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基隆當地特色

  時間:2008-01-28 11:16    來源:全遊網     
 
 

 

  基隆的諺語

  基隆的諺語,不但有趣,還帶有濃厚的基隆人文特徵。聽基隆人講諺語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基隆的特點。如,“雞籠無城,食飽著行”。意思就是説基隆沒有建城,吃飽了就可以走了。因為基隆的就業機會很多,但因沒有建城,也就是沒有多餘的房子,很多人在基隆工作賺了錢就走。許多人就搬到臺北,不願意留在基隆,有撈錢就走人的意思。“基隆天,雨傘倚門邊”。這是因為,基隆地靠大海,迎風面又無高山屏障,每到刮颱風、多雨的氣候,晾曬的衣物二、三天都幹不了。老百姓整年傘不離身,回到家就放在門邊;小孩們用笨重的油紙傘覺得累贅,乾脆光腳跑步躲雨,所以基隆人很少有穿襪子的習慣;冬天則穿著短褲上學,一則天氣不太冷,二則衣物短小濕了好晾。這句諺語除了説明基隆多雨的氣候,也在提醒外地人來基隆帶把傘有備無患。“基隆人,會鑽雨縫”。意思是説基隆人適應多雨的天氣,鑽雨縫其實就是説基隆人能夠利用大雨的間歇避雨跑路。我小的時候就知道看天觀雨,遇到陣雨的間歇,為了不被淋濕就馬上跑掉。現在諺語的意思又有了為預防感冒,而努力向前走的含意。 基隆背山面海,深具戰略位置。由於基隆的地理位置正好扼守著北臺灣的第一線,所以每每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硝煙遠去,這裡也留下很多的炮臺遺跡。二沙灣炮臺是1841年鴉片戰爭時建在海岸邊的。十六、十七世紀,西班牙、荷蘭人佔領基隆並將這裡做為向亞洲移民的新據點。早期從各處來到基隆的人們,其中也包括了霸佔臺灣50年的日本,將他們特有的風俗民情也帶入基隆,經過後來的融合,讓基隆呈現出多樣的人文風貌。

  基隆名字的由來

  基隆古名雞籠,一説因基隆山象雞籠形狀而得名,又一説認為該地以前為高山族凱達喀蘭人住地,“雞籠”是“凱達喀蘭”的閩南方言譯音。明末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張燮著的《東西洋考》裏,就有雞籠社、雞籠港、雞籠城、大雞籠街等記載。表光緒元年(1875年)設基隆廳時,才把雞籠改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穿耳

  在高山族男女青年中還有穿耳的習慣,如今只有女子穿耳,男子就很少了。穿耳的目的如同漢人的一樣,為了戴耳環。但高山族人穿耳不僅在耳垂上穿孔,而且還要在耳輪上穿孔。懸挂的裝飾物不是金、銀而是竹管、貝殼和鋁盤,竹管上有精細的雕刻,在竹管的一端用絲線穿一串琉璃珠,並結紮在頭髮上。有的耳飾是大木環,因為太重,常常把耳朵下部撕裂。

 
  平埔人為了擴大耳孔,就不斷加大竹節,以至於耳大垂肩,這卻成了平埔人心目中的美男子。黃叔(王加敬)在《臺灣使槎錄》中記:“番幾大耳是奇觀,少小都將兩耳鑽;截竹塞輪輪漸大,如錢如碗復如盤。”


  各族群都以大耳飾為榮,海螺、銅錫盤、文貝都成了裝飾品,有的女子甚至在耳朵上穿了八九個孔。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