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臺海評論 透視“核四”風暴

臺海評論-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臺海評論-駁呂秀蓮“臺獨”論

首頁-專題-臺灣-臺海評論 駁呂秀蓮“臺獨”論
 
澳門日報:評臺南向政策與呂秀蓮訪印尼
 
 
  來源:      日期:2002-08-21 12:30

 

    臺灣當局在"總統"陳水扁宣示"一邊一國論"的同時,正加緊同大陸進行"外交戰"。其中一項行動就是安排"副總統"呂秀蓮以"度假"之名到印尼訪問。 

    呂秀蓮此行因過早曝光,遭遇諸多曲折,飽受屈辱。她在首站雅加達被拒入境後,臺島輿論譁然,促其從速返臺,挽回"顏面"。但呂秀蓮心有不甘,幾經活動、施計,又重回雅加達,會見了她所説的"很有意義的人"。估計雙方會談及臺灣同印尼一些經濟關係問題,呂秀蓮總算沒有空跑一場。 

    臺灣當局這次安排印尼作為呂秀蓮的出訪國,主要是推行陳水扁近期重提的"南向政策",藉此引導臺商向東南亞擴大投資,為臺灣在此地區實現"外交突破"鋪路,又起壓抑臺商西進大陸的作用。 

    是項"南向政策"的近期設想,臺灣"經濟部長"林義雄日前在一次講話中有所透露。他説,臺灣當局"將於九月組成東南亞經貿訪問團前往東南洽談經貿投資合作事宜,未來也將持續加強與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國的經貿合作關係。"林義雄又稱,"臺灣經濟部還將持續推動與東南亞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工作"。可以説,呂秀蓮赴印尼訪問,是這一藍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這一計劃的一個突破點。 

    印尼受亞洲金融風暴和近年世界不景的打擊,經濟困難重重,亟需外援。而目前臺商在印尼的投資僅次於日、韓;臺灣要"南向",無疑對印尼有吸引力。況且進入臺灣謀生的印尼勞工多達八萬人,臺灣方面已宣佈凍結輸入﹐印尼急欲與臺灣磋商解凍。還有一項重大的利益,就是呂秀蓮此次出訪帶有一份臺灣為電廠採購一百二十億美元的天然氣計劃。目前美國的美孚、法國的道達爾與英國的BP等跨國石油大公司均參與爭奪。臺灣當局為了"南向"的需要,有意同印尼洽談。雙方這種種利益上的相互需要,就使呂透蓮最終在雙方同意下,以特有的隱晦的迂迴方式踏上了印尼的國土。 但是,印尼深知中國是對世界有重大影響的國家,而且雙方的關係日益密切,印尼又需要面向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也需要大陸前往投資,並正與東盟其他成員國同中國一起致力於建立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因而在處理呂秀蓮到訪的問題上十分慎重,一再聲明"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臺灣屬於中國一部分",拒絕安排總統梅加瓦蒂同呂秀蓮會晤,以消除讓呂秀蓮入境活動對中國造成的不快。 

    陳水扁的"南向政策"並不新鮮,李登輝掌權的年代早已提出。後因東南亞在亞洲金融風暴肆虐後,經濟復蘇緩慢,投資環境惡化,有的國家還不時發生排華事件,影響臺商投資信心,終於應者寥寥,到李登輝下臺時,"南向"已銷聲匿跡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商西進投資大陸,環境安定,政策優惠,成本廉宜,市場龐大,(經營)領域廣闊,利潤可觀,因而投資者日眾,分佈領域日廣,科技項目漸多。臺灣"經濟部"的統計數顯示,今年一至五月,臺企業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幾乎全面下滑,惟對大陸的投資同比增加百分之十三。可以預言,從長遠來看,陳水扁的"南向政策"斷難實現預期的目的。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快的今天,各國和各地區之間加強經貿合作,擴大交流,互利互惠,共同繁榮,是大勢所趨,潮流所向。臺灣要同東南亞發展民間經貿合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無可厚非。但要把它作為"實利外交",為"一邊一國論"服務,肯定行不通。呂秀蓮訪印尼的坎坷經歷就是其中一個訊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