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族聖地”霧臺鄉,地處中央山脈南端的大武山區,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左右,由於位處山林深處,年均溫約攝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涼爽宜人,而境內峰巒疊起,長年白霧繚繞,景色迷人。目前全臺的魯凱族總人口數大約為7千余人,散佈在高雄縣、臺東縣一帶,尤以霧臺鄉為大本營。鄉境內以霧臺為核心,環繞著伊拉、吉露、阿禮、佳暮、大武等村落,霧臺既是行政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其他村落的交通轉運站。 24號省道自屏東市區經三地門至霧臺,串連起繁榮的現代城市及淳樸的山間村落。道路經水門後,開始沿山勢蜿蜒爬升,來到三地門,眼前景觀不變:壯麗的北大武山、井步山山勢雄渾,隘寮北溪切割其間,造成深峻溪谷,景象懾人;沿著山道盤旋攀高,沿途鳥囀蟲鳴,山壁上多處白練高懸。伊拉是進入霧臺鄉的第一個村落,公路上夾道矗立著板岩構築的山門,雕塑著百步蛇、人頭等圖騰,歡迎人們到來;穿過山門,公路繼續迂迴於水聲潺潺、雲霧漫漫的山間,之後才抵魯凱之鄉的最大聚落——霧臺村。
百合盛開的民族處在一片青蔥蒼翠中的霧臺聚落,多數房捨已平地化,偶有改良式石板屋及雕刻圖騰點綴期間,洋溢著幾許魯凱風味。路旁山坡梯田栽種最多的是山芋和小米,兩者都是魯凱人的主食,而象徵著純潔與堅忍不拔的百合花,常可見於當地住家庭院或路旁,是魯凱族人的族花;夏秋時節,高山絕壁上裝點著朵朵紅色的高山杜鵑,更添高山聚落之美。 魯凱族與排灣族的傳統頗為神似,兩個部族均以嚴明的社會階級、精緻的工藝傳統著稱。昔日的貴族階層享有許多神話上的特權,包括血緣的優越性、土地所有權與經濟特權,甚至從住屋和服飾上的花紋與雕刻來顯示身分的不同。只有在特殊祭典如豐年祭等儀式上,還能看到傳統魯凱精神的傳承。霧臺最熱鬧的時節在每年8月中旬的豐年祭,離鄉在外的魯凱族人也回到家鄉共襄盛舉,感謝上天賜予作物的豐收,並祈求平安。從舉行的前夕村落便籠罩在濃厚的節慶氣氛中,家家戶戶一面忙著縫製傳統舞衣,一面忙著用稻米摻小米釀造甜酒;祭典當天是熱鬧滾滾,迎靈、獻祭、山地歌舞、鞦韆大賽、拋物比賽等傳統民俗活動輪番登場,一直到深夜才結束。而盪鞦千是魯凱族豐年祭中最盛大的活動,鞦韆以四根長竹為骨架,單索的未端環繞成一個圓圈,女孩兩腳合併踏在圈內用力蕩高,男子在旁協助,因而成為男女互相認識、傳達情意的管道。
精雕圖飾的石板屋除了豐年祭以外的時日,隱匿山中的霧臺只是一片寧靜,唯有登山露營者及喜愛探訪部落風情的遊客尋幽而來。石板屋與創作工藝是魯凱族最珍貴的文化資産。傳統的魯凱族住家乃就地取材山中的黑色片岩築成,而昔日的貴族擁有裝飾權,也因此發展出精湛的雕刻、刺繡、制陶技藝,反映在家屋圖飾及生活器物上,呈現豐富活潑的藝術風貌。人物、臉譜及百步蛇圖案是常見的裝飾題村,從大開支的石板桌或祖靈柱、人頭門框,到小型的木杵、湯匙等生活器皿,樣樣精巧。而傳統魯凱禮服則大量運用細緻的編織,並以彩珠、貝殼、銀飾串繡出繁縟圖案,亦為精湛的手工藝表現。如今來到聚落,仍可尋訪到這些傳統的魯凱之美。
魯凱族的文化特色魯凱文化以刺繡和木刻藝術見長,人物、臉譜及百步蛇圖案是木雕中常見的題材,百步蛇是貴族特有的紋飾,將百步蛇圖案應用在住屋的木雕、身體的刺青、陶壺的紋飾及服飾的刺繡上,是身份的表徵。魯凱的傳統服飾編織精細,彩珠、貝殼、銀飾、針繡構成繁複的圖案、色彩鮮艷,充分體現魯凱族人的優秀的工藝技巧和創作才華。服裝配戴的飾物,對魯凱族人而言也是一門學問,山豬牙象徵狩獵的驕傲,須親自獵殺到山豬的魯凱族勇士才能配戴;而魯凱族的族花——百合,則是善獵的勇士與貞潔的女子才能配戴,百合的含苞、盛開,又各自有不同的意義。充分利用山地特産石材搭建的石板屋,是魯凱族人建築上的精華,所有的石材都是就地取材,再以人工切鑿、搭蓋而成,連屋頂、圍墻、內部全部都是石材,住起來相當涼爽舒適。而陶壺則是珍貴的祖傳禮器,象徵貴族的名分、價值,只有貴族、英雄、望族才能擁有,其形狀大小、有無耳、有無紋飾,及花紋的樣式圖案,都代表不同的家族地位。
卡拉瓦之家 冒煙屋 大魯凱民宿 卡拉瓦的家在狹窄的中山巷內極為搶眼,整座建築由黑色片岩砌成,實心木的門扉刻有人像浮雕,屋頂上也雕了臉譜作為鎮風石;庭院裏綠地雅石、涼亭流水,幾株檳榔樹交織出十足風味。室內佇立著高大的祖靈柱,而同樣出自卡拉瓦之手的雕刻品、陶罐,將精巧的室內烘托得一片藝術風,為倣頭目住屋形制的代表。冒煙屋位於鄉公所下方的公路旁,竹編屋內,黑陶燈罩、琉璃珠飾與石板桌交織出粗獷真璞的工藝之美。每逢假日,這裡也有燒烤豬肉、芋頭、地瓜等小吃,提供過路的遊人小息。石板外墻嵌上大片玻璃窗的大魯凱民宿,在霧臺村頗引人矚目。屋內兼具現代的舒適設備及傳統風情,展出主人多年來收藏的魯凱族衣帽服飾、生活用品。門楣的人頭雕飾、屋內垂挂的草席、木雕的座椅、成排的陶壺、狩獵的獸骨、以草繩編成的壁飾……琳瑯滿目的陳列,在灑進室內的金黃陽光襯托下,更添雅致韻味。夜宿霧臺,更能感受山居生活的恬靜溫馨。當涼風徐徐、夜幕低垂,寧謐的霧臺村彷若沉沉入睡了似的,而翌日清晨天未亮,教會裏嘹亮渾厚的清唱聲,劃破天際,為新的一天拉開序幕。霧臺周邊有神山瀑布可尋訪,沿著路往高海拔行去,更可通小鬼湖。
資訊錦囊:霧臺豐年祭每年約在8月15日舉行,若遇週六、日,因須上教會作禮拜,則可能提前或延後,詳細時間可洽詢霧臺鄉公所(08)790-2234。
乘車風向標:自屏東火車站旁搭往霧臺的屏東客運,在霧臺下車,但班次不多,車班查詢(08)732-4103
特別提示:霧臺鄉屬山地經常管制區,欲前往須事先辦理甲種入山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