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富春山居圖》創作啟動儀式在富陽舉辦海峽兩岸藝術家筆下的新富春會是什麼樣
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創作于660年前的《富春山居圖》穿越了幾個世紀,依然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頁經典,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這張曾遭遇萬般坎坷的傳世丹青明年終將在臺北故宮合璧展出。在完成一場夙願的同時,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或許,留下今人心中的新富春,是對這位鍾愛富春山水的名師最大的告慰。近日,由富陽市政府主辦的《新富春山居圖》創作啟動儀式在富陽舉行,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領銜,李奇茂(臺灣)、潘公凱、孔仲起、吳山明、白宗仁(臺灣)、張松、孫永海峽兩岸8位藝術家組成的團隊,將用新時代筆墨描繪《新富春山居圖》,並力求讓其成為流傳後世的又一件經典之作。
新富春意義何在?
兩岸藝術家共同傳承優秀文化
從今年兩會開始,《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的話題就不曾冷卻。明年,藏于浙江博物館的《剩山圖》將赴臺北故宮博物院與《無用師卷》合璧展出,幾代人的心願終於得償所願。
創作《新富春山居圖》的創意便由此而來。在富春江畔的創作啟動儀式上,由劉大為領銜,8位兩岸畫壇大家聯手為畫作開筆。
劉大為是創作團隊的領銜主筆,他説,“《富春山居圖》將要在一起展出,這是具有非常意義的一件大事情。而《新富春山居圖》由兩岸藝術家一起來創作,又賦予了這幅畫更深刻的內涵。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承,將在我們這一代兩岸藝術家手中重放光彩。”
來自臺灣的86歲畫壇巨匠李奇茂對《富春山居圖》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臺灣2300萬人口,只要談到杭州,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富春山居圖》。我特別説明,是每一個人,可見它在臺灣人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能夠參與創作《新富春山居圖》,令這位耄耋老人深為感懷,“在富陽買一條船,漂泊富春江上,是我永遠夢想。但願通過參與這一次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為後代留下一卷漂亮而有意義的佳作。”他説,“《富春山居圖》是我們共同的國寶,我們都是一家人,都要共同來維護這個國寶的權益,讓它永遠團結在一起,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此時此地畫新的《富春山居圖》,也是這個責任。”
新富春如何創作?
秉承傳統的同時追求時代感
《富春山居圖》已然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個經典。對於8位畫壇極富盛名的藝術家而言,站在這樣的高度重新創作,如何不負眾望?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李奇茂就提出:“究竟是照黃公望老先生方法繼續畫還是另起爐灶?我覺得都不可取,應該有它的新面貌。”
而劉大為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首先要表現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另外要有時代氣息,不能像老《富春山居圖》的模子再畫一幅。黃公望是非常有修養的、傳統筆墨非常精到的藝術家,我們現代人的修養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完全用筆墨去跟黃公望抗衡,這不是當代藝術家所追求的,也不是我們的長處,我們要畫出新的時代氣息來。”
所以,他認為“要找出一種既有傳統文化精神,又有時代氣息的新的筆墨,在創作中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
著名美術評論家夏碩琦則希望《新富春山居圖》可以成為一件流傳後世的經典,“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千錘百煉,用了7年時間,我們現在假如一揮而就,那是出不了精品的,也經不起歷史考驗。”
在創作的理念上,他認同劉大為的看法:“要畫出新的《富春山居圖》,那必須有新的面貌,因為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審美文化。一個時代産生一個時代的作品,所以我們不可能去重復古人,重復古人也不是我們藝術家要創作《新富春山居圖》的初衷。一定要在古人的巨人的肩膀上有所繼承又有所創造。”
據悉,今年10月在富陽還將舉行富陽市黃公望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