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泛綠軍為選舉造勢之際,包括前大法官、法學院院長及教授、律師在內的臺灣100多位法律界權威人士,在媒體上聯名簽署整版聲明,指責陳水扁在3月20日當天搞“公投”是“違憲”行為,呼吁民眾進行抵制。
用知識分子的良知表達抗議呼聲,宣稱不領票也是一種“公投”
據悉,起草此次聲明的是臺灣前“司法院長”施啟揚及政治大學教授蘇永欽,一同參與發起的包括吳庚、陳瑞堂、張特生、楊與齡、鄭健才、劉鐵錚6位前“司法院”大法官,“中央研究院院士”胡佛和多位律師,以及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和輔仁大學等學校的校長、法學院院長、法律係教授等。與陳水扁、李登輝借民眾遊行為自己造勢形成鮮明對比,這些法律界人士以知識分子的道義和良知向當局發出抗議。
聲明開頭說:“我們是一群以法政為專業的人士,我們熱愛臺灣,堅信民主,深知臺灣的民主必須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才能真正鞏固與深化。”因此,以“知識分子的專業和良知,以極為沉重的心情”,表達三點看法。
聲明強調,“3·20公投”是“赤裸裸的違憲公投”。臺灣“公投法”對“總統”發動“公投”有嚴格限制,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有“亡國之虞”,即非到“危急存亡之秋”不可輕易使用。“如果今天僅以對岸部署了496枚飛彈(即導彈)為理由,就認定已經達到這種最嚴重的程度,請問還有什麼時候不是緊急狀態?且不說兩岸人民經貿關係日益活絡,僅以高官夫人們仍恬然以千萬元進出股市的事實來看,有哪一點像有‘亡國之虞’?”
聲明接著指出,“3·20公投”是“毫無意義的公投”,“有什麼道理要花掉納稅人三四億元的血汗錢,來辦這樣什麼都不能改變的公投?……如果用之于民間,足可供4萬名貧苦孩童吃一整年的營養午餐!”聲明說,臺灣根本沒有任何需要借人民點頭來突破的政策瓶頸,“公投”純粹是政黨基于選舉考慮,把人民當成工具。
聲明最後呼吁臺灣人不去領取“公投票”,因為只要投票的人未達到法定人數,該案即被否決,不投票比投“不同意”票更能表達真意。聲明指責“心虛的政府”硬把“總統”選舉和兩項“公投”綁在一起,使“不投票自由”實質上受到很大限制,也嚴重侵害了秘密投票自由。因此,他們呼吁民眾以“不領公投票的方式,向違法違憲的當局說不!”
陳水扁把法官、教授們惹火了
對于陳水扁當局“綁架民主”,想借“公投”為自己拉票的舉動,臺灣很多有識之士都表達了不滿和抵制。作為專業的法律界人士,施啟揚等人發起的“抵制公投聲明”,更是投向陳水扁的一枚重磅炸彈。
施啟揚曾參與李登輝當年的“修憲直選”,除當過“司法院長”外,還曾是負責兩岸事務的“陸委會主委”,對臺灣政界了解頗深。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發起這項連署,“純粹是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了”。他甚至質問法律和正義是否還存在,說自己“為臺灣的法治精神死了感到難過”。而聲明的另一發起人蘇永欽也曾支持李登輝當年的“修憲直選”,在朋友眼中,他本是一位“講話客氣、斯文”的學者,這次他以極大的不滿抨擊當局把人民當工具,的確是被陳水扁“惹火了”。
連署人之一“中研院”研究員陳新民在媒體上直言,這次“公投”很明顯是“總統”濫用權力,是走向變相獨裁的第一步。他強調,既然“公投違法”,民眾應該用不領票或投廢票來向當局說不。不過,根據“中選會”決議,只要投票人數超過全臺選舉人的一半,其中同意票超過有效票一半,就算通過,投廢票其實無法發揮影響力。陳新民表示,這是對法律的曲解,如果臺當局繼續以這種蠻橫的方式來解釋法律,只會讓臺灣更陷入困境。
部分選舉工作人員也抵制“公投”
與此同時,臺灣各界反對“公投”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泛藍陣營支持者已經有人表示,要貼上“拒領公投票”的小貼紙前去投票;臺灣各級選舉委員會中的部分選監委員,日前也在報紙上刊登具名廣告,表示要“拒領公投票”。
就連一些宗教界人士也紛紛表態,批評陳水扁搞“公投”違反“憲法”。
所有這些聲勢浩大的“向公投說不”的浪潮,著實讓泛綠陣營心慌。連日來,陳水扁和各級泛綠高官不斷發表講話,不是指責知識分子“誤導民眾”,就是罵選監委員“違反中立”,忙著為“公投的合法性”進行辯解。
實際上,臺灣多數選民對“公投”也是“冷眼相待”。據臺灣東森新聞網的民意調查顯示,高達68%的選民表示“不領公投票”,會領票的僅約32%。其中,尚未決定支持對象的中間選民對“公投”更是冷淡,61%的人表示“不領公投票”。民進黨公布的民調也顯示,31%的選民表示“一定不投公投票”。現在令泛綠陣營最擔心的是,如果投票率不超過半數,“公投”本身就成了無效之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