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中市民俗活動(一)

  時間:2008-02-20 09:16    來源:台灣網     
 
 

  

  萬和宮字姓戲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三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下旬

 

  【簡述】

 

  源自道光五年(1825)的萬和宮字姓戲距今約有一百八十年的歷史,從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誕辰開始,持續上演二個多月。每年的媽祖誕辰,樂成宮都會舉行巡境活動,道光四年(1824)萬和宮老二媽出巡十八莊,農曆三月二十日回廟宇時,老二媽似乎遊興不減,信徒力扛神輿入宮不成,眾人一時不知所措,乃擲筊請示,決定以演戲取代,萬和宮老二媽不再參與十八莊出巡。各字姓代表並祈求,議定以後年年自三月二十一日起,各姓依序舉行三獻禮祭典,然後再演梨園戲。於是萬和宮延續對媽祖的重諾,維持字姓戲民俗至今未間斷。

 

  【節慶儀式】

 

  萬和宮字姓戲自農曆三月二十一日開始,由南屯境內各府各姓,競相集資準備牲禮演戲酬神。首日為漳州戲,二十二日廣東戲(潮州、嘉應州、惠州三府),二十三日媽祖誕生祭,二十四日泉州戲,二十五日汀州戲,接著是十二姓氏(張、廖、簡、林、劉、賴、何、陳、黃、楊、江、戴),除捐廟地的張姓外,各姓祭祀公業輪流請戲班來演戲。緊接著謝神戲也與兵仔戲也上演,持續一個多月,形成地方傳統民俗。今日臺灣,以字姓戲酬神的廟宇不多,萬和宮字姓戲成為研究媽祖與傳統戲曲人士的取經處。

  交通資訊

  萬和宮位於臺中市萬和路一段51號,從中山高速公路南屯交流道進入臺中市五權西路後到萬和路右轉,萬和宮即位於萬和路與文昌街交叉處。由臺中火車站仁友東站上車,搭乘仁友客運10、30、40,至南屯市場站下車步行即達。

  五月五慶端午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

 

  【簡述】

 

  犁頭店俗稱拉狸、鯪鯉或穿山甲,據古老傳説,在墾荒時期,有一隻金色拉狸睡在地下。由於有冬眠的習慣,假使到端午節仍一覺不醒,會為子孫帶來災難。尤其端午酷熱時節,最容易讓穿山甲昏睡,當地不分老少,用盡各種方法希望震醒穿山甲好讓它“翻身”。只要持續使穿山甲“翻身”,地方必定會出現更多的優秀人才。沿襲至今,演變成在端午節正午,里民出動以長木屐競走“驚嚇”穿山甲,讓穿山甲“翻身”。這成為臺中市端午節最具獨特地方民俗色彩的慶典活動。

 

  【節慶儀式】

 

  每年在端午節正午,里民在犁頭店街(即今天的南屯路三段)以長木屐競走發出吵鬧的聲音來“驚嚇”穿山甲,其間更穿插連串的民俗才藝活動,如:抬轎比賽、打陀螺、鐵圓框慢行、拔河、田競比賽、水上划船、點香、老公背老婆等趣味性活動,使得思古風味濃厚的端午節能更加添熱鬧風光。

  交通資訊

  從中山高速公路南屯交流道進入臺中市五權西路後到萬和路右轉,再轉入南屯路三段即是犁頭店街。由臺中火車站仁友東站上車,搭乘仁友客運10、30、40,至南屯市場站下車步行即達。

  旱溪媽祖巡境十八莊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日

 

  【簡述】

 

  旱溪媽祖巡境十八莊的由來,歷史相當悠久。相傳在清朝道光初年,大屯區部分地區稻作發生烏龜病蟲害,蔓延情形十分嚴重,當地農民深以為苦,遂前往樂成宮恭迎“旱溪媽”前往邊境,于農曆三月初一自鳥日下哩仔開始出巡,忽然烏雲密布,天降滂沱大雨,烏龜蟲立即被掃滅殆盡。接著一莊又一莊均神到蟲除,農民重獲生機,鹹認係媽祖威靈顯赫所致。由於十八莊民對旱溪媽祖感恩加上巡境的特殊宗教儀式,因此臺中地區一帶,有一句流傳俗諺:“旱溪媽祖蔭外莊”,寓意不論是本莊或是外莊信徒,只要虔誠篤信旱溪媽祖,都能得到旱溪媽一視同仁的庇祐。

 

  【節慶儀式】

 

  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二十日的旱溪媽祖巡境,由代表恭讀祝文、上香恭迎媽祖出宮繞境大里、霧峰、烏日十八莊,祈求地方合境平安。各莊出巡日程:初一下哩仔、初二阿密哩、初三五張犁、初四瓦窯仔、初五詹厝園、初六大突寮、初七埔仔、初八涼傘樹、初九內新莊、初十車籠埔、十一涂城、十二草湖、十三阿罩霧、十四柳樹湳、十五吳厝莊、十六丁臺、十七石螺潭、十八喀哩、十九溪心埧、二十由臺中市南屯經西區、南區、中區、北區、東區回駕入廟。

  交通資訊

  樂成宮位於臺中市旱溪路48號,從中山高速公路中港交流道往臺中市區方向,延中港路進入中正路,左轉自由路過鐵路高架橋後,在樂業路左轉旱溪西路即達樂成宮。由臺中火車站仁友東站上車,搭乘仁友客運7號于旱溪街口站下車步行即達。或搭統聯客運75號由臺中火車站前上車于旱溪街口站下車步行即達。

  保生大帝巡境

  【節慶舉行時間】農曆三月十日至十五日

 

  【簡述】

 

  相傳乾隆年間前來中部開墾的先民,多數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加上離鄉背井心中缺乏依靠,為求身心平安,士農工商各盡其長,由漳、泉二州信徒自平素信仰的心田宮奉迎醫藥之神保生大帝香火來臺建廟。經先民聚集十七莊人士合議決定興建廟宇于賴厝廍莊(即現今廟址),廟名取為元保宮以期安家保身永遠飲水思源,追念元始。當時交通不便人口疏稀,連絡集合非常困難,卻能集聚十七莊人士合議實屬難能可貴。保生大帝本名“吳本”,因醫術高明,死後民眾尊為醫靈真人或大道公,並廣為奉祀。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十五日,由後龍、麻園頭、邱厝仔、三十張犁、二份埔、賴厝廍等六莊發起舉辦保生大帝巡境。

 

  【節慶儀式】

 

  每年自農曆三月一日起,以幹溝仔莊為首,依序次由田心仔、犁頭店、土庫、麻園頭、後龍仔、東大墩、邱厝仔、三十張犁、水景頭、廍仔、軍功寮、舊社、三份埔、二份埔、水湳等莊恭迎大帝神像巡境,至三月十五日返回廟宇。後來因為字姓鬥爭激烈,更改巡境六莊頭次序,即自農曆三月十日由後龍為首,十一日麻園頭、十二日邱厝仔、十三日三十張犁(今北屯)、十四日二份埔,至三月十五日返回淡溝賴厝廍。依現今地名,包括了臺中市北區、中區、西區、北屯區約六十四個裏,為臺中市重要的鄉土民俗活動。

  交通資訊

  元保宮位於臺中市梅川西路三段109號,從中山高速公路大雅交流道進入臺中市,延中清路、大雅路,左轉進化北路再右轉梅川西路。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