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南方朔:扁家弊案背後5大潛規則——一夥人幹壞事

時間:2008-12-16 10: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6日電 臺灣政論家南方朔今天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説,只有一個人或一家人,做不出真正大壞事。真正會禍延後代的大壞事,需要一夥人。因而當大壞事出現,除了要追究那一人一家外,更重要的或許是去反省那一夥。

  文章説,陳水扁家庭弊案發生到目前的首波偵結起訴,由於扁夫婦一家人的目標太大,因而成了聚焦對象,頂多也只延伸到民進黨的共犯結構問題。對於“那夥”,反而普遍被忽視。問題是,若那種成幫結夥的文化與價值不改變,將來又如何?

  文章認為,扁家弊案結構龐雜,“那一大夥”其實問題重重,計有:

  一、最核心的當然是扁家,他們得勢後即成了人們眼中的“今上”、“王子”、“駙馬”,加上雞犬升天的一串“皇親國戚”。雖然口説“自由民主”,但多數人的心裏仍烙著帝王宮廷的那種價值,並透過互動將這種價值賦予扁家人,於是阿扁愈來愈像皇帝,扁妻則愈來愈像皇后。扁家行事其實是有“潛規則”的,那就是古代宮廷政治的再現,也正是這種“潛規則”,只有身分而無權力的扁妻,才能夠利用“非正式”的身份恣意干政。由此已可看出人們心中殘余的帝王文化是如何深厚。

  二、扁家弊案有多個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他們靠著同學同鄉關係進入那個特別權力的網路。十七世紀法蘭西學院院士拉布呂耶爾(Jean le la Bruyers)就曾説過,“大人物身邊一定會有若干惡徒,去做不能讓正人君子去做的事”。扁案裏的好多個就屬於這種現代版的惡徒弄臣:他們唆姦使壞、牽猴捉豬、做盡壞事。一個現代“政府”,最可貴的乃是決策分工清楚且透明,這叫做“權力正式化”;而出問題的地方,則多半“正式權力”被放一邊,只當橡皮圖章來用,而“非正式權力”則暗中主導。扁家弊案用非常戲劇化和荒誕化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三、扁家弊案有著另一個核心,那就是一大群企圖利用特殊政商關係而牟得暴利的商界巨子。他們走後門,開小路,獻諂媚,送賄賂。這其實也是臺灣長期以來政商勾串的另一側面。臺灣至今仍未嚴格規範的政治獻金制度,成了他們上下其手最好的政商勾串通路。

  有關財團富商的這一塊,已可看出除了極少數是被敲詐勒索外,絕大多數都是心甘情願在玩他們政商勾串的遊戲。對這些兩面討好的財團富商,是否可以用事後招供來換取刑責豁免,已大有爭論的空間。而今後“政府”是否能改革並透明化,讓商人規規矩矩即可辦事,不必再藍綠之間勾串來勾串去,或許才是更重要的待行工作。

  四、扁家弊案還涉及許多公務人員。公務人員理應崇法奉公,但在臺灣,由於長期的政治風氣惡劣,早已形成了一種“公務員家臣化”的特色,其結果則是扁案中的“奉命違法”及前“調查局長”的“主動協助違法”。一個公權力體系,必須對抗拒“奉命違法”者有保障及鼓勵。“奉命”和“服從”並不一定是美德,或許臺灣已必須對此展開更大的立法改革了。

  五、扁家弊案裏,另一個被起訴的南港展覽館案,有七名擔任評審的學者專家因受賄當橡皮圖章而遭追究,這是另一讓人痛心疾首課題。學者專家一向被認為有較高專業良知,但近年來這個群體早已淪為權力附庸。許多機構在招標,BOT,或環評問題上,也找“新御用”的專家學者來推卸及轉移責任,其弊端已眾所共知,學者專家的墮落,已成了臺灣教育學術界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文章表示,以上所舉五端乃是扁家弊案的“潛規則”,它違背了現代管治的準則,也不符正義要求,但它們卻是一套大家習以為常而且運作方便的模式。“潛規則”乃是文化及惡劣體制的積非成是,在司法追究弊案時,這部分所涉及的,可是另一個更大的改革工程。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