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成長分析
嘉義縣人口近年受到嘉義都會化及交通、文教建設投入的影響,已有回升的趨勢。
嘉義生活圈人口的分佈係以嘉義市為主中心,朴子市為次中心的形態聚集分佈。
嘉義縣未來人口的發展有賴重大産業建設的投入。
經濟及産業發展
(一)一級産業
越瓜、香瓜、葡萄柚、高粱的産量為全臺第一。漁業養殖産量極高為全省第二。沿海漁村漁業資源豐富,可支援休閒及觀光發展。沿海區域在東石鄉網寮、白水湖及其鄰近臺鹽廢灘地,以及布袋好美裏漁港腹地等,並不適於養殖漁業生産,但該區域仍極具農漁村特色、鹽田風光等,因此可連貫整合地方特色朝觀光、休閒、遊憩、海釣等各方向規劃發展。
(二)二級産業
營造業發展日益蓬勃,平均每年成長45,2%
食品、木竹、傢具及裝設品製造業為嘉義縣主要製造業。
化學材料、非金屬礦物、金屬、機械製造、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運輸工具、精密器材等製造業極具發展潛力。
(三)三級産業
社會團體及個人服務業為該縣三級産業的主體,但産值以商業為最多。
金融保險及工商服務業發展快速。
該縣工商業家數較少於其他縣市。
區域空間發展
都市計劃用地面積
嘉義縣的兩個生活圈:嘉義次生活圈及朴子次生活圈,前者都市計劃區面積佔總面積之比例為8.92%,而朴子次生活圈則為5.17%。
(1)住宅區
一般而言,縣內各地區住宅發展率多小于1,顯示現況密度皆小于計劃密度,然而,其中亦不乏發展過於集中者,如民雄、中埔、中侖風景區、吳鳳廟、竹崎、梅山、曾文水庫、阿里山等。
(2)商業區
全縣商業區面積共121.02公頃,所佔比率僅0.78%,而各都市計劃區該比率多介於0.7%至2.0%之間,以義竹(5.38公頃,佔3.33%)為比率最高者,另外,嘉義縣治、大林、梅山、朴子、布袋等地區比率較高,而其主要型態則為地方、市鎮中心所有的一般零售業。比率小于0.7%者多為特定區計劃,如嘉義交流道特定區計劃、中侖風景特定區計劃、仁義潭風景特定區計劃及曾文水庫特定區計劃等。
(3)工業區
工業區用地分配,就都市計劃劃定面積而言,以民雄(頭橋)259.25公頃為最大,且比率也最高,該地區被規劃為工業區居住型都市,目前嘉義縣的工業區亦多集中於此。大部分工業區的工業使用率不滿25﹪,沒有進行工業使用的地區多數仍為農地。
(4)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用地全縣平均水準為28.71%,而嘉義次生活圈比率(30.22﹪)則明顯高於朴子次生活圈(18.52﹪),主要原因在於曾文水庫特定區的公共設施用地面積佔了全縣二分之一以上。
次生活圈與各鄉鎮市發展重點方向
(一)嘉義次生活圈
包括太保市、大林鎮、溪口鄉、新港鄉、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大埔鄉、竹崎鄉、番路鄉、梅山鄉、阿里山鄉。嘉義次生活圈中心都市嘉義市為南部區域的次區域中心,未來發展以技術型産業及觀光業為主,與其周圍鄉鎮形成一“生産及居住”環境發展區。而位於嘉義次生活圈的玉山公園、阿里山、瑞裏、太平等風景區構成的阿里山系統,則形成“遊憩及自然保育”發展區。配合高速公路、省道等道路設施,以及新港、民雄工業區,發展一連接雲林縣及臺南縣工業區的工業發展帶,使這些鄉鎮市連同嘉義市成為嘉義地區工商業發展區域。
太保市:太保市短期內將加強各項重大基礎與生活建設,並結合縣治、醫療專用區、高鐵特定區及馬稠後工業區的發展,以積極扮演嘉義縣再發展過程中主要成長中心的角色,中長期則進一步發展成為大嘉義都會區雙核心之一。
大林鎮:現有交通網及未來南北第二高速公路的興辟,使該鎮具備東有梅山、西有大林二處交流道的優勢條件;另配合南華管理學院、民雄鄉中正大學、毗鄰雲林技術學院等大學院校的學術資源,發展出研發及科技生産並重的科技工業園區;並利用慈濟醫院的設立提供高品質醫療設施服務,解決雲嘉地區醫療資源的缺乏。未來該鎮的發展策略應為“以優厚的交通條件,慈濟醫院、大埔美工業區、南華管理學院的設置,再發展為一提供醫療與高科技雙重功能的新興地區”。
溪口鄉:該鄉未來的發展策略應是“發展精緻農業,以特有的宗教資源,塑造嘉義新地標,使該鄉成為一花卉、宗教觀光之鄉”。該鄉開元殿的鄭成功大神像、歷史悠久並搭配精細雕飾的天臺殿,加上現有北極殿等廟宇,與維持既有水稻生産,配合花卉、圓藺草、洋香瓜等精緻農業的推廣,設置農産品專業生産區,以提升農業生産技術水準與提高農産品附加價值,並連結未來高速公路大林交流道可直通溪口鄉的交通便利條件,辟建該鄉成為深具特色的花卉、宗教觀光地帶。
新港鄉:新港鄉目前有花卉專業區、蔬菜專業區及許多宗教據點等特色,除了持續推動精緻農業外,並應強力結合該鄉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特色,發展成為嘉義縣的宗教觀光鄉。新港鄉未來的發展策略為“發展精緻農業,以特有的宗教資源,塑造新港新氣象,使該鄉成為-文化、宗教觀光之鄉”。未來應結合該鄉民俗文化、宗教區、花卉專業區及蔬菜專業區等特色,設置新港導覽博物館、規劃宗教觀光網、于板頭小區及中洋小區推動小區總體營造、于侖子及月眉潭聚落設置農村中心、設置小區學院及規劃小火車旅程等計劃。
民雄鄉:該鄉機能以工業為主,未來除了持續發展工業機能外,擬利用豐富的教育資源,短中期協調中正大學于校園內或週邊地區設置小型科學園區,規劃發展中正研究學園;長期則整合大林鎮南華管理學院及大埔美工業區等,構成一完整科技發展核心帶,以帶動該鄉及大嘉義都會區未來的發展。故民雄鄉未來的發展重心為“運用高等文教資源及工業區位發展優勢,塑造為大嘉義都會區科技發展製造核心區”。
水上鄉:位於嘉義縣心臟地區,聯外交通十分便利。未來發展方向為短期先積極推動水上機場的擴建計劃,提升至區域性機場層次,奠定發展客運中心的基礎,中長期與嘉義市、太保市、民雄鄉整合發展為嘉義都會區域成長中心。故擬開闢多功能航空小區,引導、帶動水上鄉朝向中南部區域的高科技航空小區,成為大嘉義都會圈邁入區域空運領域的發展重心,晉陞為雲嘉南空運中心。
中埔鄉:鄰近嘉義市,目前交通稱便,未來更有重大交通建設的投入,加上觀光資源豐富,並即將設置玉山大學,因此宜朝“藉由地緣及交通優勢發展成為物流及觀光住宿轉運中心;整合嘉義農專等農業學術研究資源,發展農業科技中心,塑造宜人的住宅環境,成為嘉義地區的高級住宅新市鎮”等方向發展。
阿里山、梅山、竹崎、番路、大埔等鄉鎮:配合自然環境景觀,積極發展觀光遊憩。並利用天然優厚條件,設置休閒農業、觀光果園、富麗農莊等休閒設施,創造無污染的生活空間。
大埔鄉:因屬曾文水庫與南化水庫的水源保護區範圍內,造成該鄉在土地使用上受到限制;且又無發展農、工業的優良條件,故未來以發展觀光業為主,配合鄉內自然景觀原始林、臺三瀑布群、至大埔風景區、曾文水庫、嘉義農場等風景據點,及未來大埔風景區、曾文水庫特定區的整體規劃、侖頂森林遊樂區的開發、臺三線景觀道路規劃設計等,連成一整體的觀光區,以吸引都會區平日勞累的民眾,提供遊客遠離塵囂的好去處。因此,未來該鄉的發展策略為“利用鄉內得天獨厚的山水景觀與豐富的生態資源,發展該鄉為一世外桃源的山水休閒渡假中心”,並朝國際化邁進。
竹崎鄉:隨島內外觀光旅遊休閒時間的增加,及受阿里山世界級的景觀吸引,體驗森林鐵路遊程的需求日益增強。因此,計劃將竹崎鄉在觀光方面定位為重塑高山森林鐵路轉運中心,帶動週遭觀光點發展;在自然條件上,竹崎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為農業生産最佳環境,且在有機農業的推廣方面成效卓著,將來更應推動該鄉的休閒農業、精緻農業及産地加工、銷售等各種農業經營管道,發展為嘉義縣山區的農産集散中心。
番路鄉:境內有供應大嘉義都會地區水源的仁義潭水庫,三級古跡宗教勝地的半天岩紫雲寺及高品質的高山茶、柿子等經濟作物,皆為其特色。將來除了持續基本公共設施興建、農業生産環境改善、加強自然環境保育外,並應強力結合在居住、觀光等各方面資源,憑藉各項優勢,發展休閒渡假及高級住宅區,並成為嘉義縣的都市觀光、休閒農林業發展區。
梅山鄉:主要以初級産業為主,在土地使用受到限制下,梅山鄉在未來的發展,除了以初級産業為發展主軸外,配合未來趨勢發展朝向無污染的精緻農業發展為主。該鄉是山嶽區多於平地的鄉鎮,其觀光資源豐富,地理景觀特殊,主要以自然資源為主,風景區內自然景觀資源豐富且多變,因此,未來在觀光遊憩上,加速瑞裏風景區發展,以配合未來觀光遊憩的需求。在文化方面保存民俗文化,發揚民俗技藝,興建小區文物室及鄉史館,配合梅山鄉目前正在推動的“小區總體營造計劃”,重新發掘、推展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將觀光與文化結合,發展文化觀光。
阿里山鄉:位於嘉義縣東邊的山嶽區,是嘉義縣擁有自然資源最豐富的鄉鎮。利用得天獨厚的觀光資源,將原住民文化與觀光遊憩結合,發展阿里山休閒渡假村,並建立區域意向,提供高品質享受的觀光遊憩體驗。阿里山鄉未來應朝向高品質的觀光遊憩發展。該鄉受到地形地勢與氣候的影響,在不受水質水源限制下,以設立專業區方式發展經濟産業,朝向無污染的高經濟産業發展。
(二)朴子次生活圈
朴子次生活圈原以一級産業為主,未來配合工業區的設置使其中心市鎮及周圍鄉鎮成為“生産及居住”發展區。並配合東石、好美寮規劃濱海遊憩區,及布袋鹽田風光等,構成“遊憩與自然保育”發展區。
1.六腳、鹿草、朴子等鄉鎮市:配合太保市新縣治的開發,發展成為縣治發展的腹地,短期以供應縣治發展所需資源為主,長期則與太保市發展合為一體,並促使太保市成為嘉義生活圈內除嘉義市之外的另一都市核心。
朴子市:朴子市在生活圈的劃分上屬朴子次生活圈,為朴子次生活圈的核心,且與太保市同為縣治所在。未來在縣府積極規劃與爭取布袋商港、東石-嘉義快速道路、馬稠後工業區、高鐵的興建等重大建設的情況下,應加速再發展,並與太保市、鹿草鄉共構為嘉義縣的成長中心,再度扮演帶動周邊腹地發展的角色。短期將以改善基礎生活環境設施,如重塑商店街形象與改善小區環境,推動形象商店街計劃,改善商業經營環境;鼓勵小區總體營造,形塑朴子文化特色等,積極扮演朴子次生活圈地方中心的角色;中長期則規劃區域性金融中心發展計劃、工商綜合區等,進一步吸納重大建設發展的成效,帶動地區整體發展,重構地區工商中心的地位。
六腳鄉:未來應朝向農業轉型發展,並依其條件開發為朴子、太保、北港等地區週邊休閒、住宅專區。設立農村工商綜合區,則可增進都市計劃區與鄉村聚落間的聯繫,帶動觀光、産業發展。另擬拓寬縣道157、166及省道臺十九,並妥善應用臺糖運蔗鐵道,發展觀光小火車;開闢朴子溪、北港溪河川高地為河濱公園;結合古跡與觀光遊憩,發展王得祿墓園為農村休閒旅遊區,以增加古跡的遊憩價值,並提供鄉民一處休閒去處,帶來地方的繁榮。
鹿草鄉:在生活圈劃分上屬朴子生活圈,現仍處所謂“農村集居中心”的地位。短期重要建設擬興辟馬稠後工業區,將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中長期計劃配合工業區、高鐵站、行政特區及醫療專用區等重大建設,鼓勵民間以開發許可制方式,在北部規劃興辟高品質住宅小區,引進智慧型都市計劃的經驗,進行智慧型小區規劃,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吸引科技、醫護人才常駐,逐漸導引朝向科技城鎮長期發展。
2.布袋、東石、義竹等沿海鄉鎮:發展濱海觀光事業,充分利用其漁業資源;並配合布袋商港的開發,使成為商港使用腹地,進一步以觀光吸引貿易,以貿易創造觀光,成為觀光與商業共存的地區。
義竹鄉:海洋資源觀光博物館的規劃設置為觀光休閒漁業帶來新的契機。除了海洋資源觀光博物館提供教育及文化的知識外,預定設置一所綜合高中,以提升地區教育水準,培育優秀人才。此外積極充實鄉立圖書館藏書、推廣小區總體營造發展、設置鄉立託兒所推展親子教育等,提高藝文氣息,帶動文化潮流。未來更可配合布袋“次區域海運中心”及朴子“次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發展,提供相容性的功能服務,發展成為濱海地區的“文教休閒中心”。
布袋鎮:蘊涵獨特天然資源,以鹽田風光聞名全省。布袋商港的開發將對經濟活動逐漸沒落的布袋鎮帶來新的希望,而配合商港發展,擬設置經貿園區、商店街組織、西濱快速道路等計劃,加速地區經濟産業發展,未來更可帶領布袋鎮朝向“次區域海運中心”發展。昔日“小上海”的盛況,期望在商港開發及附屬設施設置後,恢復比原來更繁榮的風貌。
東石鄉:為全省重要養殖地區,中長期則配合地區産業轉型及漁塭評估結果,發展為一個“有漁的都市”,根據都市發展需要,將土地逐漸轉換為都市用地,但仍持續保留部分適合養殖的漁塭,並將其融入整個都市規劃中,形成一個非常具特色的城市。而未來發展方向應因應白水湖遊憩區、船仔頭小區等觀光資源,以及東石鄰近地區土地開發、鰲鼓工業區等計劃,配合布袋商港、雲林離島工業區發展以及便捷的西濱快速道路、東西向快速道路等交通網路,發展東石鄉為嘉義縣“濱海遊憩及物料轉運生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