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專家:應警惕陳水扁“臺獨”冒險 帶來危險後果
 
 
  來源:      日期:2004-02-03 08:20

    中新網2月2日電 最新一期的《瞭望新聞週刊》採訪了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主任、臺灣海峽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羅援,羅援在就臺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拋出的“320公投”題目進行剖析指出,這給兩岸關係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隨著事態的發展可能還將帶來更危險的後果。

  羅援指出,陳水扁拋出了“320公投”題目,這是對祖國大陸的公然挑釁。它將挑釁和破壞兩岸關係的公投確定化了,表明陳水扁死心塌地要沿著公投的道路走向“臺獨”。這給兩岸關係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且,隨著事態的發展可能還將帶來更危險的後果。

  針對陳水扁的“320公投”的兩個題目:第一個問題是威脅大陸,不撤彈就購武;第二個問題是所謂“建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羅援對此分析指出,陳水扁在“公投”選項上費盡心機,一硬一軟,可謂機關算盡,但明眼人一看即明,一旦大陸方面默認了陳水扁的所謂“和平公投”,就等於認同了“公投”的合法化,“臺獨”分子勢必最終走向“臺獨公投”。

  羅援説,陳水扁不要打錯了算盤,不要把大陸方面的克制和忍耐誤判為是軟弱可欺,無可奈何;更不要把大陸方面逼上絕路,當忍無可忍,一切和平努力都無望時,我們只能不惜一切代價來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羅援指出,從國際法的角度上看,陳水扁根本無權以“公投”的形式來決定地區的歸屬問題。因為,聯合國規定的“自決原則”只適用於殖民地國家脫離殖民統治時,或者是歷史上主權地位不明的地區,臺灣顯然不適用於這一原則;就算從臺灣所謂的“立法院”通過的“公投法”來看,陳水扁也無權啟動“防衛性公投”,因為臺灣並沒有受到直接的外來威脅。由此看來,現在的問題並不是陳水扁投什麼不投什麼的問題,而是他根本就沒有資格策動“公投”。

  對於大陸撤導彈這一“公投”題目,羅援指出,陳水扁要挾大陸撤導彈更是無稽之談。他説,眾所週知,軍事部署是一個國家主權範圍內的事務,只有中央政府才有權決定。軍事部署是國家最高當局根據國家所面臨的威脅來決定的。如果臺灣當局放棄“臺獨”主張,祖國大陸不存在臺灣被分離出去的威脅,中央政府當然會根據國防需要來調整軍事部署。但是,如果臺灣從祖國版圖中分離出去的危險性一天不減輕,中國人民解放軍就一天不能放棄軍事鬥爭準備。更何況,海峽兩岸至今並未簽署和平協議,仍然處在內戰的延續狀態,雙方仍然在武裝對峙,憑什麼要大陸方面單方面撤出導彈。當然,我們的導彈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而是針對“臺獨”勢力的。“戰”與“和”的導火索掌握在陳水扁的手裏,不是大陸方面不要和平,而是陳水扁要把兩岸關係推向戰爭。兩岸同胞應該高度警惕。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