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金門訪古探幽

  時間:2009-02-16 09:33    來源:台灣網     
 
 

  北山古洋樓

  古寧頭戰役期間,國共在北山、林厝-帶展開激烈巷戰。這棟中西合璧式的洋樓位居路口要衝,雙方在此火拚。  現從洋樓彈痕纍纍的墻垣上,不難想像當時激戰之驚心動魄。有關部門在屋外築墻環護,並立北山村大戰紀念碑,供人憑吊,併為歷史建證。

  乘車風向標: 可至金城車站,搭10路往湖寧或搭11路往頂寧的公車前往,在北山站下車即達,班車間隔約一小時。

  邱良功母節孝坊

  邱良功母節孝坊矗立於金門鎮東門裏靈濟寺旁市街當中,建於清嘉慶17年壬申(西元1812年),已有180年曆史,是邱良功任浙江提督時為守節逾時二十八年的寡母旌表所建的牌坊。 牌坊是一座四柱三重樓之石造牌坊,石材均為上泉州花崗石(俗稱泉州白)和墨綠的青鬥石牌坊的造型雄偉精緻,是臺閩地區現存牌坊中最壯觀的一座,乃被列為一級古跡。

  乘車風向標:從沙美搭5路或山外搭1路公車在金城車站下車,步行約五分鐘可到達邱良功母節孝坊,班車間隔約三十分鐘。

  文臺寶塔

  文臺寶塔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西元1387年),係一座以花岡岩石條砌成的五層六角形實心塔,在六百年前是附近海域船隻的航行指針。 古塔形制規模雖小,卻另有一番樸拙韻致。此外,塔頂有鐫字及浮刻,而塔下盤石亦有明人陳輝于萬曆三十五年(西元1607年)手書墨跡及近人張大千大師墨寶,均頗堪玩味,現已被列為二級古跡。

  乘車風向標:可至金城車站,搭6路往舊金城公車前往,在舊金城東門站下車,步行約十分鐘即達,班車間隔約一小時。

  振威第石敢當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朝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謚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二百年曆史,被列為三級古跡。 宅第屋後墻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于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于花岡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墻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造形尤其罕見。

  乘車風向標: 可至金城車站,搭10路往湖浦寧或搭11路往頂浦寧的公車前往,在北山站下車即達,班車間隔約一小時。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