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殘運會後廣州不限行

時間:2010-12-07 09:24   來源:資訊時報

  圖為甘新副市長在與網友展開線上交流期間,甘新副市長(左)接收《網友關於廣州市交通補助發放問題的意見》。大洋網供圖

  亞運會、亞殘運會勝利閉幕後,機動車是否還要單雙號限行?昨日,對於廣州市民、尤其是車主們最關注的交通問題,廣州市副市長甘新在《溝通無界限 行風大家談》現場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這項原本就是為了亞運、亞殘運會制定的“臨時”措施,會後將取消,“單雙號不是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好辦法,(會後)讓大家恢復到以前的狀態”,至於此前市民猜測的按尾號每週限行一天,他表示,廣州市還沒有考慮過會後繼續限行的問題。甘新認為,要明顯改善廣州市的交通環境,最根本的手段還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本版撰文 資訊時報記者 孫婷婷 實習生 唐曦寧

  交通

  昨日,分管廣州市工業、商業、交通、安全生産、能源、郵政、文史、地方誌等工作的廣州市副市長甘新做客廣州電視臺《溝通無界限 行風大家談》,60%的受訪市民表示最受關注的是交通問題。

  殘運會後取消單雙號限行

  昨日,有網友通過大洋網向甘新提問表示想知道,單雙號限行在亞運會結束後,會不會作為一項長遠的政策來實施呢?對此,甘新認為,單雙號限行不是解決交通擁堵的根本辦法,必須要加大公共交通的發展力度。

  “當時考慮單雙號限行,只是考慮到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的需要,是一項臨時措施,既然是臨時措施,會後就一定會取消。”甘新在現場接受資訊時報記者採訪時明確表示,會後不會繼續單雙號限行的政策。而針對近期市民熱議的按尾號每週限行一天的方案,甘新也表示,“沒有考慮過限行的問題”。

  單雙號限行,此前有北京的經驗作借鑒,廣州亞運期間又有了實踐,這種方式到底是不是個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的好辦法,而納入日後政府首要考慮的措施呢?對此,甘新告訴記者説,“我覺得單雙號不是個好辦法,市民想去周邊玩一玩都受限制,比如今天是6日,我開車去增城,想住一晚,明天就不能開車回來了。”

  甘新還認為,單雙號限行,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普通的家庭,“有錢的人,買多了一輛,照樣開,北京有,廣州也有,另外,廣州的車位等公共資源原本就不夠用。”

  東風、中山、環市路不宜通自行車

  甘新表示,要解決廣州市的交通擁堵問題,根本上還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根據廣州市軌道交通規劃,到2015年,廣州地鐵開通里程達到418公里,是目前的兩倍左右,十區兩市全部納入通車範圍。

  隨著更多地鐵線路的開通,廣州正在嘗試用比較環保的自行車接駁。甘新認為市民要接受這種出行方式,大概要3~5年的時間,廣州在這個階段,會採取區域上區別對待的方式發展自行車接駁。“像大學城、BRT沿線,應該要加大網點覆蓋範圍,但是,像東風路、環市路、中山路,如果大力發展單車的,我覺得會有問題,沿線沒有街道,而且交通比較繁忙,(這幾條路)就要限(自行車)行。”

  安全

  以上海大火為鑒 甘新大方讀網文

  “盛會如火——奧運會結束後,北京貢獻了央視大樓,世博會結束後,上海貢獻了28層樓,亞運會後,後面就是省略號了。”分管安全生産的甘新,昨日現場用這段網文來提醒説,“網民都這樣關心,所以我也借這個(帖子)請廣大市民注意消防安全。”

  甘新説,上海火災事故後,他的第一反應是:廣州一定不能出這樣的事故。為此,上海事故發生後,廣州市于18日召開全市的電話會議進行防範。

  據介紹,近年來,廣州在防範安全事故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是加大硬體建設,市政府每年安排7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來加強消防設施建設,消防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每年都開展幾次全市地毯式的消防演練。還對重點場所如商場、網吧、歌廳等進行重點檢查、重點管理。

  甘新表示,上海事故原因是焊工無證上崗操作,防護材料不滿足阻燃的有關要求,深層次的原因是工程的轉包不規範,廣州要將上海事故作為一個深刻的教訓,從幾個方面加強安全管理:

  第一,由建委負責,進一步加強規範的承包與管理,杜絕工程的違法轉包,一旦發現就要處理,出現問題後,該公司將不允許在廣州參與建設;第二,加強監督工程消防安全的管理,凡是不符合消防、安全等要求的材料不許出現在工地;第三,要加大宣傳力度;第四是要強化對員工的培訓,所有工程施工人員要持證上崗,且持有安全卡才能進去施工現場。對於施工工人的資質要求,必須要充分發揮監理的作用,加強管理,加強檢查,包括每個區的安監局,要定期不定期地檢查。

  美食

  黃埔涌或建最大美食園

  在擦亮“食在廣州”的招牌上,廣州市經貿委主任趙小穗在現場透露,已經就如何在幾個方面做好美食街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做了規劃。第一,加強軟體的提升和改造,要求每一個街區的建設要跟街區的歷史底蘊文化風情旅遊相結合。第二,在基礎設施配套等硬體設施方面,抓緊解決美食街旁邊的停車難、噪音、衛生防疫的問題。比如説,惠福路已經變成了步行街,下一步還要跟北京路步行街相連,這樣可以引導部分市民步行去消費;比如説在荔灣路,正在研究和交通部門互動,解決一些臨時停車位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了階段性的成果。

  另外,為弘揚廣州的美食文化,甘新還透露,尚有一個規劃中的藍圖呼之欲出。“我們打算打造一個標誌性的美食園,目前還在選地方,希望能把我們的廣府菜係、八大名菜係集中起來,初步想規劃在黃埔涌,建成未來最大的美食城區。”

  公交

  羊城通優惠番禺何時享?

  有番禺的網民反映,番禺的公交車經過改革後,大部分都能刷卡,但用羊城通刷卡卻沒有優惠,羊城通在佛山使用都有優惠,為什麼番禺就沒有?難道番禺不屬於廣州嗎?

  對此,甘新表示,主要問題是財政體制的問題,佛山地區刷羊城通有優惠,資金來源是佛山市財政。去年,廣州市交委已發文給番禺區,希望番禺區儘快實施優惠,但是目前還沒有批下來。

  交通

  同德圍小産業要搬走

  “外部不通、內部不暢”、“圍城”、“交通黑點多”、“管理滯後”,這是哪個地方?聽到這一連串的形容詞,甘新立即脫口而出“同德圍”,“廣州這樣的地方還是有,像同德圍就比較典型。”

  甘新表示,同德圍的交通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人口過於密集,僅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30多萬人;第二,同德圍內部的産業佈局、結構很落後,在小小的地方中,就有很多批發站場、攪拌廠,貨車很多;第三是交通建設規劃不合理。

  問題已經擺在這裡許久,但是十年了,同德圍依然是個“圍城”,讓同德人等得心焦。甘新表示,廣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同德圍的問題,時任廣州市委書記的朱小丹、時任廣州市長的張廣寧都曾批示過,今年5月3日,市長萬慶良又親自帶隊去同德圍調研,並佈置了整改措施。

  “同德圍的出路只能是西邊,我們從西邊打通一條同康路連接西槎路,明年8月份就能開通。”甘新表示,另外,橫滘二路和上步橋的擴寬工程也在爭取納入明年的施工計劃。“2015年,地鐵開通到這裡就可以解決了,但如果這裡的産業結構不調整,地鐵開來也沒用,就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攪拌廠、貨運場要分批搬走,批發市場也要轉型升級或搬遷,廣州不需要這些傳統的産業在這麼密集的地方。”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