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政壇熱點透視
字號:
“全代會”決議解散黨內派系

  時間:2006-12-10 10:42    來源:     
 
 

  台灣網7月24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民進黨舉行第12屆“全代會”,並於23日通過“解散派系”的提案。對此,民進黨內派系“新潮流係”表示提案的通過“令人遺憾”,言語之中透露出對該決議的不滿;而“正義聯線”、“福利國聯線”與“綠色聯線”則在當天宣佈“停止運作”,表示對該決議的支援。

  據報道,當天參加民進黨“全代會”的人數為279人,民進黨籍“立委”王幸男“解散派系”提案獲其中153人同意,過半數通過。民進黨中常委鄭寶清、周清玉、呂秀蓮(臺灣當局副領導人)、葉菊蘭、蔡同榮、陳唐山(陳水扁辦公室秘書長)等人都舉手同意。會議決議,禁止以派系名義招募會員、收受會費、對外募款、召開會員大會、邀請臺當局官員到派系報告“政務”或相關決策,但相關實施細節送交下次“全代會”審議。

  “新係”表達不滿

  臺灣“中央社”引述“新潮流”前總召段宜康的話表示,“新潮流”會尊重民進黨的決議,立即處理後續問題,但他也批評,民進黨內沒有面對真正的問題,而是把派系問題當成“假想的稻草人”,錯失改革機會,令人遺憾。

  段宜康説,民進黨的形象和支援度受到衝擊,不論是去年“三合一”選舉的大敗,或是民進黨清廉度被質疑,這都和派系無關,真正的原因是政策路線搖擺、沉迷權力和無法抵抗誘惑所致。

  段宜康表示,沒有了派系,民進黨內將欠缺溝通協調的機制,無法約束個別政治人物,不容許制度性的派系存在,未來看到的會是一個一個無法被檢驗的山頭和小圈圈,這並不是好事。
 
  “新係”總召賴清德坦言對該提案過關“很意外”。賴清德認為,派系是具有歷史背景,扮演挖掘、培養、訓練人才的正面功能,派系之間的競爭促成黨內成長;未來派系化整為零,增加民進黨與黨員的溝通難度,不再是團結的戰鬥單位,而像是散沙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

  “新係”大佬洪奇昌也説,往後再看看這個“智慧”的決定,也許20年後會檢討這歷史上的一天,到底正不正確。

  “正義聯線”“福利國聯線”“綠色聯線”表示停止運作
 
  據臺媒報道稱,當民進黨通過“派系解散”的決議時,會場“掌聲雷動”,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也一副很欣慰的模樣,他説,以後大家就要少一點用派系來爭執,多一點為黨來著想。

  民進黨主席遊錫堃昨天也表示,尊重“全代會”決議,該黨中央將全力推動解散派系,長遠來看,“相信此舉有助於黨的團結與發展”。

  據稱,“正義聯線”會長許添財率先在民進黨“全代會”後發佈新聞稿表示,響應“全代會”的決議,即日起停止派系運作,不許任何人以“正義聯線”名義發言。

  “福利國聯線”成員李俊毅也表示,“福利國”的招牌跟辦公室,以及所有相關的運作機制,也從當天起全部解散。

  “綠色聯線”會長吳富貴也表示,配合“全代會”決議,立即解散。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挑戰才要開始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接受臺媒採訪時表示,若要落實這項決議,配套措施很重要,包括訂定罰則等牽涉黨員權利義務相關事宜,都須經下次“全代會”通過,那也是明年的事了,現在到配套措施訂定前將有空窗期。

  他説,所有派系要如何因應,這要由各派系自己想辦法解決,現在斷言解散派系後的效應還太早,但解散派系後,“立法院”未來運作可能會有困難,挑戰才要開始。

  臺灣東森新聞的報道説,民進黨“全代會”的壓軸大戲就是解散派系提案,原本柯建銘提出“派系自律公約”,希望能取代解散派系提案,肯定派系的正面價值,不希望過分強調負面影響,讓派系走入歷史,但最終沒能獲得通過。

  而對於民進黨“解散派系”的決議,臺媒則質疑指出,派系解散知易行難,就看民進黨中常委選舉背後,也是派系操作分配席次,大家都聲稱是最後一次,那就就看看以後要整合意見的時候,召集的會不會剛好又是各派系的意見領袖?(雲鵬)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