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陽明海運

  時間:2008-01-28 10:39    來源:台灣網     
 
 

 

  全稱: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TWSE: 2609)
  成立時間:1972年12月28日
  總部地點:臺灣基隆市七堵區明德一路271號
  郵政編號:206-46
  電話號碼:+886 2 2455-9988
  重要人物:董事長黃望修(兼任總經理)
  産業:近洋、遠洋航運業
  子公司:駿明交通運輸、好好國際物流、鴻明船舶貨運裝卸承攬、慶明投資、光明海運
  網站:www.yml.com.tw
  備註:1995年合併母公司“輪船招商局”

  陽明海運,全稱為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2年12月28日,是臺灣最大的海運公司之一。前身可追溯至1873年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之所以以“陽明”為名,是取“陽明”二字所具有的“日”、“太陽”、“光明”的含義與紀念中國哲學家王陽明,並有奉行王陽明“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思想的寓意。

  輪船招商局是直隸總督李鴻章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令朱其昂于上海設立輪船招商公局後,1873年1月14日正式成立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個海運業,由政府出錢買船交給民間經營。當時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洋務由總理衙門辦理。同時"官船民營"的角色也讓招商局在經營時更加自由靈活。

  1877年1月2日招商局簽約,2月17日收購了美商旗昌輪船公司全部輪船,棧房與碼頭等。後來中法戰爭,庚子事變時,招商局都曾再把所屬輪船假賣回給旗昌公司以避免被敵國查封,事過後又再買回,所以旗昌公司成為招商局的護身符。


  1909年招商局奉旨歸郵傳部管轄,1927年11月國民政府公佈直隸于交通部。1929年中央黨部決議將招商局脫離交通部管轄改隸國民政府。1933年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將商辦招商局收歸國營,改名為“國營招商局”,隸屬交通部。1938年8月改組為“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

  1949年輪船招商局隨國民黨當局遷至臺灣,1995年3月輪船招商局併入陽明海運公司。

  截至2006年12月底止,陽明海運擁有94 艘營運船舶,承運能量高達400萬載重噸,年營運貨櫃量達240萬餘TEU,船隊包括貨櫃船、散裝船、及代營巨型油輪。陽明海運自成立以來,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海運公司,平均船齡更為全球最年輕的公司之一。

  陽明海運于1996年8月獲得臺灣品質優良案例獎,再陸續通過ISM CODE國際船舶安全管理認證、ISPS CODE國際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全章程認證、ISO 9001國際品質認證、ISO14001國際環保認證及OHSAS 18001職業安全衛生認,並透過與日本K-Line、大陸COSCO、韓國Hanjin及其他知名船公司的聯營合作,擴張綿密的服務範圍,持續努力加強服務顧客,積極提高營運績效。

  陽明海運總公司設立於臺灣省基隆市,並於臺灣北部的臺北市、基隆,中部的臺中及南部的高雄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同時陽明海運公司在世界各重要地區均設有代理行,提供強實有力的全球性海運服務。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