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中市建築史

  時間:2008-02-19 10:02    來源:台灣網     
 
 

 

  前言

  了解臺中市的建築可以追溯到原住民時期開始,臺中盆地是昔日平埔人巴布薩族與巴則海族的部落活動的地區,後經漢人移民入墾之下,平埔族人逐漸喪失其土地,漢人修築水壩、開拓田野,開始了臺中地區的建設。

  後來隨著明清兩代的大量移民墾伐,臺中地區才開始有聚落的形成,而真正大量建設的起源,要由清朝想在臺中新設省會的建城計劃説起,當時清朝在外患下推行新政力圖現代化,自此誕生了臺中第一期的重要建築物。

  而後進入日據時期,在約十餘年的過渡期之後,隨著市區新計劃的推動,也開始了新一波的大規模建築行動,除了新建許多大型和新式的建築物,也幾乎將之前的清代城池及官署廟宇拆除殆盡,使得臺中市市容完全改變,漸趨今日的風貌。

  在臺灣四百年來建築發展的歷史當中,與其他城市相比(如臺南、鹿港),臺中市區建築發展的開始實是比較晚的事情,下表為臺中于各年代當中建設的情況。

 

 

全臺狀況

主要建築現象

    ~1624

原住民

漁獵農牧生活

風土建築

1624~1662

荷蘭西班牙

殖民

軍事據點

1662~1683

明鄭

兵墾

城鎮官府初建

1683~1788

清代初

管制性移民

停滯期

1788~1853

清代中

開禁;拓墾再興

城鎮發展

1853~1887

清代晚

開口通商

城鎮繁榮,富戶大宅興起

1887~1895

清代末

新政(現代化)伊始

程式建設

1895~1945

日據時代

現代性殖民

都市計劃,近代化公共設施

1945~1967

國民黨臺灣當局早期

前工業化社會

都市計劃,現代化公共設施

1967~

現在

工業化社會

工業化,都市化


  清代時期建築

  距今一百多年前的1890年代,清朝政府在臺灣建立新行省,並預定將臺灣府治及臺灣縣治由臺南改設于臺中。以官方的力量,在原本並無聚落的臺中盆地中心地區,建立一個政治性都市做為新省會。但是,建城不滿三年,由於劉銘傳的去職離臺、耗資重大等種種原因,遙遙無期的中部省會計劃即宣告放棄,省會又遷往臺北府城,因此有“未完的省會臺灣府城”此一名詞,實際上只存在於1890-1894年(光緒16-20年)之間。

  由於興建計劃半途而廢、實際存在時間短暫以及地方官府檔案的流失,臺灣府城的相關史料品質遠遠低於臺灣其他城市。當時臺灣府城(臺中)已完成七大型官署、廟寺建築群與大致的城圍工事,也算是臺中有史以來最有規模的建設,也是臺灣當時最大規模的建城計劃。

  當時的建築物在創建百年後,大都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而極少數留存者也多半因不當整修而失去原貌,至今僅存的清代歷史建築尚有吳鸞旗宅邸中的更樓(1982年拆除,移往公園保存),及在民生路內的七開間木造棚架建築物。

  日據時期建築

  甲午戰後清廷割臺,1895年(光緒21、明治28)臺灣的歷史進入日據時期。現今的臺中市在當時為未完成即荒棄的原臺灣府城,日本人對此空城的經營態度,一是順手接收了大量的官有地和房舍做為臨時性使用,二是繼承清朝的臺灣整體防禦概念,完成縱貫和橫貫交通線,並且以此地為臺灣中部樞紐,鞏固臺灣中部地區的軍政統治。

  因此原臺灣府城扭轉了廢城的命運,在日人的銳意經營之下,以“臺中”為名走回曆史舞臺的中央,展現全新的風貌。而臺中市做為日據時期臺灣進行市區改正的先驅和模範地區,在此時期累積了相當數量的都市計劃史料和史論。日據時期所興造而留下存下來的各式近代建築物,更是目前臺中市歷史建築物的主體。

  依照傅朝卿教授以建築文化的角度對於臺灣日據時期的建築可分為四大類:

  西洋風情建築:主要是藉由日人間接移植過來華麗的西方式樣建築藉以塑造殖民政府權威的意象,大部分用在官署建築上。

  東洋風情建築:顯現設計者的東洋化臺灣的意圖,除了神社、寺殿與住宅、招待所仍以傳統日本建築式樣為主外,其他尚包括強調東方建築意象,融合部分西洋建築元素的車站及官署建築。

  現代風情建築: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為設計者表意圖以現代建築表現出進步的意象,發生的時間正好在日本關東大地震後。

  臺灣風情建築:為本地匠師受到日本引進西方建築技術與形式影響所融合的建築形式及西方傳教士在對於臺灣傳統建築的重新詮釋而産生。

  當代建築

  二次大戰結束,臺灣歸還中國,從1945年之後又邁入另一新的階段,1949年國民黨當局來臺,政經發生很大的改變,更使得臺中的建築物臨面空前未有的巨變。戰後在臺灣出生的一代具有較大的本土文化認同感,除了將臺灣的中國傳統表現出來,也要表達臺灣的地方特色,同時也勇於面對整個西方思潮帶來的改變。於是中國傳統形式、西洋古典樣式、國際樣式主義、後期現代主義等各式的建築風格一一齣現在臺中的街道上。
 
  回顧歷史,臺中市的誕生與發展,有力團體——政府的主導實是最關鍵的因素。為了完成鞏固臺灣中部基地的政治經濟目標,在官方強勢主導之下,首先是清代府城計劃的實施,試圖在此建立臺灣第一大城,可惜功敗垂成。但接下來則是日人的再興建設,實施市區改正,原來計劃區內乏人問津的不毛之地則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棋盤化街廓,並配置了現代化都市設施和整治後的市內化水系,時人而有“小京都”之稱。

  以歷史眼光來探索臺中市發展歷程,其被稱為“臺灣最宜人的生活都市”的結果,除了有一部份是大環境的盆地地理風土使然,另一方面則是人為地投入大量資源為基本條件。可以説,當代臺中的建築是百家爭鳴各具特色,傳統與現代共存。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