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亞殘運開閉幕式排練基地:動作重復上萬次
102名鼓手眼神炯炯、整齊排開,隨著節奏,提舉雙手,大幅度地敲擊身前的鼓……這是位於白雲區太和鎮的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開閉幕式排練基地內上演的一幕。
官兵們在排練中
官兵們在排練中
太和鎮,距離廣州亞殘運會開閉幕式場地“奧體中心”約23公里的廣州郊區。這裡,大源養老院的部分住宿樓、相鄰技工學校的廢棄校園、省軍區司機訓練基地,組合成了一個特殊的營房--亞運會亞殘運會開閉幕式最大的排練基地。從今年9月中旬開始,這裡先後進駐了大連歌舞團的專業舞蹈演員、廣州軍區部隊官兵和山東萊州武術學校的學生,共7500余人。對他們來説,亞運生活從這裡悄然展開了。
“忙得就跟打仗一樣”
每天早上5點,緊密排列的六層宿舍樓裏,燈光齊刷刷地亮起,隨之,在地面混合著煤渣和沙子的簡易操場上,來自廣州軍區75200部隊的數百名士兵演員迅速集合、列隊、擺陣型,一天的訓練開始了。12月的廣州依舊寒冷未至,溫暖舒適的氣候多少讓這群年輕的戰士感到欣慰。
另一邊,炊事房裏的燈火在更早些就已經點亮,70名炊事員在寬敞的廚房忙開了。“我們分成了四組,有人切菜,有人做清潔,有人負責做饅頭包子等等,大家都各有分工。”70個“廚師”士兵,要負責1230個參與表演的戰友的一天三頓,後勤管理保障隊的副營長仵傑説,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下來,炊事員都是連軸轉,常常是午飯做好之後緊跟著就準備晚飯,“像現在臨近開幕式了,我們每天3點就要起床,一直做到晚上12點,基本上大家就睡2、3個小時。”在工作間歇,炊事員在廚房找個位子坐下,打個盹,就當作休息了。
距離亞殘運會開幕僅剩下幾天了,用仵營長的話來説,這段時間正是“衝刺階段”,炊事員需要按時準備好一天四頓,早午晚飯加夜宵,如果演員們到現場參加合排和綵排,除了做飯,他們還得做好送飯的工作,4台車一天送三次,“廚房裏忙得就跟打仗一樣,那是絲毫不誇張的。”
“每個動作重復不下萬次”
“舒緩的音樂裏,需要把柔美的氣質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來,花窗舞者用律動的心,表現出一組組無聲的語言……”,在名為“花窗舞者”的節目排練中,一個個原本操槍弄炮的鐵漢用PG道具燈,整齊劃一地拼接出各種圖形變化。而這將是亞殘運會開幕式上的第一個節目。
800名官兵,訓練近2個月,每天訓練時間不低於15個小時,有時甚至通宵達旦,“這是我們部隊第一次參加大型團體操表演,很有挑戰性。”參與“花窗舞者”訓練的相棟指導員告訴記者,表演最大的特點是“齊”,也正是最難的地方。800個士兵必須動作一致,在5分零6秒的時間內做出各種圖形變化,比如拼接出美麗的花窗圖案,每一個動作在兩個月的排練時間內做了不下萬次,“同一個動作一天之內就要重復上百次。”
為了高標準完成動作,士兵們每週還會召開一次“諸葛亮會”,獻言獻策,有不少奇招妙點就出自於戰士們,“可以説我們是巧練加苦練。”在訓練場地上,記者就見到,地面上用粉筆畫出了無數條長度相同的線條,有士兵解釋説,節目需要800人圍成8個圓圈勻速跑動,為了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必須讓人與人之間始終保持1米的距離,同時保持好隊形,難度非常大,為此他們想出了這樣的辦法,“用1米的尺子畫出許多線條,讓訓練隊員反覆看反覆跑,通過上千次的重復跑動,形成分毫不差的距離感。”
對於即將到來的12號亞殘運會開幕式,相指導員表現得信心十足,“大家對開幕式上的表演都非常有信心,現在是衝刺階段,我們主要是提高標準,力求完美。”
練至“走火入魔”
在亞殘運會閉幕式節目《樹與鳥》的排練中,有些官兵需要背負5根6米長、30釐米寬的綠葉,加上背架總重量達20來斤,刮二級風時,負重就會增加一倍。每次綵排結束,士兵們肩背上必定是壓出了紅印子。起初排練時,許多人還駕馭不了這麼大的道具,一旦起風就會被吹得亂轉,不小心跌倒了,膝蓋和腿上的皮都要蹭掉一大塊,經汗水浸濕極易化膿感染,許多官兵都帶著護膝,吃著止痛藥繼續上臺排練。
在長達13分鐘的表演中,800名士兵需要一直站在臺上,作為舞臺的最佳“背景”,有人舉著芭蕉葉,有人背負20來斤的綠葉,配合其他演員的表演呈現最完美的視覺效果。
在這些普通的年輕官兵中,指導員向韜在舊傷復發的情況下強忍痛楚上場,還為所有人編寫出《樹與鳥訓練指導手冊》;炮兵連戰士曾滕華用休息時間畫了16張整體效果圖,甚至在休息時間也自己練習基本動作,在床上邊聽音樂邊手舞足蹈,為此被戰友們笑説“走火入魔”了……
據了解,在長達將近3個月的排練中,有數百名戰士推遲了退伍,30多名官兵推遲了婚期,還有不少人甚至推遲了升職上任的時間,有人放棄了機關單位上崗考試的機會。“嗶嗶……”中午短暫的休息過後,集結訓練哨聲再次響起,戰士們重新回到了訓練場上。他們説,表演結束後,最大的願望是好好睡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