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灣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

  時間:2008-01-03 14:05    來源:台灣網     
 
 

 

高雄煉油廠地理位置

 

  長久以來,作為臺灣中油最大的生産基地,高雄煉油廠負責石油與石油化學的煉製工作,為島內經濟建設提供穩定的動力能源,並推動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

  沿革


 

  高雄煉油廠創立於1946年6月1日,左營半屏山麓廠區,距高雄市中心約11公里,佔地384公頃。另有觀音、烏材林等輸儲部門,總面積約555公頃。

  組織系統


 

  由廠長總理全廠業務,另設二位副廠長,襄助廠長相關業務,設技術組等13個一級單位,員工總數近2086人。

  主要産品─石化産品 

  石油化學品包羅萬象,用途廣泛,諸如塑膠、合成橡膠、人造纖維、清潔劑、肥料、炸藥、農藥、染料及其他化學品等均與民生之食、衣、住、行、育、樂息息相關。製造石油化學品的原料可分為烯烴(O Lefins),芳香烴(簡稱BTX),合成氣與一氧化碳。

  高雄煉油廠乙烯年産量可達四十萬公噸,供應仁大工業區及下游工廠的需要。

  原油進口

 

  大林廠外海設有浮筒,進口原油經由浮筒及海底油管送到岸上大型油槽儲存,然後以管線送到工廠提煉。

  油品運輸

 

  大宗油品以環島油輪或管線輸送,少量或特殊合約油料則以油罐汽車運送,潤滑油或溶劑等,則利用大桶小聽包裝出售。

  前鎮儲運所

 

  位於高雄市前鎮區60-62 碼頭,距煉油廠15公里,係臺灣南部石油化學原料進出口之收儲轉運集散地,現隸屬於公司石化事業部。

  環境保護

  為改善廠內外環境品質,高雄煉油廠近年來積極從事環境保護業務,先後執行近、中程與後續污染防治計劃預算總共投資340 億之多。

  空氣污染防治

  興建150公尺高集合煙囪,有助於排放氣之擴散。採用低硫燃料油,並進口液化天然氣 ( LNG )代替燃料油,以全面降低排放氣之污染物含量。燃燒器改為低氮氧化物燃嘴,並增設除氮氧化物裝置,以去除煙道氣之氮氧化物含量。廢氣燃燒塔以增設地面燃燒塔設備及釋壓氣回收系統,減少冒黑煙機會及節省能源,並增設酸氣洗滌系統以減少硫化物之排放。

  水污染防治

  首先將排水溝更新、鋪設防漏水泥,以免污染地下水全面整修功能欠佳,設備老舊之油水分離池,以徹底將水中之油脂分離回收。廢水處理場改採密閉式,以免産生臭氣。增設放流水濁度改善工程,使排放水外觀清澈,增設廢鹼氧化處理場,大量去除廢水中的硫化物,解決廢水中臭味及毒性問題。設第四廢水處理場,以增大處理容量。並引進國外最新技術,完成廢水處理現代化工程,包括第二廢水處理場新建工程,第三廢水改善工程,全廠廢水監測系統,API/CPI 改善工程,暴雨截流系統及污泥焚化爐工程。地下水方面,聘請國外公司進行地下水偵測,了解地下水污染情形,並進行清理整治工作。

  噪音防治

  于廠北周界設立長約1.5公里、高20公尺隔音墻隔離廠區噪音,使噪音不致影響住宅區安寧,遷移鄰廠界之二輕廢氣燃燒塔至半屏山腰,遠離住宅區,並進行全廠各工場噪音之全面改善工程將高噪音之製程設備,加裝各種防音設施。另徵收廠周界區域進行綠帶工作,作為隔離緩衝之用。 

  固體廢棄物

  將固體廢棄物儘量回收處理再利用。調查各廢棄物之産生量,實施固體廢棄物之減量措施,興建廢棄物貯倉與事業廢棄物分類堆置場,將廢棄物之貯存管理制度化。並興建焚化爐及掩埋場,做最終處理。

 

 
編輯:賀晨曦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