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 箱       VIP會員      

臺海評論 透視“核四”風暴

臺海評論-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臺海評論-駁呂秀蓮“臺獨”論

首頁-專題-臺灣-臺海評論_駁李登輝及其兩國論
 
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潮流不可阻擋
 
 
  來源:      日期:2001-04-16 09:42

    李登輝公開拋出兩岸是“國家與國家”關係的分裂謬論,不僅激起海內外全體中國人的極大義憤與強烈譴責,也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批評與指責。連日來,國際社會紛紛強調將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使得李登輝不僅在國際上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獨立”的圖謀未能得逞,反而再次充當了蓄意挑起事端、破壞臺灣海峽穩定的“麻煩製造者”的角色,更加突顯了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歷史潮流與政治現實。

  據島內媒體披露,李登輝早在一年前即授意幕僚研究兩岸關係的新定位,以李登輝早有分裂中國之心,並在實際上長期推行“兩個中國”政策的情況看,其最終得出所謂“國與國的關係”的結論並不足為怪。但是,李登輝敢於在此時徹底剝下偽裝,赤裸裸地鼓吹他過去迫於時勢而未能明言的“兩國論”,所倚仗者為何?明眼人不難看出,他是覺得當前的國際形勢為其搞分裂提供了機會。李登輝在宣稱向南聯盟科索沃提供3億美元“援助”時,説了一句“一千年沒有一次這麼好的機會”,多少透露出他那種自以為有機可乘便迫不及待的心情。近一個時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藉口“人權高於主權”,用武力干涉南聯盟的內政,美國國內的反華勢力有所抬頭,美國甚至悍然襲擊我駐南使館,加之臺灣圖謀擠進美國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使中美關係發展出現了障礙。李登輝據此作出了一廂情願的判斷:國際反華勢力將會公開支援其分裂中國的主張,一個中國的國際格局突破有望。李登輝自覺有恃無恐,便急急忙忙地拋出了“兩國論”,並準備近期由高層組團赴美、日和歐洲加以鼓吹,意圖在國際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急迫感顯露無遺。

  李登輝自以為得計,但國際現實卻遠非如他所願。他的冒險行徑事實上完全建立在對國際形勢一廂情願的主觀臆測的基礎上。眾所週知,在1995年李登輝訪美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分裂、反“臺獨”鬥爭,不僅使李登輝在國際上製造分裂的活動遭到重大挫折,還促使國際社會充分了解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從而在國際上穩住了一個中國的大局。美國主流媒體紛紛指責李登輝的“外交冒險”損害了美的國家利益。李登輝在國際上逐漸成了“麻煩製造者”的代名詞。去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在訪問中國時,公開宣佈美國不支援“臺灣獨立”,不支援“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援臺灣加入以主權國家為資格的國際組織。俄羅斯在美國對臺“三不支援”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承諾不向臺灣出售武器。日本也強調中國只有一個,日本決不支援“臺獨”。這一切均表明,一個中國原則已在國際社會得到更為廣泛的確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獨立”沒有“國際生存空間”,更絲毫沒有為國際社會所接受的可能性。雖然目前國際上仍然存在著一股圖謀分裂中國的勢力,美國國內也有一些人正在極力給臺灣分裂勢力撐腰打氣,但是,這只是逆流,沒有也無法改變整個國際社會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大趨勢。

  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後的國際反應,更是令其大失所望。世界上各主要大國包括美、日、俄及歐盟等迅速作出表態,重申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一些亞太地區國家還進一步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完全屬於中國的內政。7月18日,美國總統克林頓與江澤民主席專門通電話,重申美對一個中國政策的堅定承諾,強調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政策沒有改變,中方完全可以相信他就這一問題所發表的歷次談話。美國各界對李登輝的“兩國論”普遍感到震驚與不滿。美國媒體以“不可預測的政客”、“搗蛋鬼”、“愛玩高風險遊戲”甚至“電腦駭客”指稱李登輝。《紐約時報》發表社論,要求李登輝放棄“兩國論”,重申臺灣與大陸和平統一的願望,以“緩和目前兩岸爆炸易燃的局面”。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包道格均認為,當前中美急需改善關係,“此刻正是臺灣不該生事而使自己被認為是在製造麻煩的時候”,李登輝在“時機和局勢都不好”的情況下,試圖“片面破壞兩岸關係現狀”,已與美國現行的對臺政策相違背,因而發出了“如果臺灣似乎是挑釁的一方,導致西太平洋的和平與穩定受到破壞,美國是否要保衛臺灣?”的疑問。美國喬治亞大學中國政策課題主任沈大偉撰文指出,美中之間雖有許多歧見,但“一個中國架構可能是兩國最大的共同利益”,“臺灣除了在一個中國的架構下談判自身前途外,沒有其他選擇”。美國尼克松中心副主任梅伊認為“李登輝的聲明不可能協助臺灣獲得更多的國際承認”,“此一沒有必要的聲明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主張“美國不應當對無謂刺激中共的臺灣政客提供軍事保護”。對於李登輝十分露骨的分裂主張,美國除了如李潔明之流的極少數人還在不遺餘力地為其鼓舌辯解外,連過去一向支援李登輝的人士也感到“緊張與失望”,公開指責李登輝此舉無異“冒了自我孤立的風險”,要求李登輝放棄這種挑釁之舉,否則將重新評估對臺灣的支援。

  臺灣島內的輿論清醒地指出,“‘兩國論’顯然已在國際上為臺灣帶來了始料未及的強力副作用”及“極負面的衝擊”,使臺當局“益趨孤立”,因而實際上是臺灣的一場“仲夏夜噩夢”。部分學者還以“政治多動兒”形容李登輝,認為生理上的“多動兒”雖會自己摔得鼻青臉腫,而于他人無害,但“政治多動兒”則直接衝擊兩岸關係和臺灣海峽局勢,還將給臺灣民眾帶來災難。

  海峽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是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並沒有改變,中國擁有對臺灣的主權也沒有改變。這是包括聯合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所公認的,也是李登輝這樣的分裂分子所無力改變的。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潮流不可阻擋。李登輝的“兩國論”除了證實了他是破壞兩岸關係與臺灣海峽局勢的“麻煩製造者”,使其在國際上陷入更加孤立、更加被動的處境外,是不會得到他所期望的其他任何結果的。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