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社評:島內主流民意不認同“臺獨”

時間:2004-12-13 08:47   來源:
  台灣網12月13日消息 在臺灣地區第六屆“立委”選舉中,泛藍陣營贏得超過半數的116席,陳水扁控制“立法院”的企圖失敗。香港文匯報發表社評指出,選舉結果説明,臺灣的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和維持兩岸關係現狀。但也要看到,選舉結果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來4年兩岸發生戰爭的風險,但“臺獨”勢力的分裂活動,仍然是島內民眾福祉的最大禍害,仍然是兩岸和平以及亞太地區穩定的直接威脅,因此,反對和遏止“臺獨”,仍然是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這次“立委”選舉作為“320大選”的繼續,反映臺灣民意已發生變化。民進黨“319”槍擊案、“公投制憲”、“正名運動”等欺詐和分裂行徑,令臺灣民眾對民進黨逐漸失去信任,也將中間選民的票源大部分推向藍營。這次主張“急獨”的臺聯黨僅得12席,更加説明臺灣民眾不認同“臺獨”。兩岸關係的實際發展,特別是經濟、文化交流與人員往來的持續增長,也充分展示臺灣民眾希望促進兩岸關係發展。“臺獨”分裂活動帶給臺灣同胞的,是島內政局動蕩、經濟衰退和兩岸關係的緊張,這不符合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

   選舉結果對陳水扁的“臺獨”時間表具有一定牽製作用,包括鉅額軍購案和“公投制憲”等,在“立法院”獲得通過的可能性減低,這對“臺獨”勢力來説是一個打擊。但陳水扁當局仍聲稱,選舉結果不會影響民進黨當局繼續推動“公投制憲”和“正名運動”。人們希望新當選的“立委”,能夠順應主流民意,遏止陳水扁運用其行政權力推進“臺獨”。

   從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勢看,祖國大陸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兩岸各方面往來持續發展,這些因素都使得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認識到“臺獨”絕對沒有出路,臺灣民眾希望從發展兩岸關係中保護和實現自己的利益。國際社會普遍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分裂活動。選戰期間陳水扁接連拋出改“國徽”、“公投新憲”和“外館正名”等分裂議題,美國均明確地表示了不支援。形格勢禁,陳水扁應知收斂。只要臺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即可展現和平穩定發展的光明前景。但如果“臺獨”勢力一意孤行,鋌而走險,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分割出去,中國人民對“臺獨”絕不手軟,將不惜代價堅決徹底地予以粉碎。(娟子)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