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墾丁公園

  時間:2009-02-11 14:21    來源:華夏經緯     
 
 

  

  位於恒春半島南端的墾丁公園,以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造就了迥異於本島其他地區的特色,無論地質、動植物生態、海洋資源及人文風貌皆有可觀。1984年,墾丁公園正式掛牌成立,不僅是島內首座公園,也是目前為止唯一涵蓋海域的公園。

  墾丁公園屬熱帶性氣候,地質以珊瑚礁為主,貓鼻頭、龍坑、鵝鑾鼻附近,皆可看到裙礁、海崖、海蝕溝等發達的珊瑚礁地形;海灣堆積的砂粒,則含有大量的貝殼砂;而墾丁森林遊樂區、社頂自然公園及鵝鑾鼻等地,則是隆起的珊瑚礁臺地;受東北季風影響,區內也形成了砂瀑、砂河、砂丘等風成地形。植物生態方面,以熱帶海岸林及熱帶季雨林最為彌足珍貴:熱帶海岸林的樹種多自南洋漂洋過海而來,原本遍佈恒春海岸,但在人為開發下已逐步萎縮,如今僅存于香蕉灣附近;墾丁地區炎熱多雨,惟因雨量分佈呈季節差異,欠缺發展成熱帶雨林的條件,而成為熱帶季雨林,此以南仁山為代表。此外尚有濕地、草原、灌叢、珊瑚礁濱岸植物等群群落,及罕見的水仄、水丁香等,群相豐富而完整。公園內的動物,據統計包括鳥類114種、爬蟲類24種、蝴蝶類162種、兩棲類13種及哺乳類15種。觀察過境的紅尾伯勞、赤腹鷹、灰麵鷲、澤鳧、燕鷗……,是每年賞鳥界的一大盛事;而社頂自然公園的梅花鹿復育區,更為臺灣保育工作的一大里程碑。恒春半島三面環海,軟珊瑚林、藻類及貝類等水中生物棲于海床,同時又吸引了大型魚類來覓食,形成豐富而完整的食物鏈。此外,墾丁公園的文化資産也頗豐,如恒春古聚落、南仁山石板屋、鵝鑾鼻燈塔,以及在恒春半島上陸續發現的史前遺址,顯示出當地在歷史座標中的多元性;而公園也針對恒春半島的特殊産業——瓊蔴,辟建了“瓊蔴工業歷史展示區”,尤其館身即利用原恒春麻場改建,保留了諸多足跡,極具參觀價值。公園內規劃有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跡保存區、遊憩區及一般管制區五大區。生態保護區包括陸域的南仁山、龍坑、香蕉灣、砂島、社頂高位珊瑚礁區,及下水崛至萬里桐、關山至白砂鼻、船帆石至砂島、鵝鑾鼻至風吹砂等區段海域;史跡保存區方面,南仁山石板屋遺址及鵝鑾鼻燈塔皆已列入保護。 就旅遊的角度而言,墾丁提供了多層次而豐富的玩法。要享受森林浴、進行自然觀察,墾丁森林遊樂區、社頂自然公園和南仁湖,都是極佳的選擇;要體驗嶙峋澎湃的海岸風光,貓鼻頭、鵝鑾鼻、龍坑、砂島、佳樂水等地皆早已名聞遐邇;若要登高遠眺,異峰突起的大尖山是首選,西臺地上的關山,則是觀落日的好去處;要展望蒼闊的牧野,墾丁牧場、龍盤皆不容錯過。此外,恒春城東門外的出火奇景、半島東岸的風吹砂,皆是區內珍貴的地質奇觀,值得一訪。若要從事水域的休閒活動,公園內的主要浴場有墾丁、小灣、南灣、白砂灣、船帆石等數處,後壁湖則是遊艇活動的大本營。萬里桐至山海及砂島至鵝鑾鼻間兩處海域則被劃為海底公園,海底景觀繽紛瑰麗,為相當熱門的潛水點。多數旅遊點都散佈在26號省道兩側,旅客不妨以恒春城為中心,先到公園的遊客中心了解生態特色,再依個人喜好,實地走訪各景點。資訊錦囊:墾丁公園在潭子灣的管理處設有遊客中心,除透過服務台、視聽播放及電腦瀏覽,提供遊客旅遊資詢及服務外,並辟設有“五大資源展示館”,詳加介紹公園內動植物、海洋、地質及人文資源。中心還附設有販賣部,出售相關的圖書、摺頁、CD、紀念品及餐飲服務。此外,在貓鼻頭、龍鑾潭亦設有遊客中心,販售出版品、紀念品,及景點特色的主題展示。20人以上的團體,檢附公文或申請書,即可向公園申請解説服務,惟須于兩周前申請,並自備交通工具。此外,每年10月上旬在社頂自然公園的淩霄亭,及12月至翌年2月在龍鑾潭,均有賞鳥的駐點解説,詳細時間、地點請與墾管處聯繫解説教育課。公園的五處陸域生態保護區中,目前僅南仁山的局部及龍坑兩地開放一般民眾參觀,遊客透過入園申請專線完成申請,安排時間聆聽簡報後,即可入內參觀。

  乘車風向標:1、由雄火車站前或小港國際機場搭往恒春或墾丁、鵝鑾鼻的臺汽客運或高雄客運,可抵恒春及墾丁。2、由屏東火車站旁搭往恒春的臺汽、屏東客運,在恒春下車,再轉搭往墾丁、鵝鑾鼻等的臺汽、高雄、屏東客運,可抵墾丁。3、高雄火車站及小港機場前有多傢俬人經營的客運公司,經恒春往墾丁。4、以恒春鎮為中心,有高雄客運及屏東客運作駛恒春半島各景點。

  特別提示:1.墾丁地區氣候炎熱,不論夏季或冬季前往,均宜先作好防曬準備。2.墾丁冬季常有落山風侵襲,威力相當於輕度颱風,行人及車輛均應特別小心。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