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殘會重慶6選手參加五大項 兩80後有奪金實力

時間:2010-12-12 12:32   來源:重慶商報

  兩個亞運,同樣精彩。今天,為期7天的首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將在廣州開幕。中國代表團共有431名運動員參賽,他們將全線出擊,參加全部19個大項的較量。這次我市有6名運動員代表中國征戰亞殘運會,其中參加硬地滾球的嚴治強和射擊的袁洪相具備了奪金的實力。

  重慶6選手參加五大項

  廣州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631人,其中運動員431人,是我國自1984年參加紐約殘奧會以來規模最大的殘疾人體育代表團。據重慶市殘聯介紹,我市有6名運動員入選亞殘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他們將參加射擊、游泳等5個大項的比賽。

  這6名重慶運動員分別是嚴治強(硬地滾球)、袁洪相(射擊)、田小焱(射擊)、黃海豐(游泳)、廖克力(乒乓球)、王豪(腦癱足球),其中田小焱是6人中唯一一位女將。除了運動員外,亞殘運會賽場上還會有兩位重慶人的身影:市殘聯宣文部主任助理雷光富是本次硬地滾球賽工作人員,而中國硬地滾球隊教練冉俊也來自重慶。冉俊介紹:“這幾名重慶選手都是近年來在國際或國內賽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因此才獲得了亞殘運會參賽資格。”在北京殘奧會獲得舉重銅牌的重慶選手李兵已經退役,將不會參加本屆比賽。

  兩“80後”有奪金實力

  在6位重慶運動員中,嚴治強和袁洪相已經有世界冠軍的頭銜,而且兩人都參加過北京殘奧會等一系列世界大賽,經驗非常豐富。因此,他們也被認為是此次最有希望獲得金牌的重慶選手。巧合的是,兩人都是出生於1987年的小將。不過,雷光富表示:“無論是中國代表團還是市殘聯,都沒有設定獎牌目標,宗旨都是淡化獎牌、重在參與。”

  腦癱兒嚴治強在兩年前以隊長身份率領中國硬地滾球隊獲得團體賽第4名,在今年6月的葡萄牙硬地滾球世錦賽上,他又在66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個人項目金牌。“獨臂神槍手”袁洪相曾多次榮獲世界冠軍,並“打平”過世界紀錄,北京殘奧會時就是奪冠熱門,但最終因發揮失常抱憾而歸。

  無網路無電視安心備戰

  重慶運動員基本上都是在12月7日到達廣州併入住亞殘運村,最後一個報到的廖克力也在8日進村。實際上在來廣州之前,重慶運動員們都隨各支國家隊進行了兩個月的集訓,因此準備得非常充分。“通過我和他們的接觸,感覺他們對本次比賽還是很有信心,都準備好了。”冉俊説。

  進入亞殘運村後的這幾天,選手們主要是進行適應場地、賽前調節等方面的準備。為了讓運動員安心備戰,亞殘運村的運動員房間既沒有電視也沒有網路。“訓練之餘,運動員們基本上都是呆在房間裏看看書,偶爾在村內範圍走動走動。”12月13日,亞殘運會將正式進入競賽單元,第一個亮相的重慶選手是嚴治強,他將在13日上午10點開始的硬地滾球BC2級預賽出場。

  新聞連結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今日開幕的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是亞洲殘奧委會成立後舉辦的首屆亞洲殘疾人綜合性運動會。

  亞殘運會的前身是已舉辦了九屆的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遠南運動會)。2006年底,遠南運動會聯合會與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理事會合二為一,成立了亞洲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

  亞洲殘奧委會所有41個會員協會悉數報名參加廣州亞殘運會,近7700名註冊人員與會。本屆亞殘運會共設19個大項,432個小項。報名參賽的運動員人數為2512人。

  重慶選手簡介

  都是業餘運動員 大多拿過冠軍

  參加這次亞殘運會的6名重慶選手身份各異,他們有的是個體戶,有的是在校大學生,有的是超市收貨員,有的還處於待業。但他們都是業餘運動員,在他們的身上我們都能讀到相同的四個字:身殘志堅!在冠軍光環的背後,這些殘疾運動員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努力。

  嚴治強(北碚區)

  年齡:23歲

  參賽項目:硬地滾球

  成績:2008年北京殘奧會硬地滾球團體第四名

  2010年硬地滾球世錦賽個人項目金牌

  田小焱(大渡口區)

  年齡:29歲

  參賽項目:射擊

  成績:2010年全國射擊錦標賽混合組SH1級氣步槍臥射第一

  2010年全國射擊錦標賽女子SH1級10米氣步槍立射第二

  黃海豐(梁平縣)

  年齡:17歲

  參賽項目:游泳

  成績:2010年全國游泳錦標賽100米自由泳、200米個人混合泳、50米自由泳、50米蝶泳四項冠軍

  袁洪相(梁平縣)

  年齡:23歲

  參賽項目:射擊

  成績:2006年射擊世錦賽步槍R9個人賽金牌

  2010年射擊世錦賽10米氣步槍立射團體第一

  廖克力(渝中區)

  年齡:20歲

  參賽項目:乒乓球

  成績:2005年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男單第三名

  王豪(渝中區)

  年齡:23歲

  參賽項目:七人制(腦癱)足球

  成績:2006年全國腦癱足球錦標賽冠軍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