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雲林縣概況

  時間:2009-01-06 11:18    來源:台灣網     
 
 

  【概況】 面積1291平方千米。人口74萬。


  【區劃】 縣治斗六市,轄1市5鎮14鄉:斗六市;鬥南鎮、虎尾鎮、土庫鎮、西螺鎮、北港鎮;大埤鄉、褒忠鄉、東勢鄉、臺西鄉、侖背鄉、麥寮鄉、林內鄉、古坑鄉、莿桐鄉、二侖鄉、水林鄉、口湖鄉、四湖鄉、元長鄉。


  雲林縣位於彰化與嘉義兩縣之間,東接南投縣,西臨臺灣海峽。全縣1290平方公里,轄斗六市及鬥南、虎尾、西螺、土庫、北港5鎮和14鄉,縣治設在斗六市。雲林縣地處嘉南平原,以養殖漁業和豐碩的農産為雲林最傲人的資源。雲林外海自古便是優良的漁場,如今沿岸地區養殖漁業發達。全縣交通方便,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和中沙大橋是縱貫鐵路和南北高速公路上最長的大橋。


  雲林縣是臺灣島上漢人最早開墾的地方,曾有過光輝的歷史。據臺灣府志沿革記載,早在明天啟元年(1621年)福建彰州人顏思齊、鄭芝龍等人率領眾人由笨港登陸,安營紮寨,從事開墾。笨港即今日的雲林北港和嘉義新港一帶,當時為繁榮的貨物吞吐港,號為“一府二笨”。後來因北港溪經常氾濫改道,加上河道泥沙淤積,才由盛轉衰。


  在臺灣各地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雲林至今仍保持悠閒的步調,有著樸實的農漁風情。雲林擁有優美的山林海景和豐饒的物産。其著名的風景名勝如清幽的草嶺、樟湖;新奇刺激的古坑劍湖山世界;北港溪口的外傘頂洲是片處女地,其荒涼粗獷的景色別具特色,是釣魚人的天堂。


  北港朝天宮是全臺300多間媽祖廟的總廟,也是雲林最引以為傲的人文名勝。另外號稱昔日三大牛墟之一的北港牛墟,形成至今已超過200年,是臺灣僅存的兩處牛墟之一,彌足珍貴。從福建流傳到臺灣的布袋戲,也在雲林深深扎了根。還有臺灣武術源起-西螺七嵌等人文景觀。


  雲林縣的地方特産如:西螺鎮的醬油、大埤鄉的酸菜、草嶺的苦茶油等均享譽已久。著名農産如西螺的稻米、斗六文旦、古坑竹筍、北港花生等。若想品嘗美味的小吃,除了三條侖和五條港的活海鮮不可錯過外,北港朝天宮小吃雲集,值得前往一飽口福。


  鐵路 縱貫鐵路由東部貫穿境內,其中以斗六、鬥南為主要停靠站,班次較為密集。


  公路 臺汽客運、統聯客運、聯營客運、嘉義客運都有車經過雲林縣境內。


  縣內公車以臺西客運為主,路線可達縣內各鄉鎮,鬥南、斗六、虎尾為重要的發車、轉運站。
 
  歷史沿革


  1950年臺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臺南縣合嘉義市,分為臺南、嘉義、雲林三縣。雲林縣轄斗六、虎尾、北港3區,計20鄉鎮,491403人,面積1290.8351平方千米。縣政府設于斗六。雲林縣管轄斗六、鬥南、虎尾、西螺、土庫、水林等6鎮,及古坑、大埤、刺桐、林內、二侖、侖背、麥寮、東勢、褒忠、臺西、元長、四湖、口湖、水林等14鄉鎮,人口491403人,面積1290.8351平方千米。該縣東為古坑鄉草嶺,位於東經12043′24〃;西為口湖鄉外傘頂洲,位於東經1200′10〃;北為口湖鄉外傘頂洲,位於北緯2328′,北為麥寮鄉許厝寮,位於北緯2349′56〃。中心位置為虎尾鎮虎尾,位於東經12025′27〃,北緯2342′30〃。該縣東界南投縣,北沿濁水溪與彰化縣接壤,南界以北港溪與嘉義縣毗連,西臨臺灣海峽。附屬島嶼有外傘頂洲、統汕洲及海豐島。


  1975年6月5日,褒忠鄉中民村的媽埔部落劃歸東勢鄉月眉村管轄。1981年12月25日,斗六鎮改制為縣轄市斗六市。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