盛大的水上“中國秀”為亞運揚帆起航。

  選擇繁華的城市中心為背景,廣州的母親河珠江為舞臺,揭開本屆亞運會的序幕,這在亞洲尚屬首次,不僅體現了廣州作為沿海城市,經中國改革開放30年所獲得的自信和成功,更展現了21世紀第一個10年亞洲人民帶給世界的嶄新風采。

  坐在芭蕉葉內的廣州男孩從天而降,他將帶來的一滴聖水傾倒而出,瞬間地面水波無限蔓延,帶著觀眾們正式“起航”。在舞臺的中央,全部積滿了厚10釐米的水,場地內的演員們踏著水花進入場地。

  廣州真不愧為“浪漫之都”……

  開幕式文藝表演分為《啟航》、《海洋之舟》、《白雲之帆》、《花城之邀》四大篇章,整個文藝表演緊扣水的主題,將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整臺文藝表演的開篇章節,《啟航》用芭蕉葉這一極具嶺南文化色彩的道具和一位廣州男孩共同開啟了“亞洲和諧號”這艘巨輪的航程,配合螢幕上炫目的光影效果,體現了宇宙是海,地球是船,亞洲是帆的象徵意義,隨後廣州市花——木棉花瓣逐波而來,大型舞蹈表演將節目導向第二篇章。《海洋之舟》則以敘事的方式,講述了出海時刻200名漁家女與心上人依依惜別的場景,並記敘了海船遠航,歷經驚濤駭浪,一往無前的胸襟和氣魄。

  伴隨著郎朗的鋼琴聲和章子怡的演唱,《白雲之帆》閃亮登場,180名健兒在空中飛舞,地面上1320名操作者則在舞臺上拉著鋼繩閃轉騰挪,在高達 80余米的四座八面風帆屏上,展開了動人心魄的立體表演,登山、笑臉、大雁、雄鷹、劃龍舟、降落傘、跨欄等10多種造型,好一場震撼人心的心血之作。

  第四篇《花城之邀》展現了嶺南人作為本屆亞運會的東道主,通過水與亞洲四方相連,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景。在風帆顯示屏上,展示了千萬滴水匯聚成小河,小河匯聚成大江,大江入海的場景,展示了亞洲眾多著名的河流,寓意水將亞洲人民連接在一起。而同時,舞臺上,寓意著本屆亞運會45個國家和地區的45 名白衣少女,手捧採集自各處的聖潔生命之水,將它們匯聚到舞臺中央升起的聖火盆中,寓意著所有亞洲人民在亞運聖火的感召之下,會聚一處,和諧共生。

  隨著一曲由韋唯、譚晶、容祖兒、陶喆以及韓國歌手金賢重演唱的本屆亞運會主題曲《日出東方》唱響,此後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健兒開始步入場內。他們今天未走“尋常路”,先是搭乘45艘按不同國家和地區文化裝扮的彩船沿著珠江巡游來到海心沙,登陸後他們穿過數百米長的有彩繪的“星光大道”,在噴泉陣的歡迎下從正中央舞臺入場,亞洲體育大家庭以綿延千年的航行方式在廣州再度實現大團圓。毛阿敏和孫楠也以一曲會歌《重逢》唱出了本屆亞運會的美麗心聲。

  當中國體育代表團最後出現在入場儀式上時,全場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20年後再度成為亞運東道主的中國派出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亞運體育代表團,977名運動員中不乏劉翔、林丹等世界頂尖高手,他們將在41個大項、447個小項上捍衛自身榮譽。自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以來,中國軍團已連續七屆高居金牌榜首席,並於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上創下獨攬183枚金牌的驕人紀錄。

  最後令人激動地的點火儀式,熊熊的聖火經由龍舟隊運動員吳國衝、體操運動員陳一冰、足球運動員容志行、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傳遞後,最後一個交到跳水運動員何衝手中,何衝點燃了火炬盆下的煙花,火焰騰空升起,筆直蔓延上高高的火炬臺,亞運聖火熊熊燃燒。著名歌手宋祖英以一曲微笑響徹全場,焰火、噴泉齊放,好一副美妙的場景。亞運會的宗旨,在這一刻得到了昇華;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的意義,在這一刻被生動現實地傳達。

編輯:徐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