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基隆中元祭

  時間:2008-01-24 14:46    來源:台灣網     
 
 

 

  雞籠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每年農曆七月于臺灣北部的基隆地區舉辦,為臺灣重要民俗祭典,名列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臺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基隆中元祭以農曆七月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周邊藝文活動。大體上從農曆七月一日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鬥燈繞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

  信仰背景

  中元節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宗教祭典涵蓋整個農曆七月。其發源本來自道教地官大帝誕辰,于農曆七月釋放地獄鬼魂的傳説,後又結合佛教目連救母故事而衍生“盂蘭盆會”。長期以來,成為糅合佛教、道教的各種儀式,超度無主孤魂的節日,臺灣俗稱“拜好兄弟”。

  而臺灣本為移民社會,開拓過程中,許多人死於船難、瘟疫、械鬥等,凡死於非命而又無妥善安葬者,常被認為將化身“厲鬼”。因漢人社會特別重視血緣傳承、宗族延續,沒有後嗣、死後無人祭拜的被視為無主孤魂。為安撫這些厲鬼與孤魂,臺灣隨處可見有應公、萬應公、大眾爺、金鬥公、百姓公、萬善爺、大冢公、水流媽等陰廟信仰。

  歷史沿革

  基隆中元祭起源於清代。福建漳州人先入墾基隆,主要分佈在港口附近,獅球嶺以北之地。泉州人則分佈于獅球嶺以南,暖暖一帶的河谷與山地。雙方因祖籍各異,常因土地、耕種、習俗、信仰等事摩擦,衍生漳泉械鬥,對立情勢緊張,甚至遷怒彼此所信仰的鄉土神,有“尪公不過獅球嶺”、“尪公沒頭殼,聖公沒手骨”的俗諺。

  1851年(咸豐元年)八月,漳泉衝突不斷發生,1853年的一場嚴重械鬥中,雙方死傷百餘人,漳籍、泉籍雙方頭人出面調解平息械鬥,合葬雙方死難骸骨,稱為“老大公”。協商以字姓輪值主普,以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融合漳泉,輪流舉辦中元超渡、普施孤魂幽靈。1856年(咸豐六年),基隆中元祭開始舉辦,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

  輪值字姓

  自咸豐年間開始,即由基隆當地十一姓氏宗親輪流主普,稱為“十一字姓”。傳説經由抽籤決定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韓藍、賴、許的順序,稱為“張頭許尾”。

  1954年,基隆李、郭、黃、王、曾、楊、柯蔡、邱丘、蘇周連、鐘蕭葉、白、余徐涂、董童等字姓宗親組成“聯姓會”,要求加入輪流主普,共十二單位輪值。1981年,李姓、郭姓脫離聯姓會加入主普;1985年,黃姓亦加入主普。因臺灣人以“黃尾”之稱,覺得不吉,經協調後,改成今日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韓藍、賴、許、聯姓會、李、黃、郭等“十五字姓”主普。


  祭典儀式

 

  開燈夜
  俗稱“起燈腳”,又稱“陰光照路”。每年輪值主普宗親會,于七月之前一、二周于各主要街道懸挂平安燈。基隆各陰廟于農曆六月最後一日夜間交子時分,點亮“普渡公燈”,直到七月底。漢人傳統相信幽冥中陰暗無光,點燈乃為返回人間的孤魂野鬼照路,也稱“老大公燈”、“七月燈”、“鬼提燈”。是夜,主普宗親先在三姓公廟祭拜點燈、開龕門,而後前往老大公廟祭拜,夜間十二點廟埕前所建的燈排、燈樓會全部亮起,所有燈籠由善男信女敬獻。老大公廟主任委員、主普宗親會執事、各宗親會執事、基隆市長、市議會議長、“中央民代”一同與祭。

  基隆地區如佛祖嶺義勇祠、西定路金鬥公廟都保持類似的習俗。舊俗中,部份人家也會在自家屋檐下點起“普渡公燈”,近年已漸漸式微。

  開龕門
  農曆七月初一民間陰廟依例開啟納骨塔或龕門,象徵釋放陰魂,俗稱“開鬼門”。基隆地區以老大公廟為代表,因百姓認為老大公廟所祀先民骸骨,護佑後代子民,足以成神,所以稱儀式為“開龕門”。

  午時一過,先由基隆本地北管子弟班演奏揭開序幕。老大公廟管理委員會先行三獻禮,在由輪值主普宗親會理事長主祭,基隆市長、各字姓代表及地方政要與祭,舉行三獻禮。老大公廟主任委員將龕門鑰匙錦盒交給市長,再由市長交給主普宗親會主任委員。打開錦盒後,在登記簿上登錄開龕門時辰與姓名,而後開啟龕門。禮成之後,再由老大公廟方舉行祭祀。

  異國靈情
  1884年(光緒10年)爆發中法戰爭,同年10月1日,法軍統帥孤拔攻打基隆,俗稱“西仔反”,義軍領袖林朝棟率兵抵抗。由1884年至1885年間,共有七百餘名法國士兵戰死,收埋於今日基隆市中正區正砂裏“中法戰爭遺址”,昔日稱為法國公墓,其中法軍骨骸已陸續遷回法國安葬,目前訂為基隆市市定古跡。

  每年農曆七月初,主普宗親會會邀集基隆市長、市議會議長、法國駐臺協會代表,于“中法戰爭遺址”舉行普渡,準備洋酒、法國麵包等西洋食品及印製成美金、歐元的冥幣祭拜,並由佛教法師舉行灑凈。當地正砂社區發展協會、正砂裏辦公室、安瀾橋大砂灣發展促進會等地方團體,化粧踩街。

  立燈篙
  道教祭儀中,立燈篙用以招請天界諸神與冥界鬼魂前來,接受供養。基隆中元祭則在農曆七月十一日,立六根燈篙于慶安宮。所立燈篙須擇選高直而堅硬的青竹,削去竹枝,留下竿尾,俗稱為“透腳青”,象徵有始有終,閩南語所謂“有好尾”。

  燈篙上懸挂“天燈”、“地燈”,垂挂布幡,幡上靳寫符咒,書寫坐鎮之神祇名諱。所懸挂燈籠則用斗笠覆蓋,燈篙底部以草席或竹篾覆蓋,並安置紙糊神將鎮守,藉以保持燈篙潔凈。燈篙前設有七盞燈火,用以照引孤魂,前來享受民間普渡祭品。燈篙越高則招引範圍越廣,為免祭品不足供養,反招鬼靈作祟,所以燈篙一般到十二台尺上下,以不超過廟檐為限。

  送燈獻敬
  農曆七月十一、十二日兩天,基隆慶安宮延請僧人,以三人為一組,由鼓吹陪同,前往各姓氏宗親會會館、主普委員、爐主家中,贈送主普燈。主普燈為白色的布制燈籠,燈上書寫“某姓主普”、“慶讚中元”等字樣。各宗親會執事,應在家中備妥香案迎接,由僧人誦經為其祈福。

  開燈放彩
  農曆七月十三日晚間六時,先由法師于主普壇施行法事灑凈,主普姓氏宗親會執事代表、爐主等人與地方首長聚集于主普壇前點亮主普壇燈火。象徵引導好兄弟前來,接受普度供養。

  基隆主普壇于清代時,皆臨時搭建於當地“新店”、“草店尾”或媽祖宮廟埕等處,而後以木料固定搭建於高砂公園。1929年,以水泥興建主普壇建築于忠四路,今中山高速公路出口處。1971年遷建於中正公園,1974年落成使用,初命名為“文化館”,後又改稱“民俗文物館”。主體建築共分三棟。每年農曆七月前,輪值主普宗親會,便會發包雇工裝飾,高懸主普字姓,並標明“金雞貂石”四字,裝設電動花燈,整棟建築滿布五光十色的燈火,為市區中元節一景。

  迎鬥燈
  農曆七月十三日午後,各字姓宗親會展開“迎鬥燈繞境”遊行。所謂鬥燈為道教禮鬥法會的祭器,設置米斗盛米點燈,鬥內斜插一對木劍,安置有面圓鏡、剪刀、尺、秤、算盤、錢、土等物。分上、中、下三段,分別代表天、地、人。鬥燈用以代表天上星斗,又稱元神燈。漢人傳統上認為星斗符應人間,為生命根源,而宗親會公鬥則代表全體宗親。民間習俗于建醮、法會或中元節盂蘭盆會時設置。

  基隆各姓宗親會都刻製木雕鬥燈,雕琢花鳥異獸、神仙、人物等,爭妍鬥麗,十分細緻。各姓鬥燈平日安奉于宗親會館或爐主家中,七月十三日下午迎至慶安宮前,由北管子弟班聚樂社、得意堂前導繞境,並有藝閣、陣頭等參與。繞境結束後,返回慶安宮,暫時安奉于正殿內。輪值主普字姓鬥燈安奉于正中供桌,其餘字姓則安置兩側。依左尊右卑次第排列,明年輪值主普安置於左首,去年主普則安置於右尾。
 
  正面供桌另安奉有其他鬥首的鬥燈,有玉皇首、發表首、獻敬首、天官首、水官首、五穀首、人官首、地官首、獻地首、水燈首、副會首、鬥燈首、三官首及爐主等。所謂鬥首係依中元普渡組織與祭祀神祇區分,由各單位捐獻供養。

  發表發榜
  農曆七月十四日清晨,慶安宮延請道士舉行“發表科儀”,由各宗親會執事、爐主共同參與祭祀。向上天發表祝禱,宣告即將舉行中元普渡,請諸神降臨鑒察。整個儀式包含開壇、為大士爺等神祇開光、發表、請觀音、請神、請三界公、安灶君、安監齋、開懺獻供、拜懺招孤魂、拜大士山、寒林所、同歸所等。發榜文通知人、鬼、神祇將展開中元普渡的儀式,請十方孤魂前來,並請大士爺監視普施壇所。

  水燈頭繞境
  中元普渡,本意即在招請水陸兩界的孤魂野鬼,前來聽經禮懺,以求超度解脫,並接受人間百姓施食。基隆“放水燈”即在招請海上孤魂前來。

  農曆七月十四日午後,各宗親會先祭拜大士爺後,便一一至安排地點排隊等候。傍晚五點市區開始進行交通管制,禁止外來車輛進入。晚間七點,在放水燈儀式前,各字姓宗親會、機關團體會先在基隆市區遊行繞境,展示各種花車、藝閣、陣頭等。遊行時聚樂社、得意堂等北管子弟班為重頭戲,各級學校表演團隊亦會受邀,參與各宗親會的遊行行列。如基隆女中樂儀隊、光隆家商樂儀隊、中山高中管樂隊、安樂高中醒獅團、中正初中民俗技藝班等等。

  放水燈遊行,一方面代表大士爺繞境,綏靖地方。一方面透過陣頭、排場展示,傳承當年“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的先民精神。由主普字姓宗親會的水燈頭居首,依序排列,明年輪值主普姓氏居末,一一展示巨型水燈。隨後是基隆市米谷商業同業公會、基隆市政府、基隆市議會、交通旅遊局、、衛生局、環保局、消防局、公共汽車管理處、基隆金寶塔公司、佛光山極樂寺、和平島天顯宮、慶安宮、基隆社區大學、崇右技術學院、各政黨地方黨部等遊行隊伍。

  2006年,輪值主普的李姓宗親會原意將放水燈日期改為古例,于七月廿五日舉行,以配合潮汐,然而基隆市政府以不同意而仍維持在七月十四晚間。

  放水燈
  水燈頭繞境結束,各陣頭、藝閣、表演團體散去,各字姓水燈頭則集合於海洋大學門口。于當晚十時許,前往中正區八斗子長潭裏望海巷,舉行放水燈奉厝儀式。望海巷海岸邊此時會安置供桌、香案,供奉三牲祭品,由道長、法師誦經,舉行祭儀。誦經完畢後,開始燒化銀紙、經衣,燃放鞭炮。各字姓水燈頭也紛紛推入水面。其中放置蠟燭、經衣、銀紙等,入海海開始焚化。

  民間認為水燈頭乃是為溺浸在水府的孤魂照路,前去接受人間普渡。如鬼魂攀附水燈而脫離水底,則可超生,脫離苦海。也象徵給水中孤魂有寄託之所,即所謂“奉厝”的意涵。習俗中,各字姓水燈頭如漂流越遠,火勢越盛,則代表宗親運勢旺盛。

  中元普渡
  臺灣民間中元普渡,分為“公普”與“私普”,家族、街巷鄰里的普渡為私普。各角頭聚落、莊廟、行會、市場各辦普渡,則為公普,由七月初一至七月底關鬼門止,往往每日皆有普渡。整個區域的公普又稱大普,基隆地區由輪值字姓宗親會主辦,在慶安宮、主普壇舉行舊俗于七月廿五、廿六、廿七等三日舉行。1952年起,臺灣當局大力推動“掃除迷信”政策,管制民間信仰儀式與宗教活動,以“節約拜拜”為名,規定於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時,統一普渡,相沿至今。近年大小私普又逐漸各自擇日舉行,不再統一普渡。

  送大士爺
  普渡完畢,要焚燒大量金紙、銀紙,稱為“金山”、“銀山”,將紙扎的寒林院、同歸所、大士爺、山神、土地等焚化。

  跳鍾馗
  普渡儀式結束後,為避免無主孤魂眷戀留連,乃至作祟。于當夜十點,由道士扮演鍾馗,舉行壓煞、押孤的儀式,提醒前來接受普施的鬼魂,應循冥間規律回轉離去。

  交接手爐
  普渡當日所有儀式圓滿完成後,當夜十二點,由道士主持儀式,在各字姓宗親代表見證下,由本年輪值宗親會代表將“手爐”交給下年輪值字姓宗親代表。2007年起,黃氏宗親會將儀式移至七月底舉行,表示整個中元祭典全部完成。

  關龕門
  農曆七月最後一日,俗稱關鬼門。基隆老大公廟的關龕門儀式,由七月最後一日直至八月一日午後。近年老大公廟廟方皆延請“雷成壇”道士主持關龕門前的道教科儀。所有儀式于七月底早上九時許開始,首先“啟請”,啟告神明,説明整個科儀的主旨、目的。過午後則展開三獻科儀。

  八月一日早上九時起,再次啟請神明,稱為“重白”。接著設天公壇,舉行拜天公的儀式,感謝天恩庇護,使一個月以來所有的祭典順利。隨後道長一一呼請全臺灣各地的神祇降臨,直至近午時結束。下午二時後,由道士主持老大公廟普渡的儀式。普渡後,則行“謝壇”的儀式,表示謝神與送神,最終再舉行關鬼門的儀式。

  隨後,輪值主普宗親會則開始舉行“關龕門”的儀式,市長、民代與各字姓宗親會代表一同參與。與“開龕門”同樣,由老大公廟主任委員將鑰匙錦盒交給基隆市長,再轉交給主普宗親會主任委員,在登記簿上登錄關龕門的時辰與姓名,隨即關上龕門,結束整個農曆七月的中元祭典。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