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國際聲音
國際聲音


 

外媒評論:騎虎難下的“公投”
 
 
  來源:      日期:2004-01-15 08:19

    中新網1月14日電 美國的華文媒體——《世界日報》今日刊登署名遠山的文章,對臺灣陳水扁當局所搞的“公投”進行評論時指出,面對美日所明確表達的關注,陳水扁的處境將會每下愈況,但要陳水扁現在改口放棄“公投”也難,實乃騎虎難下。

  文章評論説,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華府時,布希總統當著中國總理的面極其嚴厲而明確地表達了對陳水扁“防衛性公投”的反對,這在美臺“關係史”上是沒有先例的,因而頗令臺灣朝野震驚。而近日,日本政府亦向臺灣表達了對“公投”問題的關切。然而,在布希甩出重話之後,與人們的估計相反,陳水扁不僅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怪怨美國執行了雙重標準,並一再重申“公投”3月20日“大選”時仍將如期付諸實施。

  文章指出,陳水扁執意如此,難道不知這樣做的嚴重後果?那當然不是。依其目前的處境,他也只有硬著頭皮撐下去,因為他深知如果在美國的壓力下放棄“公投”,那無異於提前默認“大選”的失敗。

  此外,文章也指出,民進黨執政以來政績乏善可陳,經濟下滑、失業飆升、民怨甚多,而兩岸關係亦由於民進黨的“急獨”言行而陷入低谷。那麼,陳水扁靠什麼贏得“大選”連任?雖然陳水扁“選舉”技巧高明,然而實際的招數並不多。於是只有通過“正名”、“公投”、“制憲”等“獨藥”,一方面拉攏中間選民的選票,一方面用以刺激大陸,激起大陸的打壓,進而激發臺灣民眾的悲情意識。

  文章分析指出,然而選情緊急,陳水扁也只有不顧美方的反對,執意進行“公投”。何況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而放棄精心設計的“公投”,無異於承認失敗。因而,不論老美如何反對,目前陳水扁也只能一意孤行下去。

  文章同時指出,問題是保持臺海的“不武不獨”乃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所在,它決不會容忍由於“臺獨”分子的“急獨”作為而撞擊大陸在臺海問題上的底線,進而在臺灣海峽燃起戰火,使美國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這位署名遠山的作者在文中預料,倘若陳水扁硬要堅持“大選”之日搞“公投”,那麼,美國“勢必在適當時候以適當方式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將其強壓下去。

  有論者獻策,到“大選”投票前夕,民進黨可藉口經費等問題而臨時取消“公投”,既免得老美翻臉,又保住了陳水扁的面子,或許不致對民進黨的選票造成太過嚴重的影響。

  但文章在最後指出,現在距離臺灣“大選”投票日已為時不多,面對美日所明確表達的關注,甚至將會有歐盟等的跟進,陳水扁的處境將會每下愈況,但要其現在改口放棄也難,實乃騎虎難下。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