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
基本資料:
李安,英文名Ang Lee,1954年10月23日生於臺灣屏東潮州,祖籍江西。臺灣著名導演、編劇,他在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及奧斯卡獎上都有驚人的獲獎戰績。弟弟為作家李崗。
40歲開始的輝煌:
李安以紐約大學電影研究所第一名畢業後,因未得拍片機會而在家帶小孩六年,直到1991年,臺灣的“中央電影公司”找他拍攝《推手》一片,方才一舉成名。
父親三部曲:
1990年,為了臺灣“新聞局”徵選劇本的高額獎金,李安編寫了《推手》的劇本並得到臺灣1990年的優秀劇作獎,獎金40萬元(另一份李安和馮光遠合寫的《喜宴》劇本也同時得獎)。之後很快由“中央電影公司”投資、紐約庫德瑪西恩公司製片開拍了這部電影。於是《推手》成為李安導演生涯的第一部長片,而此時他已經37歲了。
《推手》的構思和細節處理,幾乎就來自李安閒居美國的生活狀況。郎雄飾演的老拳師成了李安作品中的第一個“父親”形象,影片也成了後來被稱為“父親三部曲”的第一部。《推手》的成功也使“中影公司”對李安更有信心,決定投拍題材比較敏感的《喜宴》,仍由庫德瑪西恩公司再度合作製片。
在《喜宴》中,同性戀在當時(甚至到十多年後)是一特殊的題材領域,但李安成功地把它拉回到普通生活之中,放到家庭這個社會基本單位中加以考驗,得出最為現實也最有人情味的試驗結果。
1994年,李安執導的《飲食男女》把中國烹飪藝術帶入家庭和情感的戲劇之中,不僅增加了觀賞性,而且展現了東方文化的迷人魅力。李安在表現中國家庭倫理、東西方文化衝突、新舊觀念衝突的一系列影片,在《飲食男女》中達到頂峰。
走向好萊塢:
在看過《喜宴》和《飲食男女》之後,林德塞 道拉把劇本交給了李安的經紀人,接下來的5年中李安又拍攝了三部純美國題材的影片《理智與情感》、《冰風暴》和《與魔鬼共騎》。
根據著名作家奧斯汀的著作《理智與情感》改編的同名電影,是李安的又一個開始。對於李安來説,這部影片的成功與否是個關鍵。李安對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影片沒有在任何地方露出破綻,《理智與情感》再一次大獲成功,不僅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而且還在奧斯卡競爭中獲得7項提名。
1997年,李安完成了一部表現美國70年代家庭倫理崩潰時期的作品《冰風暴》,這是他首次嘗試沉重的中産階級主題,影片結構嚴謹,氣氛凝重,從幾個家庭折射出強烈的歷史感,可以説是李安描寫家庭的極致之作。李安就是以一個世界人的眼光考察那段特殊的時代、特殊的社會時期。
1999年,李安再一次抱著磨練和嘗試的態度,拍攝了一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影片《與魔鬼共騎》,事後表明李安還不適應大製片的生産方式來運作的,他也把這當成了一种經驗。
2000年,是李安風光無限的一年,《臥虎藏龍》紅遍兩岸,甚至一路殺入歐洲,並在很難打入的美國市場也贏得一億多美元的票房,是華語電影絕對空前的驕人成績。受到《臥虎藏龍》成功的影響,中國導演開始重新掀起了古裝武俠大片熱,愈演愈烈,持續了6、7年之久。
2005年,《斷背山》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2007年,《色 戒》令李安第二次捧得金獅獎,還獲得最佳攝影獎;獲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相關新聞:
李安《色戒》再獲金獅獎
|
八部華語片直指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終花落李安,這是繼2005年憑藉《斷背山》第二次獲得金獅獎,張藝謀作為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席宣佈李安《色 戒》獲獎,李安用英文致辭,大銀幕再放《色 戒》片段,李安在一片掌聲中抱得金獅。雖然是梅開二度,李安得獎後仍非常激動,在後臺接受媒體採訪時熱情親吻金獅。
回頭看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第一次參加威尼斯的李安憑最新力作《斷背山》擊敗了19部入圍影片中最有力的競爭對手——美國男星喬治 克魯尼執導的黑白故事片《晚安,好運》,贏得最佳影片金獅大獎。剛到威尼斯時,他曾謙遜地説,自己只是來宣傳影片,並未考慮是否得獎。當李安從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手中接過金獅獎盃時,他的笑容依舊靦腆而羞澀。他激動地説,自己試圖通過《斷背山》表現西部牛仔的兄弟情誼,而這種情誼又成為一種愛情,讓人感動。三年後,李安再導華語片,又一次把金獅穩穩攥在手中。
而此次同行的另一部重頭華語片,如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在期待聲中落馬,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後再次痛別金獅。而在地平線單元,賈樟柯的《無用》奪得最佳紀錄片獎,也算續寫去年的輝煌。
早在公佈參賽片入圍名單時,本屆威尼斯電影節就被媒體詬病好萊塢色彩過重,相信這種質疑在頒獎後依然持續,因為最佳男、女主角、銀獅獎等重要獎項都頒給了美國來的大牌們,而獲封影帝的皮特轉戰多倫多未能到場,影后布蘭切特也告缺席,現場星光大打折扣。
《色 戒》奪得金獅獎後馬不停蹄趕往多倫多電影節,而影片也將在秋季檔登陸內地院線。 |
李安憑《色戒》獲44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TOM娛樂訊: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12月8日晚揭曉,TOM娛樂全程圖文直播頒獎禮盛況。
最佳導演入圍的有姜文《太陽照常升起》、遊乃海《跟蹤》、李安《色 戒》、爾冬升《門徒》。
得獎的是李安。他上臺説,常有人問他為何要拍《色 戒》,以前他都説他知道,但是他今天自己透露,其實他一點也不知道,只是想拍一些自己想拍的東西。
李安北京宣傳自傳新書 擔心傷人先致歉
由導演李安口述、學者張靚蓓編著的《十年一覺電影夢 李安傳》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引進出版。昨天,李安從歐洲趕到北京,在崑崙飯店舉行題為“李安説書”的媒體見面會。李安稱,這部自傳可能會洩露自己的秘密,也可能得罪人,因此在修改原稿時,他一邊修改一邊後悔。
擔心有些內容傷害別人
自傳
《十年一覺電影夢》是李安拍電影以來出版的第一部傳記,也是他認可並授權的唯一一部傳記。該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李安兒時萌生的電影夢,回顧了他每部電影的創作用意與困難、對演員的看法、參加影展的經驗、對東西方文化的思考等,並收錄有多幅照片。
但李安一直認為自傳是贅述:“一個導演想説的話都已經隱藏在所拍攝的影片中了。我覺得解剖自己的秘密,最用心的東西就是我的電影。不料拍《臥虎藏龍》時,學者張靚蓓找到我,説想編寫一本關於我生活及拍片經驗的書,對臺灣學習電影的人有所幫助。看起來似乎蠻有責任感,我就答應了。”
李安介紹,傳記先由他口述,張靚蓓整理,然後再由他審閱、修改,用了一年時間。“我一不小心説了許多不該説的話。書中保留了我對陳凱歌參加奧斯卡影展時説的那句二百五的話,當時我問他‘你幾歲了,還在比賽’。我真是一邊修改,一邊後悔。我在想為什麼要這麼麻煩,是不是我在解釋自己。我心裏也很不安,怕洩露一些東西傷害家人、朋友或社會。不過書出版以後,就像電影上映或做任何事情,都有回應,然後也有塵埃落定的過程。”李安説,他想給讀者或書中提到的人道個歉。“書中所言不過是個人經驗與片面之詞。”
《色 戒》
不解美國人為何不喜歡
該書出版不久,正趕上《色 戒》上映。相對於中國觀眾對該片的熱衷,李安費解的是美國人怎麼就看不進去。“我至今沒弄懂什麼原因。”
他透露,拍攝前期對梁朝偉、湯唯、王力宏等塑造的角色不甚滿意,“像湯唯最初的表演完全是懵懂迷糊的,但後來很快找到了感覺。”李安説,張愛玲塑造的易先生長了副鼠相,“因此我找來有關老鼠、貓的影像資料給梁朝偉看,還找來很多狼的資料,讓他觀察狼吃東西的兇樣。”李安説他用兩年時間走進張愛玲的《色 戒》,但拍完電影后現在還身陷其中。
李安唸書時曾演過很多戲。現場有記者問他最願出演其作品的哪個角色,李安沉吟片刻答道:“我最想扮演易先生,但這跟他的賣國行徑沒關係。我不喜歡易先生身上老鼠的那部分,喜歡狼的那部分。”
計劃
渴望回歸溫馨輕鬆題材
李安説,由於眼下他還沒有完全從《色 戒》中走出來,因此尚沒有明確的拍片計劃。“我目前想選擇休息,或者拍一個比較輕鬆的東西。我是拍喜劇起家的,前三部作品都是喜劇,從第四部開始一口氣拍了6部悲劇,完全是自己嚇自己。因此我在想,哪天再回到比較溫馨或者比較好玩的路子上來,不要去強調它的意義。人生過得疲了,不要再以疲的心態去拍電影。”
李安説, 拍電影本來就是庸人自擾,經常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拍美國片也是一樣,大家還沒有碰觸的就是我最感興趣的,對未知的事物有好奇心,拉扯、衝突是我拍戲的很大動力。”他認為一般的事情找律師或者老師就可以解決,行為標準就在那裏。“不標準的行為、新的現象才是我要在電影裏交流表現的。人只要活著、心沒有死,永遠有衝突。都‘安’了,就不用做電影了。”
他自我評價是一個心智與身體都比較晚熟的人,個性比較溫和、壓抑。“因為晚熟,所以我很多的童心與玩性、青少年叛逆、成年對浪漫的追求,以及提早老化,其實是一起涌現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