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臺海評論 透視“核四”風暴

臺海評論-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臺海評論-駁呂秀蓮“臺獨”論

首頁-專題-臺灣-臺海評論_透視“核四”風暴
 
“核四釋憲”掀起新一波政治風暴
 
 
  來源:      日期:2001-04-10 14:36

    1月15日傍晚,臺灣“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針對引起政治風暴的“核四案”作出“第520號解釋”,這是臺灣領導人穩定“少數政府”、以拖待變的一著險棋。由於陳水扁當局堅持停建核四“沒有違憲”,在野聯盟卻強烈要求執政當局“負起政治、法律責任”,新一波政治風暴已呈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釋憲文”為扁政府解套的意圖非常明顯──
   一是借“大法官釋憲”穩定“少數政府”,鞏固執政資源。臺當局于去年12月27日宣佈停建核四後,在野聯盟迅速推動罷免案,“行政院長”張俊雄被迫於去年11月8日提出“釋憲案”,企圖把戰場從在野黨控制的“立法院”轉移到“司法院”。但陳水扁根本就不想搞“雙首長制”,也不打算與國民黨組“聯合內閣”,以免失去行政權,自己成為“虛位總統”。陳水扁當局還研判,與國民黨內的“李係人馬”合作,不但不能讓民進黨成為多數黨,反而有可能激起國民黨更強烈的反撲;與親民黨“組閣”,又有養虎為患之慮;而如果半年多就二度更換“行政院長”,又將招致“缺乏執政能力”的指責,甚至導致“更大的政治動蕩”。因而,陳水扁當局一再放話“不可能有聯合內閣”;不管釋憲結果如何,都將堅持“‘不違憲、不違法’、堅決支援張俊雄”的立場。受其影響,“大法官釋憲”結果雖認為停建核四有“程式瑕疵”,但並未明確指明“違憲”,這一“模糊空間”正符合陳水扁現階段“維持現狀”、全面掌控執政資源的需求。
  二是以拖待變,企圖造成核四無法繼續興建的事實。依照核四工程合同,如果工程連續停建3個月,島內承包商即可要求終止合同並要求賠償。而“立法院”本會期已于1月4日休會,下會期只有等到2月1日才能開議。因而,“行政院”妄圖以“無法到立院補作報告”為名,故意拖到1月27日核四合約期限後,以“承包商索賠”、“撤離機器”為藉口,造成核四無法興建的既成事實。如果在野黨被迫同意“行政院”補作報告,“行政院”則寄望以協商為名,拖延時間;待島內經濟逐步好轉、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取得多數席位後,再與在野聯盟一決雌雄。陳水扁要求“行政院”“要沉得住氣”;張俊雄則在1月17日的“行政院院會”中下令“閣員”“冷靜因應”,“營造朝野協商的和諧氣氛”。
  三是穩定社會民心,提振島內經濟。臺當局研判,一來核四議題的衝擊“早已在股市反應過”,“不管大法官作何解釋,情況都不會更壞”;二來在野聯盟因內部矛盾難以一致行動,且國民黨不敢貿然提出“倒閣”,因而可利用“大法官釋憲”的模糊空間和在野聯盟的矛盾,以赴“立院”作“程式補正”為由,逼在野黨打開協商大門,進而借打破島內政治僵局來恢復社會民心,穩定經濟,避免春節前後爆發金融危機。
  朝野之爭已全面展開──
  臺當局內的主流意見認為“停建有效”,堅持“不認錯、不道歉、不下臺、不復工”。曾表示堅決支援“行政院長”張俊雄的陳水扁明確表示,“沒有內閣改組的問題”。“總統府”官員也宣稱,停建核四的立場相當明確,“但必須尊重大法官解釋補齊赴立院報告的程式”。“行政院”重申停建核四“並無違憲違法”,“程式瑕疵不等於違憲”,“立法院”應准許張俊雄赴“立院”報告。“行政院”及民進黨高層還在16日召開的秘密會議中達成決議,確定在“行政院”向“立法院”補行程式前,核四暫不復工。此外,澄社以及“反核行動聯盟”等反核團體也再度重申反對興建核四的立場。
  早就密集會商、嚴陣以待的在野聯盟則步步進逼,要求核四復工,並緊抓“政治責任”問題不放,逼張俊雄下臺。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在共同聲明中要求執政當局“承認錯誤、停止錯誤、修正錯誤”,並負起停建核四引發諸多問題的“法律與政治責任”,“本于政治良心自行了斷”。國民黨還要求“監察院”“對政府提出彈劾”。不唯如此,在野黨還再次把矛頭對準陳水扁。親民黨秘書長鐘榮吉和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同聲強調,核四隻是個案,執政當局必須明確回應在野聯盟領導人提出的“六點主張”;否則,在野聯盟自然會“拉高調子”,採取“強烈的後續動作”。值得注意的是,連戰“修理”陳水扁的態度較為堅決,但宋楚瑜卻沒有與陳水扁撕破臉,策略相對靈活。
  隨著朝野對抗的加劇,扁政府將更為被動──
  一是核四風暴愈演愈烈,朝野對峙僵局短期內難以緩解。由於“反核”是民進黨的兩大圖騰之一,而陳水扁又“比過去任何時刻都更需要依靠民進黨對抗泛國民黨勢力”,因而陳水扁短期內在核四問題上妥協的可能性不大,朝野對峙僵局難以緩解。“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核四“釋憲文”出爐,即是“更大風暴的開始”;“不立即宣佈核四復工,政局將繼續混亂”。
  二是張俊雄“院長寶座”難保,陳水扁又面臨罷免案的衝擊。從目前情況看, “行政院停建核四闖關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陳水扁固執己見,最後卻因搏不過“立法院”被迫接受續建核四,除了張俊雄難逃下臺命運外,罷免案的熊熊烈火有可能再次把臺灣領導人燒得焦頭爛額;而民進黨也有可能因“少數政府”政績不佳、臺灣領導人激起民怨而在“立委”選舉中難圓“第一大黨”的美夢。
  此外,朝野對抗升級、政局動蕩加劇所造成的經濟與社會損失,也難以估量。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