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當局為了達到“臺獨”的目的,不放過任何可以凸顯其“國際獨立”地位的機會,甚至在某些細枝末節上也大玩花樣,近來有關“護照”改名一事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兩項為臺灣“正名”的計劃
據島內媒體報道,最近去日本活動的前民進黨主席、臺灣“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在與東京臺僑會談時透露,臺灣當局決策階層已經指示“外交部”將“中華民國護照”的英譯名稱“RepublicofChina”改為“Taiwan”,另外還將目前所有臺灣在外的“臺北駐某某代表處”的名稱一律改成“臺灣駐某某代表處”,以提升所謂的“國際間對臺灣的認知”。
具體而言,現行臺灣“護照”上中文名為“中華民國”,英文則為“RepublicofChina”,未來“中華民國”四個中文字仍然保留,下面的“RepublicofChina”將只以“Taiwan”來表示。其理由是所謂外國移民局官員只看英文,而“RepublicofChina”有時會被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些移民官知道它指的是哪一個“國家”,如果英文用“Taiwan”就可避免這種情況。另外,目前臺灣在全球92個國家設立了129個官方駐外機構,其中除在29個“邦交國”設立的“大使館”、“公使館”和“總領事館”外,還在其他63個“無邦交國”設立了97個“代表處”,這些“代表處”絕大部分都以“臺北駐某某代表處”稱呼。姚嘉文聲稱,明明是代表臺灣的機構,偏偏不用“臺灣”而要用“臺北”,是“自我矮化的做法”。他說,“如果臺灣在日本有臺北駐日代表處,那也應該有高雄駐日代表處。這樣的話,臺灣就會越來越像中國的一部分”。姚嘉文還透露,當局高層正以“限期辦理”的形式,指示“外交部”積極完成這兩項為臺灣“正名”的任務。
臺灣當局欲蓋彌彰
對于姚嘉文透露的消息,臺灣當局先是矢口否認。5月14日,臺灣“外交部”發言人張小月稱沒有改變“護照”英譯名的計劃,也沒聽說要將駐外“代表處”的名稱改為“臺灣駐某某代表處”。豈料兩日之後,又是這位發言人跳出來說,“外交部”可以考慮是否變更“護照”上的英譯名稱。
據證實,這一計劃的幕後黑手正是陳水扁,他確實已指示“外交部長”田弘茂“就此問題加以研究”。17日,臺灣“外交部”還特意公布一項“調查稱,下屬的駐外機構已有27個表示支持,3個表示反對,另有18個沒有意見,由此得出“絕大多數駐外機構表示支持”的結論。在近日召開的臺灣“全球僑務會議”上,“臺獨”分子的一個重要動議就是要求當局全面為臺灣“正名”,聲稱未來要以“臺灣”之名對外交往,甚至連臺灣海軍艦艇命名也要放棄用大陸地名和人名的辦法,改用臺灣地名和人名。據了解,目前臺灣“外交部”正在加強“護照”防偽措施,明年可能換發新的改版“護照”,屆時可能趁機將名稱問題夾帶解決。
只做不說的“兩國論”
此次“護照”改名表明臺灣當局“臺獨”之心不死,只是採取了更為低調的方法,即在“臺獨”問題上“只做不說”。
近日,“前陸委會主委”蘇起披露,去年他下臺前,當時內定出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就親口告訴他,“今後‘兩國論’不會提了,但會繼續做”。從民進黨當局這一年的大陸政策來看,完全是“兩國論”的延伸,劇本、導演、若幹主要演員都沒有改變,在政策執行上也是“照定單出貨”。看來,我們今後不僅要反對明目張膽的“兩國論”,還要密切關注“臺獨”暗流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