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塵埃落定 兩岸關係踏出和平穩定發展第一步

時間:2008-03-26 13:42   來源:

  三月二十二日臺灣大選結果,馬英九、蕭萬長組成的“馬蕭配”獲得七百六十五萬八千七百二十四票,得票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四五;謝長廷、蘇貞昌組成的“長昌配”獲得五百四十四萬五千二百三十九票,得票率為百分之四十一點五五。在臺灣的四次“總統”直接選舉中,這次的當選是得票率最高的一次。馬蕭得票率接近六成,多出謝蘇二百二十多萬票,即使不説“壓倒性勝利”,至少也可以形容為“大勝”。

  臺灣將迎來巨大變革

  香港《大公報》文章指出,有一點值得一提:選舉結果宣佈後,馬在演講中向謝蘇及其支援者致意,並表示這次不是個人的勝利,也不是國民黨一黨的勝利,而是臺灣人民的勝利。同時,謝除了向馬蕭表示祝賀,又願意承擔失敗的責任,並呼籲支援者冷靜,要儘快修補選舉留下的裂痕。馬謝各自表現的風度,不但有助於兩營的和解,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也有利於開創新局面。為臺灣同胞的利益計,希望這種表現是陳水扁時代的爭鬥和藍綠分庭對立宣告結束的標誌。臺灣行將進入一個不同於由扁管治的新時代。

  未來的馬英九時代將有怎樣的一幅圖景?現時當然難以十分具體及肯定地加以描繪,但可以從馬蕭在當選後的表態中窺見一二。馬英九上任後的施政藍圖,基本上可以用他的言詞加以表述,那就是:一、政府清廉,不要貪腐;二、經濟繁榮,不要蕭條;三、政治安定,不要內鬥;四、族群和諧,不要撕裂;五、兩岸和平,不要戰爭。這可以説是一種巨大的帶有根本性的變革。

  兩岸經貿關係面臨發展新契機

  當選後,馬英九于記者會上表示,可先與大陸談“三通”問題,盡力創造便利兩岸營商環境。

  香港《大公報》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是兌現競選承諾的第一步。臺灣面臨的問題,多如牛毛,錯綜複雜,然而要搞好經濟是關鍵,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是核心。馬英九在當選後的第一時間發表他未來一些政策和主張,尤其是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政策主張,顯示了馬英九和國民黨在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視和期待,也説明臺灣未來執政者對處理兩岸關係的正確態度,和應有的智慧。

  《文匯報》社評表示,馬英九對兩岸關係的取態,可造福臺灣民眾,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互利雙贏。社評亦指出,改善兩岸關係及振興島內經濟,是馬英九就任後亟需處理的兩大問題。這兩大問題緊密相連,因為要振興島內經濟,就必須改善兩岸關係。

  臺灣工商界人士紛紛表示,兩岸經貿關係面臨開放與發展的新契機,希望馬英九上任後能儘速放開當局現行對兩岸經貿的限制,推動兩岸“三通”,爭取早日有所突破。

  未來執政者應將和平發展發在首位

  兩岸和平發展的環境需要兩岸人民共同來創造。中共十七大的政治報告,提出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倡議。在最近舉行的“兩會”期間,胡錦濤主席又強調“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目的是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途徑是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我們要繼續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繼續推動兩岸直接‘三通’進程,也要繼續努力爭取恢復和進行兩岸協商談判”。

  由此可知,兩岸和平發展是大陸對臺政策的主旋律,也是臺灣兩千三百萬同胞的利益所在,未來的執政者應當將此擺在首位,逐步實現諸如加快兩岸經貿發展,實現“三通”,促進金融合作、農業合作和開放大陸旅客赴臺旅遊等一系列有利臺灣經濟發展和民眾利益的規劃,互利互惠,實現兩岸雙贏,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馬英九當選後強調,將以最快的速度實踐選前向民眾所作的承諾。對於馬英九,臺灣民眾充滿期待,期待一個為發展經濟打拼的臺灣,期待一個迅速擺脫被邊緣化命運的臺灣,期待一個在兩岸經濟共同繁榮中的臺灣。這將是馬英九未來執政成敗的關鍵。(張弛)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