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行在臺北

  時間:2007-12-21 10:22    來源:人民網     
 
 

 

  與其他現代的都市一樣,臺北人曾經吃足交通堵塞的苦頭,雖然現在在上下班的高峰時刻,還會遭遇塞車,但是,經過多年不斷的努力,臺北的交通條件已經有了相當的改善。這一點,臺北人感同身受,即使我們這樣的過客,住了些日子後也逐漸有了體會。

  臺北人和朋友聚會,經常是先約好在捷運的某站某出口處碰頭集合,捷運的方便快捷和標誌性由此可見。我們首先學會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捷運。捷運其實是一種輕軌列車,相當於北京的地鐵,又不完全是“地鐵”,因為臺北有一線捷運不僅沒在地下,反而全程都在高架上運作。臺北的捷運系統現在有六條線,長短縱橫不一,有的線路尚未全程開通,但是它們將臺北市區和重要的郊區聯繫起來,從臺北市區坐捷運到郊區僅需半個小時左右,大大便利了來往的上班族,也有利於疏散擁擠的城市人口。臺北的捷運站一般都比較寬敞明亮,各種指示牌和輔助設施都齊備,進出口全部採用無人自動檢票,車票視里程的長短來決定價錢,最多也就是相當於人民幣十幾塊錢左右。如果買大額儲值票,還可享受八折優惠。坐完捷運出站,你在特定的刷卡機上刷一下你的公共汽車卡,兩個小時之內坐公共汽車免費。這也是鼓勵大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種特別的方法。

  臺北捷運的車廂不像北京地鐵車廂那麼多,一般僅四五節車廂而已,但是乘車秩序井然,月臺上各種指示醒目明確,為安全起見,設有婦女夜間候車專門線,還有電子螢幕不斷告訴旅客下一趟列車幾分鐘後到達。等列車行將進站時,月臺前地上會閃爍起淡紅色警示燈。捷運的車廂設有“博愛座”,專門照顧老幼病孕,還標示出方便殘疾人輪椅停靠區。尤其讓人感到親切的是,廣播中用比較純正的普通話、閩南語、客家話和英語介紹捷運的運作情況和提請旅客注意的事項如禁止飲食任何東西等等,讓你恍惚間猶如身在上海或北京。

  初到臺北,看見有些公共汽車大模大樣的當街逆行,很是驚訝,經朋友解釋,才知道是特例,是公交優先理念的體現。臺北人稱公交車為公車。從1997年起,臺北不僅陸續在信義路、仁愛路、松江路、新生南路、南京東路等開闢了7條公車專用道和中山北路的公車優先道,甚至允許公車在有些單行路段倒行逆施。從幾年來實施的情況看,效果顯著。以前公車的平均速度為每小時5到15 公里,現在可以達到每小時11到20公里。有鋻於此,臺中和高雄也將仿傚,據説目前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臺北的公車很多,很方便,車票分段計價,一個里程段內票價統一,四塊人民幣左右,跨段則多一倍或再刷一次卡。車上沒有售票員,司機既管開車又管驗票,鋼蹦和刷卡都可以,但不找零。要下車,你可以按車上的提醒鈕。

  臺北市區的計程車大概有五六萬輛,加上周邊縣市的,大致有七八萬輛,應該講競爭激烈,生意不好做,如今經濟不景氣,計程車生意更是雪上加霜。跟大陸相比,臺北的計程車許多司機的年歲比較大,但為了生計,他們每天也要在路上奔波十多個小時。計程車的起步價大概是人民幣18元左右,但是基本里程也就一公里,過了一公里,或者等待的時間超過2分半鐘,就以人民幣1.25元的層次跳躍。從整個的價錢看來,最後的費用大概是北京的2.5倍。不少臺北人擁有自駕車,但是如同所有的大城市一樣,人們被停車難的問題所困擾。也正因如此,許多臺北人不光有汽車,還備有摩托車。開汽車還是開摩托,看去的地方有沒有停車位。畢竟摩托車的停車位要好找多了。摩托車對於臺北人來説就像北京人的自行車,差不多每人都有。街口的綠燈一亮,首先衝出的就是一大片摩托車,風馳電掣,震耳欲聾。入夜,房前屋後,馬路兩側,一排排地擺滿摩托車,自行車倒很少見到。摩托車真可算是臺北一景。

  早就聽聞臺北“飆車族”的惡名。這次來,又三天兩頭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看到“飆車族”與警方週旋的情景。警方顯得很無奈,因為所謂“飆車族”大多是些十多歲的孩子,抓住後,也只能訓斥幾句家人領回了事,第二天可能又出現在“飆車族”的行列中,因此警方的“取締”行動效果不彰,青少年“飆車”已經成為臺北的一大社會痼疾。最近,飆車現象又有所發展,出現多起“飆車族”沿街隨意用刀棍傷人的案例,令市民寒心。2001年6月1日起,臺北實施新的交通處罰條例,特點是加大處罰力度,如對酒後駕車,罰款額從原來的5000元至15000元新台幣增至15000元至60000元新台幣(33元新台幣約合1美元)。一些過去經常喝酒駕車的人説,乖乖,這下可不敢了。因為,60000元新台幣差不多是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臺北的交通將越來越方便快捷。(鄭固固  吳亞明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