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國安局”機密文件曝光後,李登輝成了眾矢之的。
然而,《中國時報》等媒體駐華盛頓記者在搜集、研究美司法部與參議院等相關資料後卻驚人地發現,陳水扁上臺後,通過“臺灣政經研究所”給美國卡西迪及其子公司的活動經費至少已達384萬美元,約合新臺幣1.3億元,比李登輝有過之而無不及。
“臺灣政經研究所”是陳水扁給美國人送錢的“白手套”
李登輝在1994年至2000年的6年間,以“臺灣綜合研究院”的名義,每年付給卡西迪公司150萬美元。而陳水扁上臺後,則改由“臺灣政經研究所”與卡西迪公司簽約,金額也大幅提高,每半年100萬美元。
“臺灣政經研究所”是臺灣誠泰銀行董事長林誠一領銜出資成立的所謂學術機構。林誠一被島內輿論稱為“獨派金融家”,是陳水扁臺灣大學法律係的學長,在“大選”期間曾向陳提供競選辦事處和大筆競選經費。去年底,他還搖身一變成為李登輝“群策會”的副會長。
臺灣砸錢“機密”,在美完全透明
對通過各種渠道支付巨款給卡西迪公司從事遊說一事,臺當局一直遮遮掩掩,可是這類事在美國並沒有什麼機密可言。根據美國有關法律,像卡西迪這樣的公關公司必須詳實登記、定期申報;司法部全面匯總後,必須每半年向國會提出書面報告,任何人都可以查閱這些材料。
臺灣記者正是調閱這些材料後查明,陳水扁通過“臺灣政經研究所”付給卡西迪等公司的費用總計高達384萬美元。具體情況是:2000年下半年,卡西迪公司得到90萬美元,鮑爾·泰特公司30萬美元;2001年上半年,卡西迪100萬美元,鮑爾·泰特30萬美元,羅茲·麥奎爾公司16萬美元;2001年下半年,卡西迪100萬美元,羅茲·麥奎爾18萬美元。鮮為人知的是,拿了臺灣好處的這三家名稱不同的公司,在申報書上登記的地址卻都在同一棟樓,即“首都華盛頓特區13街700號”,只是房間號碼不同而已。
這些公開資料還顯示,現任美國國務院主管情報暨研究工作的助理國務卿福特在野期間確曾為卡西迪公司短暫服務,但其本人拒不承認為臺灣遊說。當時卡西迪登記了4位說客,除了這位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中國事務專家的福特外,卡西迪公司的總裁兼創辦人傑若德·卡西迪也在其中。
陳水扁給錢幹什麼
至于這些公關公司拿了錢都去幹什麼了,同樣沒有任何機密可言,因為申報書上記錄得一清二楚。卡西迪2000年7月與“臺灣政經研究所”簽約時,其遊說目標是促使美國國會通過所謂的“臺灣安全加強法”。
從2001年起,卡西迪等公司就把遊說目標轉向加強美臺“實質關係”上,並寄望借美國之力拓展“臺獨的國際空間”,重點之一是美國“外交關係授權法案”。這項法案與臺灣直接相關之處共有6項,包括視臺灣為“非北約組織”的主要盟國、協助臺灣“加入不以國家為正式會員資格的國際組織”以及美國對臺軍售應先與國會協商等。此外,卡西迪公司還極力遊說國會議員設法促請政府讓陳水扁赴上海出席APEC高峰會,不過未能得逞。
島內各界為之震驚
對于“泄密案”釀成的政治風暴,陳水扁刻意保持沉默,盤算著撇清與秘密賬戶的瓜葛,置身事外。他的彌天大謊被揭穿後,島內各界大為震驚,紛紛譴責他在臺灣經濟下滑的嚴峻形勢下,大把砸錢買美國人高興。
3月26日,國民黨主席連戰一口氣向陳水扁提出“四大質問”:他上臺後,有沒有使用過“國安局”秘密賬戶的非法經費?有沒有利用這個賬戶資助民進黨、“臺灣團結聯盟”競選經費和“臺綜院”相關支出費用?
面對各界的強烈質疑,“國安局長”蔡朝明極不情願地“招認”:有關秘密賬戶的執行情況,他都會定期詳細呈報給陳水扁,這無異于間接承認陳全盤掌控秘密賬戶的運作。可以預見,隨著“泄密案”越鬧越大,陳水扁的醜聞也會越抖越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