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賓書信見證與三毛忘年之戀

時間:2009-03-24 11:10   來源:新華網

  在與王洛賓老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能不問及老人和三毛的事情,但那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也是老人心中的痛。我小心翼翼地問,老人回答不多,常常沉思不語。因為當年演出時,老人特別愛唱那首他寫給三毛的歌《等待》,所以我問及此事,也便有些來由。我後來在與海成會面聊天時,也數次説到三毛之事,海成特贈送我他撰寫的《我的父親王洛賓》,其中,有著他父親親筆記錄與三毛的首次見面經過和感受:

    海峽來客

    一九九0年四月十六日

    是誰在敲門

    聲音那樣輕

    像是怕驚動主人

    打開房門

    頓吃一驚

    原來是一位女牛仔

    模樣真迷人--

    鑲金邊的腰帶

    大方格的長裙

    頭上裹著一塊大花巾

    只露著

    滴溜溜的一雙大眼睛

    用這支短歌,唱出海峽來客給我的第一印象。

    我們注視了一陣,客人開口:

    “洛賓先生嗎?”

    “是,請進!”

    我把客人引進客廳,端水返回時,她正摘下禮帽,打開花巾,對著鋼琴上的鏡子一甩頭,把彎蜷的長髮披滿了肩頭,簡直是神話中的仙女動作。當時我心中編了一段歌詞,作為《掀起你的蓋頭來》的第五段:

    掀起你的蓋頭來

    美麗的頭髮披肩上

    像是天邊的雲姑娘

    抖散了綿密的憂傷

    (五月間,我把這首歌詞寄到臺北,她回信向我致謝,並誇讚我眼睛銳利,能把她生活中極小的動作,攫取來作了歌詞。)

    當時精神集中在客人的鬢髮上,竟忘記問人尊姓大名?還是客人自己做了介紹:

    “我是三毛,月前受臺灣明道文藝編輯部的委託,順便為你帶來了稿費。”

    相互認識後,談得很投機,相互談著對方的作品,她問我:

    “一個人住在這樣空蕩蕩的房間,有沒有寂寞感?”

    我未作聲,用手指了指鋼琴,我反問她:“你到處流浪,不寂寞嗎?”

    她笑著説:“流浪本身既為了排除寂寞。”

    我又端詳了一下她的打扮,打趣説:“你是不是把烏魯木齊想像成一個原始的牧場,街上來往的人都騎著馬,年輕人的馬鞍上都拴著套馬繩?

    她笑著搖頭不語。

    “那你為什麼這身打扮?如果你的皮靴後跟上再釘上一對馬刺,人們一定以為你是雙手開槍的女牛仔呢!”

    説得她仰天大笑。

    我心裏説:“真是一個熱情、開朗、灑脫、無羈的女人!”

    她為我唱了自己的作品《橄欖樹》,她的歌,她的聲音以及感情都很美,我很快得想到;一個人唱自己的作品,容易唱得好,因為感情的表達,在創作過程中,已經下過很大的功夫。

    我也為她唱了一首獄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楊》,並介紹了歌中的故事:一個維吾爾青年在結婚前夜被捕入獄,美麗的未婚妻不久憂鬱而死,青年為了紀念死者蓄下了鬍鬚。

    當我唱到“孤墳上鋪滿了丁香,我的鬍鬚鋪滿了胸膛”時,三毛哭了。唱罷,我向她表示謝意,因為她的眼淚,是對我作品的讚揚。

    我問她:“是不是因為荷西是大鬍子,你才喜歡這首歌的?”

    她説不是,是聽了這首歌后,更喜愛大鬍子!

    ……(略)

    洛賓

    回 訪

    四月十七日

    第二天到賓館,忘記了房間號,只好到總服務台去查問.賓館小姐查遍了五樓客人的登記表,並沒有三毛,叫我到五樓自己去找,並高興地向我道謝,我不解地問她,為什麼謝我,賓館小姐説:“兩天以來,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旅行團中有三毛,是您給我們帶來的好消息。您知道嗎?我們這裡一百多個姑娘,都是三毛的崇拜者,其中四樓的一個姑娘,還用三毛的作品治療她週期性的憂鬱症呢!”

    賓館小姐的這番介紹,引起我極大的興致,同時又很擔心,三毛的真名洩露,會不會給她帶來許多麻煩。

    在五樓,一位戴眼鏡的小夥領我去敲門。

    門開了,三毛先向“眼鏡”道了謝,然後引我走進房間,在沙發上坐定之後,三毛走向墻邊打開了屋頂上的聚光燈,在燈光下站了一會兒,正像演員們在舞臺上暫時的亮相。

    噢!完全不是昨天那位風塵僕僕的女牛仔,而是一位披著一頭秀髮的窈窕淑女,美麗迷人。是不是女人們裝扮多變,使男子感到奇異,也是她們的一種享受。

    三毛提著長裙,輕微地擺動了兩下,似乎等待我鑒賞,我卻言不由衷地説了一句:

    “親愛的作家,晚上好!”

    三毛為我倒了一杯茶,便坐在沙發前的地毯上……(略)

    洛賓

    當王洛賓走出賓館時,三毛還在他的身後大聲喊:“給我寫信啊,回去就寫,我到臺北就能看到你的信了!”

    20天后王洛賓就收到了三毛的信。

    我親愛的朋友,洛賓:

    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這分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

    我不要稱呼你老師,我們是一種沒有年齡的人,一般世俗的觀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與愛,並不在一個稱呼上,我也不認為你的心已經老了。回來早了三天,見過了你,以後的路,在成都,走得相當無謂,後來不想再走下去,就回來了。

    ……(略)

    三 毛

    西元1990年4月27日

    現在,三毛給洛賓老人信,都保存在王海成手中,成為一段美好畫面的見證。

    兩位均已作古,我們讚美他們曾有過的友誼和感情。

編輯:張蕾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