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數颱風重創臺灣 民眾戲稱2004“水扁年”

  時間:2004-12-15 15:50    來源:     
 
     如果要評2004年夏天令臺灣民眾印象最深的兩個詞彙,我想一定非“颱風”和“水”莫屬了。剛入夏季,“蒲公英”颱風就在臺造成21人的死亡事故,不少人家園被毀親人罹難;8月份的“艾利”颱風至少造成22人死亡,由此引發的桃園斷水事件更讓8萬民眾有近20天的日子無水可喝;9月初西南氣流引發的臺北水患仍然讓人心有餘悸,接著來的輕型颱風“海馬”又造成9死4人失蹤的局面……受災場景觸目驚心,有若電影中的災難片上演。一些臺胞無奈地説:今年真是臺灣的“水扁年”,入夏以來全臺灣讓水給“扁”(被揍之意)得很慘。

  位於西太平洋的臺灣島,恰好常是颱風所經之處。颱風侵襲臺灣以8月最多,前後兩月次之。颱風帶來了豪雨,都市頓成水鄉澤國;降雨造成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成千上萬山區居民的家園遭受威脅。臺灣人自嘲説:臺灣這塊土地是“吹彈得破”,遇水成災,見風坍崩。而每次風雨交加之時,也都有人大聲疾呼:當局必須認真對待“治水”這件大事,整合各方力量,加大資源投入,徹底更新水利系統,從根本上解決水患。但至今也沒見臺灣當局採取什麼得力的措施、投入多少資金。

  就拿今年“艾利”颱風使桃園地區近20天無水可喝的例子來説,水質混濁的問題並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多年前“賀伯”颱風襲擊臺灣,就已發現石門水庫的水濁問題嚴重。處理的方法應該是暫停桃園供水,排除積沙。但是那樣會激起民怨,對選舉不利。於是時任當局使決定供水優先,不理會淤沙問題。這回“艾利”颱風到訪,石門水庫積累泥沙厚達25米, 水濁8萬度。平鎮凈水廠全被淤塞,8萬多戶桃園住民斷水數日,這下相關部門才緊張起來。

  藉此,有專家學者尖銳地批評臺當局是“有錢買軍火,沒錢治水害”;“治水”無所作為,買軍火倒是手筆很大,張口就是新台幣6000億元。 (娟子)

相關報道:

  颱風冬季登臺百年罕見 所幸一閃而過災情輕微 

  風災過後 島內傳染病蠢蠢欲動 

  臺氣象部門發佈警告:8月將有5個颱風入境

  海協致函臺灣海基會慰問因颱風受災臺胞

  天災實為人禍臺當局防災救災不力遭民眾質疑

  颱風肆虐臺12縣市62鄉鎮成泥石流警戒範圍(圖)

  颱風肆虐中臺灣災情頻傳死亡人數增至21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