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古稱竹塹,是臺灣北部開發最早的老城市,根據史料記載,漢人入墾的時間大約在18世紀初期,當時的移民一方面開墾田地,一方面與平埔族道卡斯人互市交易,位於頭前溪口的“舊港”,即昔日竹塹的對外口岸,正是臺灣與大陸最近的直線距離。 竹塹曾是清代北臺灣首府,由於昔日與大陸間舟楫往返便利,因此造就了竹塹的興起,今天的北門街,便是當時港口通往城內的要津,也是最早發展的老商街。
淡水廳城 文風鼎盛
清廷正式將“淡水廳”由彰化遷至竹塹,不但確立了竹塹作為北臺灣政治中心的地位,亦帶動了商業的發達。商賈雲集,北門街發展成郊商的大本營,布莊、米店、雜貨行、藥房等各式商行林立,香火鼎盛的城隍廟和長和宮分據大街兩端,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成為重要的議事所。 與商業同時興盛的是文教,“開臺進士”鄭用錫尤為竹塹文風的代表人物。時至今日,鄭家留下來的進士第、鄭氏家廟,及鄭用錫身後的墓葬,均成為見證竹塹發展的歷史陳跡。 二大名園 四座牌坊
除了鄭家外,清代的竹塹還有一大士紳——林佔梅,他所建的“潛園”與鄭用錫所建之“北郭園”,昔日並稱竹塹二大名園,由於潛園位於城內,北郭園位在城外,故分別以內、外公館稱之。時至今日,北郭園已杳然不復尋,潛園也僅剩大門供人憑吊。 華美的宅第及亭臺樓閣,與竹塹的文風相得益彰;而為表彰節孝,在街坊口立起的一座座牌坊,則與當時的士紳社會互為表裏。全臺灣現存的13座古牌坊中,新竹便佔了4座,包括3座貞節牌坊與1座孝子坊。多采多姿的歷史陳跡,使新竹老而彌堅,散溢著自成一格的古樸風情。 鄭氏家廟
鄭氏家廟為三級古跡,清咸豐3年(1853年)由鄭用錫所建。其建築為三進二院式,採單檐燕尾屋脊,前殿步廊墻上有磚雕裝飾,考究雅致。清代中舉以上人家可立旗桿,代表功名和榮譽,鄭氏家廟前的四座石旗桿臺,及進士、舉人、貢生、明經、節孝等多面匾額,正證明了鄭家文教興旺的家族傳統。鄭氏家廟不對外開放,惟于農曆每月初一、十五舉行家祭,與元宵、冬至舉行春、秋祭時,可窺一代望族的風華。 楊氏節孝坊 建於道光4年(1824年)的楊氏節孝坊,是新竹市現存最早的牌坊,開啟臺灣牌坊四柱三間三層的典範。楊氏為少數非顯要出身的節婦,因此由名人題刻的柱聯僅兩幅,所以兩面相同,在牌坊中是相當罕見的例子。楊氏節孝坊地處的石坊街,過去為進城必經的石板路,現在僅留存石坊腳下約20公尺的石板路面,亦同列為古跡保護。 李錫金孝子坊
為臺灣唯一的孝子坊,葫蘆造型的夾柱石為其一大特色。李錫金14歲喪父,家境貧寒但事母至孝,長大後自立營商,家道開始興旺,曾與開臺進士鄭用錫,分赴各地勸説、消弭械鬥,地方士紳感其孝行義舉,乃推薦獲准旌獎。 鄭用錫墓 鄭用錫墓築于同治8年(1869年),現為二級古跡,墓園佔地頗大,墓埕上有兩排石人與石獸雕刻,及一對石刻文筆望柱。石武人肅穆剛毅,石文人敦厚儒雅,服飾及佩帶物俱全,衣褶流暢自然,石馬、石羊、石虎的造型樸拙而不失細緻,整體雕刻水準是全臺古墓中最高的,反映出古代的官家排場。 乘車風向標:
自新竹火車站沿中正路、東門街、北門街步行可分抵市區古跡。由火車站前搭12路新竹客運至水田、湳雅站下可分抵張氏、蘇氏節孝坊;搭往大湖、新城、三峰的班車至育賢國中、汽車補習班站可分抵鄭用錫墓與李錫金孝子坊;搭1甲、30路于實驗中學下車可抵開臺金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