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給亞殘運設施"挑刺" 要在細節體現人文關懷

時間:2010-12-06 10:01   來源:廣州日報 

  萬慶良檢查天河體育館廣州東站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情況

  繼前天檢查白雲國際機場無障礙設施情況後,昨天下午,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再次率隊前往天河體育館、廣州東站檢查迎接亞殘運會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萬慶良要求,對殘障人士關注和關懷不僅僅是在亞殘運會期間,更重要的是著眼未來,做好平日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從設施到文化的每個細節上關懷和體貼,為殘障人士提供更方便出行的服務和保障,建設廣州愛心城市。市領導陳國、郭錫齡,市政府秘書長謝曉丹,市相關部門和亞組委各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活動。

  天河體育館是昨天檢查的第一站。萬慶良一行沿著無障礙通道進入賽場中央,場內的各種標識、景觀設置已全部轉換成亞殘運會標準,改造後換上的主席臺、頒獎臺,坐輪椅的人士都可以自由上下,萬慶良點頭表示滿意,並特意請廣州籍輪椅競速運動員陳曉純現場模擬了一遍坐輪椅登領獎臺的過程。聽到陳曉純“很好,沒有問題”的報告,萬慶良才表示放心。 (下轉A6版)

  (緊接A1版)在體育館無障礙洗手間,萬慶良問參與體驗的陳曉純:“洗手間空間夠大嗎?”隨後,他親自搖了搖不銹鋼扶手,繼續“挑刺”:“還要加固”。萬慶良語重心長地對項目負責人表示:“廣州建設愛心城市,體現在無障礙設施是否能夠切實滿足殘疾人的需求,體現在設施細節是否具有人文關懷。”在觀光電梯前,萬慶良當場要求有關部門給臺階增設木板坡道,方便殘疾人乘坐輪椅上下。當志願者將陳曉純推進無障礙電梯,萬慶良注意到電梯門十秒後方自動關閉,表示讚賞,“對,要照顧殘疾人的特殊情況。”

  檢查組一行來到廣州東站。據介紹,廣州東站的無障礙設施完成全面整改,增設了無障礙電梯、衛生間、引導標誌、盲道、低位售票窗臺、邊檢低位檢查櫃檯等。萬慶良一一檢查了出入境流程以及安保、志願者服務等籌備情況。為適應殘疾人的通關需求,東站邊檢站增設無障礙專門通道時特別留出可供輪椅靠近的空位,將通行寬度拓寬至1米,方便輪椅輕鬆通過。看到邊檢民警能夠熟練地使用手語開展服務時,萬慶良點頭讚許:“很好,謝謝你們!”

  在候車區,萬慶良建議是否能為殘障人士專設候車座位區。在月臺上,望著新設的盲道,萬慶良表示:“廣州東站作為連接穗港的快速交通紐帶,是廣州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無障礙設施的改造及建設不僅為亞殘運會服務,還要著眼于提升日常的無障礙設施水準,這些無障礙設施和通道都要固化下來。”

  一路檢查,萬慶良不斷強調,廣州建設無障礙城市,就是給殘障人士辦實事、辦好事,最終的著眼點是關注民生、惠及民生。無障礙城市的建設是一項全社會參與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是造福後代、方便殘疾人和老年人,服務於全社會的愛心工程,是關注民生、彰顯公平、體現人文關懷和城市文明的德政工程,同時也是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實現城市綜合提升的重要內容。廣州有52萬殘疾人、涉及184萬家庭人口,改善他們的出行狀況,正是社會文明進步和城市經濟發展的有力體現。殘疾人士想要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與正常人一樣進行工作、學習、生活,他們的這一合理訴求完全應該得到滿足和保障。廣州將借舉辦亞殘運會之機,為殘障人士傾力打造一個充滿愛心的“無障礙城市”。亞殘運會結束後,廣州將繼續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為殘疾人、老人和有需要的市民創造出行更方便的無障礙城市環境。無障礙“愛心城市”是由無數個“愛心單位”和“愛心個體”所組成的,機場、火車站、口岸、公交站等場所是充分展現殘健共融和人文亞運理念的窗口,必須按照國際化標準改造優化無障礙設施,在細節上體現愛心、體現人文關懷。 (記者倪明 通訊員余洋)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