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正區

  時間:2008-01-24 13:08    來源:台灣網     
 
 

 

  特色:


  1.該區地形狹長濱臨海洋,山坡地多,平地面積狹小,冬季季風期長,降雨時間長。
  2.和平島在該區北面,僅一水相隔,與基隆嶼遙相對峙,扼基隆港咽喉。
  3.該區北面面臨太平洋,並包括有和平島、彭佳嶼、基隆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島嶼,自然地理景觀豐富。
  4.東北面八斗子與北縣瑞芳鎮接壤,濱海公路以該區為起點,為通往宜蘭要道。
  5.地形狹長多山,山巒重疊,綠蔭青蔥,如旭丘、新山、草山、牛稠嶺等。
  6.該區有和平島公園、皇帝殿、通盤嶼、八斗子公園、忘憂谷等自然地理景觀地區。

  位置: 
 

  該區地勢狹長多山,居基隆港東面,背山面海,西沿基隆港接仁愛區,東傍丘陵地帶與臺北縣瑞濱裏交界。北面為和平島,與基隆嶼遙相對峙,古稱雞籠山,屏障基隆港,因時代的更疊,逐漸由生態觀光取代冷硬的軍事角色。極東北有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三島鼎足而立,島上自然景觀豐富。

  主要産業: 
 

  1.基隆港客運碼頭、貨櫃碼頭、軍用碼頭均在該區內,不但是海運要區,居民職業也多從事與此相關的職業。


  2.該區濱臨海洋,多漁港,有正濱、八斗子兩大漁港,為北部漁業中心,其他如:和平島、碧砂、長潭、望海巷等漁港,居民大都以漁業為主。該區兼具商港與漁港,重要商業為進出口業與漁業有關的供應業,以魚貨市場、魚品加工業為主,漁業繁盛。


  3.商業金融區集中在市區哨船頭附近,計有:臺灣銀行基隆分行、土地銀行基隆分行、基隆第二信用合作社港東分社、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總社、中華商業銀行等。


  4.該區重要工業結含臺灣國際造船公司以修造船業為主,及其他許多漁船修造廠等,為修、造船工業。


  5.中正路沿線與八斗子附近聚集許多釣具、魚餌商家,為該區特有的商業文化。

  主要交通:

 

  1.該區主要聯絡道路為中正路接中山高速公路通往臺北與其他行政區;北寧路接濱海公路通往臺北縣、宜蘭等地。


  2.區內主要道路為信一、二、三、四、五、六、義一、二、三、中船、正豐、豐稔、祥豐、和一、二、平一、二、正濱、調和、八斗等路街為鄰里道路,均與中正路、北寧路連接。


  3.東海街由中正路歧出東岸碼頭,為專用道路。

  教育文化:

 

  1.基隆市政府位於該區內,為基隆市行政中心;基隆市文化中心亦在該區內,為文化、藝術、表演活動的重要場所。


  2.該區現有小學五所,為中正、正濱、忠孝、和平、八斗小學;初級中學三所,為中正、正濱、八斗初中。


  3.該區現有高級中學二所,計有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私立二信高級中學;大專院校一所——臺灣海洋大學,為學術、研究、科技文化發展地區。


  4.該區有臺當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産試驗所,為養殖漁業、漁業資訊、海洋生態,科技發展重鎮。


  5.該區有二沙灣炮臺(海門天險)、法國公墓等文化古跡遺址。

  古跡與風景區:

 

  1.基隆二沙灣炮臺(海門天險)

 

  二沙灣炮臺曆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及乙末割臺之役,城門朝西南,為一中國式城門,以石塊作丁順砌,入口為拱門,門上題有“海門天險”四字,依現況推測拱門上原可能有城樓,但現已倒塌不存,僅留城門完整如初。城門兩翼為城垣,上築雉堞,並設射口。


  進門後為一大平臺,左右仍存許多墻基,推測應為當年的營舍遺址。上大石階後,分成兩個炮合區,皆朝北、監控港口方向。依現況遺跡,可見有三個炮座,當年應具備至少三尊大炮,依子墻厚度及高度,亦可知用炮應為西式,炮盤地面仍有半圓軌跡。在炮座旁邊,仍保存貯彈藥室,悉以石墻砌成,上臺平頂。


  二沙灣炮臺近年經過修復,已可窺見當時原貌,登臨炮臺,氣象萬千,基隆港口及市區盡入眼底,深富歷史價值。現存部份建築,如城門、營舍墻基、大階梯、炮座、子墻及貯彈藥室,值得參觀。這座深含歷史意義的炮臺被指定為第一級古跡。

  2.和平島公園

 

  原名為社寮島的和平島位於臺灣北部的最北端,與臺灣本島相接而成所謂的“陸連島”,早年由於荷蘭人在此聚整合為社寮,故名為社寮島;光復之後改名為和平島,不僅具幽谷之勝,亦是潛水及海釣的絕佳場地。


  和平島經年受到東北季風的吹襲和浪蝕、雨淋,島上多處出現風外岩石和海蝕地形,成為一處景致天成的奇岩怪石景觀,其中如藫狀石、千迭敷、豆腐岩、蕃字洞、海蝕平臺等皆廣為知名。


  和平島上豐富多變的地形,常令遊客留連忘返,基隆市政府更將此地加以規劃整建成為海濱公園,設有海水游泳池、行走步道、遊客服務中心、餐飲服務等,遊客至此除欣賞怪石嶙崎的風化地形外,也可從事游泳、戲水等活動。

  3.潮境公園

 

  基隆市長潭裏的潮境公園以前是垃圾掩埋場,在科技博物館興建後,如今是綠草如茵之地。
  順著濱海公路經過八斗子不遠即可抵達,此處可以遠眺若隱若現的基隆山、九份、山海一線的美景,更可欣賞浪潮波濤洶湧的景象,還能在一旁潮間帶的小沙灘戲水抓小魚、螃蟹,海底的珊瑚美景,常讓潛水人員驚艷,可説是海底的秘密花園,黃昏在木棧步道上散步,或是晚上欣賞九份夜景,又是另一番風景。

  4.碧砂漁港

  碧砂漁港為著名的觀光漁市,每逢假日吸引大批遊客前往嘗鮮,港內兩棟主要長形建築物,分別是漁市場和飲食街。漁市場內匯集了數十家生鮮海産店,販賣各式各樣新鮮漁貨,為了服務遊客,旁邊的飲食街除可在店內點菜外,也可將漁市場選購的之海産交給店家代為料理。這裡同時也是藍色公路的遊艇碼頭,來客大啖美食之餘,也可在此遊賞碼頭風情,更可搭乘觀光娛樂漁船遊賞基隆嶼及海天景致,港區另辟出一片寬闊綠地,因港邊風大,成為放風箏的熱門地點。

  5.八斗子公園

  八斗子背倚深澳山北麓,三面臨海,自然地理位置優越,是一處條件良好的漁港。除山光水景外,每到黃昏時刻,漁船羅列,在夕陽的余暉下,景致旖旎,是基隆著名八景之一“八斗夕照”。沿著步道而行可至望幽谷,登臨可遠眺藍天碧海,遇天清氣爽時,不遠的基隆嶼及九份美景更可一覽無遺,迎著徐徐的海風,聽濤、觀景,別有一番浪漫情懷。

  6.原住民會館

 

  會館蒐集陳列的原住民文物共有15族,其中包括臺灣最早原住民凱達格蘭族、阿美族的織布機、室內火塘、達悟族的獨木舟及泰雅族的穀倉等,以及各族平日或早期使用的農漁獵器具、占卜用具、木雕、竹藤編藝及陶藝、服裝配飾等,極具可看性。同時啟用的基隆市原住民文化廣場,位於文化會館後方坡地,廣場上設有瞭望臺可眺望基隆港與基隆嶼,並建有石板屋、人行木棧道、木雕文物展示廊、還有充滿原住民文化的看臺座椅,及九根木製雕刻圓柱,代表臺灣原住民九族共存共榮。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