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璩美鳳事件,感覺就像在讀一部廉價的煽情小説。
璩美鳳被人陷害,慘得不像話。涉嫌的壞人壞得離譜。身為靈修導師又是交心朋友,竟然因為妒忌貪財,挖空心思去打擊璩美鳳,而且出手兇狠毒辣,招招直指要害,仿佛與她有不共戴天之仇。
恰巧又遇上財迷心竅的媒體,公然把別人生活最隱秘的部分以最殘酷的方式傳播于天下。最出人意表的情節是,幕後主謀竟是個道貌岸然的社會公眾人物。而他又是璩美鳳深愛過的人,思之叫人心驚膽寒。
璩美鳳受到的恥辱,實非一般女人所能承受,令人想起阮玲玉,不由地捏一把冷汗。我當時想,就算她不死,也只能夠茍延殘喘, 要不就遠走他鄉,隱姓埋名過一生。
萬萬沒想到,她不但不逃避,反而借著醜聞帶來的知名度,既出書又演出,還毫不猶豫地在電視上直接面對公眾。剛開始,我也有點受不了。後來想起了海明威的一句名言“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復”, 這才慢慢體會到璩美鳳復出的動機:有人要她身敗名裂,她偏偏要乘這個機會名利雙收;有人要她終身躲躲閃閃,見不得人,她偏偏要光采照人,成為明星。一介女流之輩,頭腦如此清醒,性格這般堅韌,實在令人刮目相看。
當初,在臺灣的新聞網站上,看到很多人用盡齷齪下流的語言痛罵璩美鳳,著實有點驚訝。她明明是受害者,何以反遭圍攻?當時的猜想是,璩美鳳涉足政壇,政治仇敵、江湖恩怨在所難免。加以“統獨”以及省籍之爭,使問題更加錯綜複雜。所以,有人乘機踐踏她,是不足為奇的。直到後來看到胡忠信的電視訪談,我才恍然大悟,她遭人臭罵其實有更深刻的心理因素。
自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以來,華人世界長期忍受著一種隱痛:舊有道德價值被撕裂的痛苦。一方面,有人盡情享受性的歡娛,追逐金錢和物質;而在另一方面,有人痛心疾首,不能理解那些貪財好色的衣冠禽獸何以毫無廉恥之心。最慘的是,在兩端之間,大部分人不知所從。所以,很多人的道德是多重標準的。對他們來説,某些事情有時可以做,有時不可以做;做得到的時候可以做,做不到的時候不可以做;方便的時候可以做,不方便的時候不可以做;自己可以做,別人不可以做;別人看不到的時候可以做,別人看到的時候不可以做……
這樣的人,在意識的層面上,不斷企圖説服自己是好人。不過,在心靈深處,他們就不那麼肯定了。為了平衡心理,他們最容易把心裏深藏的、自己最不敢面對的種種“罪惡感”投射到別人身上。最常見的表現是“嫉惡如仇”。他們最熱衷的事情是挖人隱私,吐人口水。
以上分析可以大致解釋璩美鳳引起眾怒的心理背景。其實,璩美鳳那種“單身女郎,雙人床”的生活方式,在當今的華人世界,並不罕見。很多影視藝人、“明星作家”以及風流的有錢人,對這方面的行為都不屑于隱瞞,反而還沾沾自喜,故意讓公眾知道。何以唯獨璩美鳳會引起公憤?
有人説她向來形象清純,所以他們有受騙之感;也有人説,因為她是公職人員,有責任樹立好榜樣。其實,有一個原因相當重要,卻很少人説出口,那就是她在光碟錄影裏大膽開放的行為。這又是個觀念問題。有人説,看了光碟之後,頭天晚上吃的晚餐都吐出來;也有人説蠻有教育性的,他們夫妻家務事從此更加多姿多彩。柏楊説,理想的妻子應具備“三婦”之件,曰:社會交際若貴婦,在家裏幹活若仆婦,閨房之內若蕩婦。看來,璩小姐至少具備了兩個條件。單身男士請留意咯!
日本醜聞最多的女歌星,應該是松田聖子。她結婚多次,與外國人搞婚外情,還被一個美國男人告發性騷擾。在36歲那年,離婚才一年多,就跟一個才認識了一個多月、比她年輕很多的小子結婚。對別人的冷眼與揶揄,她一點都不在乎,反而還召開記者會。用華文寫作的日本女作家新井,因此寫了一篇文章大讚説,她對自己的慾望很誠實,是一個成熟的女人。
那天聽到一個朋友罵璩美鳳是母狗,不禁失笑。美國著名女作家沃澤爾(Elizabeth Wurzel)寫過一本暢銷書《母狗》,替那些敢於向社會挑戰的“壞女人”平反。她説:“‘母狗’這個稱呼是榮耀女人的桂冠!因為只有堅韌、勇敢、智慧、積極、豪爽以及身經百戰、傷得體無完膚的女人,才夠資格被稱為母狗,才能堂皇登入母狗的聖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