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臺“國安局”秘帳大曝光-秘帳曝光
秘帳曝光


 

李登輝私設秘密金庫進行“金元外交”大曝光
 
 
  來源:      日期:2002-03-22 07:24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消息 據已出刊的《壹周刊》披露,劉冠軍案引爆“國安局”成立非法機密預算,以35億元的“項目經費”黑錢,從事各種秘密活動,尤其是進行“金元外交”等“臺獨”的幕後操盤手,就是前“總統”李登輝。

  《中國時報》援引上述報道指出,李登輝不僅以天文數字的私房錢從事秘密“外交”,甚至連過年、端午及中秋三節的工作獎金都用這筆私房錢發放,受益人包括當時的“國安會”諮委林碧照、簡又新、張榮豐及臺灣運輸機械董事長彭榮次等。

  “國安局”高層人士透露,“國安局長”動支每一筆“項目經費”前,都必須事前簽報“總統”核可,“國安局”非法動用35億經費,李登輝知之甚詳。文件顯示,李登輝分別在1994年6月、1997年5月在“奉天項目”及“當陽項目”下,成立“七0一”、“三三一”和“明德”等項目,開始動支非法經費。

  1994年“國安局”法制化後,超過35億元的項目經費,依法當全數繳回“國庫”。但當時的“國安局長”殷宗文以“展開情報搜研工作,籌措項目基金”為由,在同年6月簽報“極機密文件”給李登輝,計劃從“奉天項目”30億80多萬元經費中,提撥15億元成立“七0一項目基金”,利用每年高達9千萬元孳息進行情報收集研究。。

  李登輝的主要秘密勾當有:

  一、神秘項目,李登輝親自批準。這份文件在1994年6月20日經李登輝簽“可”及“登輝六、二○”。3年後,殷宗文呈上“絕對機密”公文,說明“國安局”該年度在“奉天項目”、“七○一項目”經費使用情形,並且另成立一個達13億的“三三一案”基金,李登輝在簽呈首頁批示“閱”,簽下“登輝 五、廿七”的親筆簽名。

  根據這兩份“極機密”及“絕對機密”文件即可看出,李登輝就是動支35億多元非法經費的最高決策者與授權者,但在“監院”的調查與彈劾名單中,卻獨漏這位真正的決策人物。

  二、阿扁上任,照樣縱容(李登輝)。“國安局”高層人士指出,阿扁上臺後,李登輝和後來的“國安局長”丁渝洲都曾告知陳水扁相關項目工作內容及項目基金孳息之事,陳水扁按慣例繼續動支這筆私房錢。直到“劉冠軍案”東窗事發,陳水扁還在使用,拖了半年後才把錢歸還“國庫”。

  在這份極機密文件中顯示,李登輝所提的曾引起政壇極大震撼的“兩國論”,也是利用這筆私房錢私下運作,通過“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暗中持續研究。身居兩任“總統”重要大陸問題幕僚的蔡英文,當時雖具有“國安會”咨詢委員的官方身份,但卻以“政大國貿係”教授的名義,擬定了“八一六項目”。

  在蔡英文規劃下,這個項目又分為“WTO因應小組”和“特殊國與國關係因應小組”兩個小組,總共動支262萬元,由臺灣綜合研究院第四所副所長楊志恆提領簽收。這兩個小組,也就是“兩國論”宣布後及加入WTO後,提供對應策略的重要智囊,而WTO小組一直到去年仍持續運作。

  在所有非法經費流向的帳目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臺美日三邊秘密管道運作的“明德項目基金”。“奉天項目”35億元的龐大孳息,大部分都轉到這個基金。

  三、“金援外交”,極盡能事。臺“國安局”非法經費7億元孳息的流向,包括替臺灣進行美國國會遊說工作的卡西迪公關公司、臺灣綜合研究院、“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臺灣運輸機械公司董事長彭榮次及其它相關人士。其中卡西迪公關公司經費以“上智項目”支付,蔡英文以“八一六項目”支領,彭榮次以“鵬程項目”,臺綜院則以“泰安項目”及“四所開辦經費”支領。

  1994年5月,時“總統”李登輝前往南非出席新任總統曼德拉的就職典禮。當時曼德拉向李登輝表示,南非已準備與臺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但之後,南非執政黨秘書長向臺灣提出條件,聲稱如果臺灣能給南非2千萬美元,則南非可以繼續與臺灣保持1年半至2年的邦交關係,李登輝于是表示同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雙方敲定1千100萬美元的價碼。

  四、明德項目,內藏玄機。“明德基金”的高深莫測,在于它的重要性與復雜性。深入調查後發現,“明德項目”就是促成今天臺、日、美三邊官方會談的主要管道,也可說是李登輝和殷宗文任內最大的成就。

  這個成立于1994年初的臨時編組,曾“成功化解”九六年臺海危機,並統合了臺灣與美、日黨政和軍情係統。陳水扁繼任“總統”後,仍然繼續運作,成為最大受益者。

  “明德項目”由臺灣“國安局”出資,日本的成員以自民黨極右派為主,橋本龍太郎卸任首相後即加入,前日本“北部方面”指揮官、現任帝京大學教授志方俊之也是成員。

  日本退役軍情首長包括“統合幕僚長”(相當臺灣“參謀總長”)、內閣情報調查室室長(相當臺灣“國安局長”)、公安調查廳及警視廳部長(相當于臺灣的“次長級”)在卸任後都加入“明德小組”的三邊會談。

  美方以共和黨為主,官員則屬國防部及國家安全副顧問層級,最重要的牽線人為“國安局”長期資助合作,位于費城智庫FPRI“外國政策研究所”的Peter H。通過他牽線,殷宗文與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坎培爾(Campbell)拉上關係。坎培爾屬民主黨內保守派,現為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資深副總兼國際安全部主任,是真正開啟美日臺三邊秘密會談的關鍵人物。目前小布什政府的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也是“明德小組”的重要成員。

  五、臺海危機,臺灣出資拉緊美日。今年臺“國防部長”湯曜明能夠突破阻撓,首次以“國防部”長名義訪美,應與“明德小組”的運作息息相關。

  “明德項目”本來是臨時的任務編組,後來因成員由非官方延伸到官方,並在“化解”臺海危機時發揮過作用,而成為例行性項目會議,每年定期舉行兩到三次,緊急狀況時則加開臨時會議,地點是以臺灣、日本、美國三地輪流。

  過去幾年,“明德小組”會議進行得相當頻繁,臺灣主要由殷宗文及丁懋時領銜,當時的“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照、“國安會”咨詢委員簡又新和張榮豐都曾經一同參加。

  公文上,“明德小組”成員曾出現殷宗文、丁渝洲、林碧照、簡又新、張榮豐、蘇起、彭榮次、蔡朝明和楊六生等人,但靈魂人物還是李登輝與殷宗文,後者因此深獲李登輝信任。

  “明德小組”最具體的功勞是1996年“成功化解”臺海危機。

  1995年下半年李登輝訪美,造成臺海危機。美國中央情報局建議臺灣高層停止正在舉行的首屆“總統”民選,並宣布戒嚴。

  臺灣當局的情報認為,解放軍有三個方案:一是導彈試射,以中央山脈為目標;二為針對金馬外島,拿下其中一個小島造成死傷,並俘虜部分官兵到大陸;三為空軍以戰機擦槍走火為由引起空戰。

  直到1996年1月下旬,臺灣才自解放軍公布的消息判定,解放軍的行動是演習。為“避免兩岸因擦槍走火發生戰爭”,李登輝于是通過“鵬程項目”,由臺灣運輸機械公司董事長彭榮次敦促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派員密赴華府,要求美方派兵“保臺”。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事後告知,橋本龍太郎確實派密使向克林頓表示臺灣岌岌可危,催促美國趕快派兵。為讓美方明白事態嚴重緊迫,刺激美方行動,日本甚至提出兩條極端的路:“如果美國不保臺,日本不是向中國投降。就是立即核武化。”由于日本這兩個動作都不是美方所樂見,克林頓決定派出尼米茲號及獨立號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趕赴臺海附近。美方將這個訊息告知橋本,橋本則指示“明德小組”成員“北部方面”指揮官志方俊之轉告臺灣,1996年的臺海危機才告“化解”。

  事後,克林頓訪問日本,4月17日與橋本共同發表“美日安保再宣言”,並且隨即通過“外圍事態法”,將臺灣納入所謂的“外圍事態”內。

  六、軍事合作,武力抗統。在美方告知日本將派航空母艦戰鬥群到臺灣海峽附近時,同時把這項決定告知中國,當時解放軍響應,警告美方不得穿越臺灣海峽。而為了避免引發事端,美方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只在臺灣外海附近停留,並且後退200浬。

  另一方面,在1996年臺海危機時,“明德項目”也通過埃及元老重臣、前駐聯合國大使歐維斯的牽線,尋求當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支持,並由安南公開宣示“兩岸和平解決爭端”。

  美國在共和黨執政之後,承接“明德項目”的陳水扁成了真正的受益者。直到今天,“明德項目”仍是陳水扁對美國和日本兩方的重要運作管道及財力來源。(喬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