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臺海評論 透視“核四”風暴

臺海評論-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臺海評論-駁呂秀蓮“臺獨”論

首頁-專題-臺灣-臺海評論_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李登輝的“臺獨”哀嚎
 
 
  來源:      日期:2002-12-27 09:54

    12月21日,李登輝操控下的所謂“群策會”發表了一本名為《臺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以下簡稱“總目標”)的書,為了推銷這本書內的“臺獨”謬論,李登輝這幾天到處滿口胡謅,發出了一陣陣的“臺獨”哀嚎。
  明目張膽 叫囂“臺獨”
  雖然“群策會”的頭目聲稱“總目標”一書是30多位專家學者經過半年的討論撰寫而成,但該書從起初策劃到現今出版無時無刻沒有李登輝的影子,李登輝還親自撰寫了題為“開創臺灣的歷史新時代”的緒言,這本書實際上是李登輝“臺獨”主張的大雜燴。
  李登輝在緒言中聲稱要在21世紀“確立臺灣的‘國家’認同”;他還公然叫囂“臺灣需要一部新‘憲法’已成破解‘一中’迷思、落實主權獨立的必要配備”。除此之外,全書還從“正視中國威脅”、“維護‘國家’安全”“開展全民國際外交”、“建構臺灣主體性教育與文化”、“鞏固民主建立臺灣新價值”等方面進行了露骨的“臺獨”論述。
  與此同時,李登輝還到各地所謂的“李登輝學校”進行宣講,聲稱“2000年的政黨輪替,必須在2004年鞏固,否則外來政權重新掌權”,是“臺灣民主化的挫敗、本土化的倒退,這是不可以的”。他還有意透露在15日同陳水扁會面的消息,表示臺灣領導人要“愈年輕愈好”,明顯表明支援陳水扁的態度,並將矛頭直指正在謀求合作參選的連戰和宋楚瑜。
  忘恩負義 批評前任
  李登輝不僅連續抨擊國民黨是臺灣的“外來政權”,連戰是“外來政權的接班人”,“連宋配”是“外來政權復辟”,還首次批評他的前任蔣經國,指責蔣經國當時推行重用臺灣本土精英的“吹臺青”運動是為了“收買人心”。他同時表白自己雖因此出任“政務委員”,但“並沒有被外來政權收買,直到現在還繼續為臺灣而奮鬥”。眾所週知,李登輝是當時蔣經國照顧最多、栽培最深的人之一,李登輝公然恩將仇報,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曾與李登輝同時受到蔣經國重用的林洋港表示,李登輝的話有失偏頗也不公正。國民黨上上下下更是一片譴責之聲,國民黨高層人士指出,李登輝已到狗急跳墻、胡言亂語的地步,完全不知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難道他不是‘吹臺青’政策下的受益者嗎”?島內媒體也紛紛發表評論,指責李登輝的話太不地道,做人不能夠船過水無痕,忘恩負義。
  困獸猶鬥 大勢已去
  李登輝批評蔣經國並不意外,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還把曾做過黨主席的國民黨罵得一無是處,欺師滅祖的本性早就暴露無遺,這一切説到底就是要搞“臺獨”。但現在的李登輝已經不是當時權傾一時的“家長”了,雖然困獸猶鬥,島內留給他和“臺獨”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
  李登輝如今大喊“民主改革”,指責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但臺灣民眾卻不會忘記正是李登輝“當政”時期用獨裁的作風、狹隘的格局和權謀的手段造成臺灣黑金充斥,族群分裂,傷痕至今未能癒合,説他是“黑金教主”並不為過。此外,李登輝想當陳水扁的“政治傭兵”,替陳水扁撐腰打氣,陳水扁也未必買賬,民進黨內很多人已經公開表示“扁李”之間還是保持距離比較好。
  北高“市長”選舉結果已經表明,李登輝繼續用“本土”、“非本土”、“外來政權”之類“族群”和“省籍”訴求來挑動臺灣民眾,露骨地支援陳水扁已經沒有什麼效果。島內輿論認為,李登輝是在製造一種“只要是陳水扁繼續執政,人民死活與他沒關係”的令人反感的印象。如果真是這樣,李登輝可就是機關算盡反誤卿卿性命了。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