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華臺北13金超多哈 大陸成“福地”

時間:2010-11-27 17:47   來源:中新社

  11月26日,在廣州亞運會壘球女子決賽後,獲得銅牌的中華臺北隊運動員在上場領獎前用搞怪的動作來慶祝。中新社記者 張茵 攝

  中新社廣州11月27日電 題:中華臺北13金超多哈 大陸成“福地”

  中新社記者 張羽

  在廣州享受“主場”待遇的中華臺北代表團,在本屆亞運會上金牌總數也躥升至超多哈的13枚,獎牌榜則坐上了第7把交椅。

  自從1990年北京亞運以來,在中國大陸有幾次重大的綜合性賽會包括2001年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華臺北都無法實現奪金夢想,所以他們非常希望在廣州亞運上有所斬獲。

  攜史上最大陣容出征廣州亞運的中華臺北隊沒有浪費太多時間和機會。開幕後正式比賽的第二天,中華臺北軟網男隊就在老將劉家綸的率領下勇奪團體項目金牌,實現“開門紅”。

  作為中華臺北的傳統優勢項目,跆拳道被寄予厚望。不過,在亞運會女子49公斤以下級跆拳道比賽中,臺北名將楊淑君意外被取消資格,人們頗為期待的兩岸名將“海峽德比”沒有如期上演。

  令中華臺北最為遺憾的項目非棒球莫屬。由於開幕式次日就有一場與韓國的大戰,“差點”成為開幕式旗手的棒球主力林智勝被臨場換下,可見中華臺北代表團的良苦用心。

  “智勝”並沒有帶來“制勝”的效果,中華臺北首場比賽就出師不利,以1比6不敵韓國。儘管在隨後的比賽中力克中國香港以及“亞洲棒球王國”日本晉級決賽,但中華臺北的金牌夢最終還是被韓國的“最強打線”擊碎。痛失含金量最足的一枚金牌,讓林智勝與隊友淚灑賽場。

  中華臺北選手在網球賽場頗為風光。在“亞洲一哥”盧彥勳因傷缺陣的情況下,“90後”小將楊宗樺挑起男團一號單打的重任,連克印度、烏茲別克等強敵,為網球項目拿下首冠。

  在網球項目的最後一個比賽日,中華臺北成為最大贏家,收穫混雙、女雙兩枚金牌。最終,中華臺北網球隊在本屆亞運會上斬獲3金2銀1銅,以歷史最佳戰績收官。女雙金牌得主莊佳容在賽後談到在大陸比賽的感受時,毫不吝惜讚美之詞,連稱“大陸是福地”。

  在輪滑、公路自行車等冷門項目上中華臺北選手集體爆發,連摘4金。失去父母照顧的蕭美玉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爆冷擊敗奪冠大熱日本選手萩原麻由子,為中華臺北摘得本屆亞運第10金,力助金牌總數超上屆。

  中華臺北隊中亦不乏奪金“黑馬”。在跆拳道46公斤級決賽中名不見經傳的高二學生黃顯咏以6比3的成績擊敗來自約旦的達娜圖蘭,奪得所在級別冠軍;男子美式臺球8球單打中,臺北球手郭柏成爆冷戰勝馬來西亞運動員阿米爾奪冠,成就中華臺北代表團在本次亞運會上的第二金。

  此外,美女雲集的中華臺北臺球隊也為亞運賽場增“色”不少。在美式9球單打決賽的決勝局中,面對大陸“球後”潘曉婷,背水一戰的大眼美女周婕妤一度做出非常巧妙的防守。但是實力和運氣俱佳的潘曉婷,通過一個高難度的跳球不但化解了危機,擊出的球同時將“黑八”帶入袋口,並完成一桿清臺,最終奪冠。成就了一段兩岸美女球手共釋“美麗大戰”的佳話。(完)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