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金牌真有那麼重要嗎?

時間:2009-10-21 09:23   來源:人民日報

  全運會比的是什麼?一是看中國體育各項目的整體水準,二是看各地的體育人才儲備狀況。哪些項目開展得普遍,人才濟濟,水漲船高,未來能夠成為奧運會和世界體壇的優勢所在;哪些項目長期薄弱不前,或出現滑坡,需要加以強化,全運會都是重要的檢驗機會。為此,中央和地方兩級投入,以求一張盡可能客觀的答卷。但不可否認,“全國一盤棋”的指導思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諸多矛盾。在不同利益驅動下,全運會規程等具體問題實際上有著很強的決策意義和導向作用。

  乒乓球是中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幾乎每一所業餘體校都辦有乒乓球班,打得好的孩子非常多,出頭的機會卻有限。到了全運會上,滿場都是回歸母隊的國手,幾乎成了國家隊的“內部比賽”。本屆全運會單項比賽,數來數去,張怡寧、劉詩雯、郭躍、李曉霞、王皓、馬龍、馬琳、王勵勤等世界乒壇巨星佔滿了席位,進入八強實在太難了。

  對於潛優勢項目比如女子曲棍球,各地就沒有這麼大的興趣了。本屆全運會第一次使用了國産的泰山H12型草坪,並由外籍裁判員執法,比賽條件很不錯。雖然有12支球隊參賽,但有競爭力的隊伍不過三四支。即便是四強之間的交鋒,水準差距也很明顯。遼寧隊準決賽4球輕取北京隊。此前小組賽更有廣東隊領先內蒙古隊10球,使比賽提前20分鐘收場的事情。同樣開展不夠普及的壘球,遼寧隊打出16:1狂勝甘肅隊這樣一邊倒的比賽。

  傳統的體育強省戰線拉得很長,有人擔心會顧此失彼,但是那裏隨便拉出一支隊伍,就能打出點名堂。遼寧、江蘇、山東、上海、廣東等是歷屆全運會金牌榜上的大戶,也是中國在奧運會上的奪金主力軍,而西部經濟欠發達省份難以躋身全運會排名前列。各地要在開掘體育人才資源上拓寬眼界,在後備力量欠缺的項目上多下氣力。説來簡單,但是,體育欠發達的省市即便從冷僻項目上找出路,受訓練條件和比賽環境所限,往往事倍功半。還説女子曲棍球,12支隊伍中,就有來自西部的甘肅、新疆和內蒙古隊,可惜,新疆和內蒙古隊分列倒數第一和第二位。至於田徑等長期普遍落後的項目,全運會的推動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全運會揭幕兩天來,江蘇代表團奪金已逾30枚,高居榜首。細算起來,他們拿到的全運會冠軍不過14項,但是,得北京奧運會獎牌計入全運會、球類集體項目加倍計算等政策之惠,金牌數變成了兩倍多。國家體育總局公佈的全運會總規程長達近萬字,其中2/3的篇幅是關於運動員資格和計分辦法的。之所以有這麼多規定,正是為了使項目儘量平衡發展,以免“瘸腿”。到了省市這一層,為奪金牌,求政績,項目選擇難免盲目。至於能否形成本地的傳統優勢,能否帶動本地的青少年,已經顧不得許多,全運會奪金成了省市競技體育發展的硬道理。

  中國是一個大國,全運會設有奧運會全部大項,儘管各地尖子人才總和構成了中國奧運軍團的基本實力,但對一方一地來説,如果只打自己的優勢項目,必然在全運會金牌榜上落在後面。地方體育的全運戰略歷久不衰,有其情理所在。競技體育必須在國家利益、地方利益和運動員個人利益三者之間擺正關係,不然,就總有用對策應付政策的事情發生。如不加以改革,強弱忙閒的大反差還會繼續,到頭來受損的還是奧運戰略。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