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2007年基隆市長補選

  時間:2008-01-28 10:34    來源:台灣網     
 
 


  2007年基隆市長補選(全稱“臺灣省基隆市第十五屆市長出缺補選”),為原任第15屆市長許財利於2007年2月19日猝逝後,所進行的市長選舉,于2007年5月12日投票、開票。共有5位候選人參加這次競選,最後由中國國民黨籍的張通榮勝出。

  候選人與競選過程


  張通賢
  張通賢是一位貨櫃車駕駛員,參與工人運動將近20年,2000年擔任臺北縣聯結車駕駛員職業工會常務理事至今,是本次選舉中唯一勞工出身的候選人,由“基隆市自主公民火大聯盟”推薦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其競選總部設于基隆市七堵區百三街(選舉結束後已撤銷),競選口號是“工人市長,突破藍綠”,以“嗆‘中央’、討港口、要稅金”作為政見。王拓之子王醒之是張通賢競選總部的總幹事。開票結果,張通賢得票率不足,其登記參選時繳交的保證金(新台幣20萬元)被沒收。

  劉文雄
  劉文雄為親民黨籍“立法委員”,在泛藍陣營(國民黨、親民黨)內部整合失敗後,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張通榮
  張通榮原為基隆市議會議長,補選時已連任六屆基隆市議員。張通榮在泛藍內部的民調中勝出,原本將代表泛藍參選,但在同為泛藍的劉文雄不服民調結果、與親民黨整合失敗的情形之下,仍由國民黨提名參選。

  張潮鐘
  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施世明
  代表民進黨參選的基隆市議員施世明,在2007年3月21日上午登記參選,以“高雄經驗,基隆實現”為競選口號。施世明登記參選時,民進黨兩名中常委(陳勝宏、黃慶林)、民進黨基隆市黨部主任委員遊祥惠、四位民進黨籍基隆市議員(遊祥耀、張錦煌、陳東財、蔡適應)、臺灣團結聯盟執行長洪森永到場陪同,營造“泛綠大團結”氣勢。之後,民進黨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遊錫堃等人親自來基隆助選,並以民進黨在“中央”的執政優勢來爭取選民認同。但即使如此,開票結果顯示,與張通賢、張潮鐘一樣,施世明的得票率不足,其登記參選時繳交的保證金也被沒收。

  選舉結果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數  

 

1

張通賢

1105

 

2

劉文雄

33,956

 

3

中國國民黨

張通榮

56,115

當選

4

張潮鐘

206

 

5

民主進步黨

施世明

26,908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