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臺北1月14日電記者連錦添、陳曉鐘報道:臺灣當局領導人13日在出席“臺灣人公共事務會”的會議時稱,他已批準在護照上加注“臺灣”字樣,此舉引起島內許多人士的強烈批評。
臺“外交部長”田弘茂今天辯稱,護照加注只是技術問題。對此,臺灣政壇人士紛紛提出質疑。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天出席一項活動時表示,如果是定位在行政層次的事情,不必由臺灣最高層出面作宣示,而技術問題只要“外交部”的科長出面處理就行了。
島內輿論注意到當局宣布此決定的場合。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說,“臺灣人公共事務會”是一個長期推動“臺灣獨立”的民間團體,當局領導人參加其年會並在會上宣布“加注”決定,明言作為“賀禮”,背後的政治動機值得注意。
國民黨主席連戰今天接受媒體訪問時,呼吁民眾要認清,“有些人口口聲聲愛臺灣,常常以臺灣民眾的代言人自居,但他們的言行常常會導致害臺灣的結局”。國民黨文傳會副主任委員郭素春認為,沒有任何護照會把地區名稱放在封面上。當局此舉顯示想要逐步把臺灣帶向“獨立”。這種做法不當且危險。臺“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李正宗說,現在臺灣是需要營造和諧氣氛、打拼經濟的時候,當局卻制造統獨問題加深對立,這是不智之舉。
新黨“立委”馮滬祥形容當局此舉猶如“溫水煮青蛙”,想不知不覺中把臺灣引向“獨立”。他認為,從不久前“新聞局”局徽去掉中國大陸地圖,到護照加注,顯示臺灣當局領導人正迫不及待地要走向“臺獨”。如此故意挑釁,恐將衝擊兩岸關係。
臺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強烈批評當局此舉“混淆是非”,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陰謀。當局不敢宣布“臺獨”,卻天天在搞“臺獨”。說護照加注是“為了出國方便”,這只是一個借口,目的在于欺騙大眾。
臺北市文化工作者余可凡向報紙投書寫道,拼經濟、搞民生、重安定是現今臺灣的當務之急,唯有如此,臺灣才能生存發展。當局做這些“去中國化”的敏感動作,必將帶來無盡的紛擾與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