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傳火炬 有粉絲團助威

時間:2010-12-07 06:36   來源:南方網

  摘要:廣州亞殘運會火炬昨天在蘿崗科學城順利完成第二天的傳遞活動,共有21名殘疾人士手舉聖火,在群眾的歡呼和助威聲中跑完了生命中這難忘一棒。

  香雪路上,有市民坐著輪椅到場為殘疾人火炬手加油打氣。

南欣

賴子迪

霍智慧

孫俊明

  廣州亞殘運會火炬昨天在蘿崗科學城順利完成第二天的傳遞活動,共有21名殘疾人士手舉聖火,在群眾的歡呼和助威聲中跑完了生命中這難忘一棒。昨天的傳遞路線從科學城綠軸廣場開始,歷經10公里後在蘿崗區行政服務中心結束,歷時1個半小時。今天亞殘運會聖火將在白雲山下的廣州藝術博物院開始傳遞。

  起點前舉行盛大儀式

  昨日上午9時半,蘿崗區委區政府專門在聖火傳遞的起點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儀式,在儀式上,廣東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宋卓平致辭,希望熊熊燃燒的亞殘運會聖火能讓周圍的人道主義精神的氛圍更濃烈,社會上涌現出更多的社會關愛,愛心能夠普耀中華大地。

  致辭結束後,在護衛隊員的護衛下,亞殘運會聖火火種進場,廣州市檢察院檢察長王福成從火種護衛隊接過聖火火種,點燃聖火盆。廣州市委常委、蘿崗區區委書記淩偉憲點燃聖火,將火炬傳給首棒火炬手廣州亞殘運會愛心大使南欣,亞殘運會聖火傳遞也由此正式開始。

  火炬手也有粉絲團

  昨日共有10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活動,其中共有21名殘疾人士。每當這些殘疾火炬手跑過時,現場群眾會都爆發出雷鳴般的加油聲和掌聲。

  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火炬傳遞路線上的圍觀群眾相當多。在香雪路,還有人坐著輪椅前來支援火炬手的。“我們和第24棒火炬手陳霞曾經是病友。”三位肢殘人士介紹,在得知陳霞成為亞殘會火炬手之後,他們悄悄地瞞著陳霞趕到現場為他助威。看到陳霞自豪地舉著火炬跑完了一棒,作為親友團的他們表示備受鼓舞。

  火炬傳遞今到藝博院

  雖然不是明星火炬手,沒有龐大的粉絲團加油助威,但昨日第25棒火炬手傅勇國的親友團卻有造勢妙招,20多人統一穿上綠色的服裝,手上還專門拿了印有口號的小旗子整齊劃一地揮舞,如此陣勢讓他們在現場圍觀人群中格外顯眼。眼看親友團如此給力,傅勇國也是豪不含糊,跑步傳遞火炬的時候步伐穩健身姿瀟灑,在跑完這一棒後他專門感謝了到場的親友團,“感謝大家的支援,希望我能成為一座橋梁,讓亞殘運會的激情通過我傳遞給親友團,更傳遞給每一人。”

  經過9.47公里、歷時1個半小時的傳遞,上午11時許亞殘運火炬來到最後一棒所在地蘿崗區市民廣場,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謝禧樂從最後一棒火炬手孫俊明手中接過聖火點燃廣場中央的聖火盆,現場頓時禮炮齊鳴,歡聲雷動。火種護衛隨即入場將火種盆中的火種引入火種燈,在全場觀眾的注目下,火種盆緩緩熄滅,傳遞儀式圓滿結束。

  今天上午亞殘會火炬將在白雲山腳下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展開第三天的傳遞活動。

  今日聖火傳遞線路(上午9:30)

  廣州市藝術博物院-恒安路-麓景路-麓景西路-下塘西路(從第二路口轉右,經雕塑公園)-廣園路(經白雲區政府門口和廣州大學門口)-麓景路-麓湖路(經鹿鳴酒家方向)-廣州藝術博物院,約7.9公里

  “感謝大家的支援,希望我能成為一座橋梁,讓亞殘運會的激情通過我傳遞給親友團,更傳遞給每一人。”——— 第25棒火炬手傅勇國

  火炬是一個好的象徵,會給我們帶來好運氣,在明年的大運會上廣東省聾人籃球隊一定可以拿到冠軍。——— 第97棒火炬手霍智慧

  希望廣州還是能新增一些永久的無障礙設施,讓更多參加人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 第100棒火炬手孫俊明

  火炬手特寫

  第1棒

  南欣(廣州亞殘運會愛心大使)

  傳完火炬現場高歌一曲

  昨天的第一棒南欣是中國殘聯愛心大使和廣州亞殘運會愛心大使,她同時是一位歌唱家。在輕鬆完成首棒的傳遞後,被大批電視臺記者簇擁著的南欣難掩興奮激動地説:“之前從來沒想過能擔任首棒火炬手,剛才在火炬手投放車上等候時,心情已經很激動,但當我的手托起火炬時突然感覺很神聖。”

  被問及對廣州的印象,南欣笑言,雖然來過廣州幾次,這次回來就發現廣州變美了,亞運氣氛很濃厚,給人感覺很不一樣。傳遞結束後,興奮的她最後還在錄影機鏡頭前唱起了中國殘聯文化助殘辦公室所推行的文化助殘計劃的主題歌《拉住我的手》,“請拉住我的手,風雨中一起走”,靚麗的歌聲博得現場群眾一片讚賞聲。

  第11棒

  賴子迪(智障人士)

  現場觀眾爭相和他握手

  賴子迪是廣州至愛學校8年級的學生,他是在傳遞前一天才獲悉自己成為亞殘運會火炬手的,這個喜訊讓家人異常興奮,昨天一大早他的母親和舅舅就從南海趕到蘿崗火炬傳遞點為孩子加油打氣。令他們驚訝的是,現場為子迪打氣的除了親友團之外,更有不少圍觀群眾。當子迪手持火炬出現在第十一棒地點時,更是被現場的群眾頻頻要求握手和合影,享受了一把大明星的待遇,而和大家握完手之後,賴子迪還會努力地一字一句説,“握握手,好朋友”。

  經過短暫的等待後,上午10時許火炬終於傳到了賴子迪手裏,短短80米傳遞途中,他每一步都跑得非常穩,不時揮手向身邊的親友和圍觀群眾致意,臉上始終挂著燦爛的微笑。傳遞結束後,子迪的媽媽告訴記者,那一刻她為自己的孩子感覺驕傲,成為亞殘運會火炬手將成為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勵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自強拼搏。

  第97棒

  霍智慧(聽障人士)

  相信火炬會帶來好運氣

  雖然有聽力障礙,但霍智慧是一個運動健將,在2010年廣東省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他和他的團隊獲得聾人籃球比賽項目的冠軍。

  為了昨天的火炬傳遞,組辦方專門給他配了一名手語翻譯,記者對他的採訪也是通過手語翻譯進行的。“從11月中旬知道被選為火炬手後,我每天都十分興奮”,霍智慧説。而在昨天的傳遞現場,小霍也時不時地緊握拳頭為自己打氣。傳遞完火炬,霍智慧還特意告訴記者,“今天來加油助威的不少是我的隊友,火炬是一個好的象徵,會給我們帶來好運氣,在明年的大運會上廣東省聾人籃球隊一定可以拿到冠軍”。

  第100棒

  孫俊明(肢殘人士)

  拄著拐杖傳最後一棒

  左手拿著火炬、右手拄著拐杖,孫俊明來到了100棒號牌的位置上。異常興奮的他在起跑前舉起火炬讓現場的群眾觸摸。

  孫俊明是省殘聯副理事長、黨組成員,中國肢殘人協會副主席。點燃火炬後,他拄著拐杖走完了這一棒,在終點接受採訪時,他表達了自己對亞殘會的期望,“如果有時間,我希望能去亞殘運現場看球類比賽,比如亞殘運的盲人足球和輪椅籃球,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趣味性不亞於健全人的比賽,希望大家多去看。”

  對於廣州的無障礙設施的現狀,他也表示,亞運期間場館的無障礙設施大多是臨時搭建的,比賽完之後就會拆除,希望廣州還是能新增一些永久的無障礙設施,讓更多參加人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采寫:南都記者 魏凱 劉國珍 通訊員 禤文帥 王又鋒

  攝影:南都記者 馮宙鋒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