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臺灣北高兩市市長選戰-相關報道
相關報道


 

臺北高雄選舉結果説明什麼?
 
 
  來源:      日期:2002-12-11 14:47

    12月7日,臺北、高雄市長選舉進行。由於馬英九和謝長廷的連任、李應元和黃俊英的落選,沒有超出選前參選各方和社會各界的預測範圍;由於地區選舉,藍綠陣營原有的政治態勢變化不大。因此,此次選舉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政治衝擊波效應。當然,從政治背景、選舉特點和得票差距中,反應出一些深層次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問題沒有解決不説,而且還在繼續發酵。
  對執政當局是警告
  此次選舉結果,應該説是讓陳水扁暫時松了一口氣,原有的執政基礎沒有出現“雪崩”,但是民進黨在兩市市長選舉中的得票情況卻是對執政當局提出了嚴正警告。
  選舉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是,陳水扁攻下泛藍軍最大政治堡壘——臺北市的計劃泡湯不説,“打馬(英九)攻勢”反而造就了馬英九高達87.3萬張的超高得票。馬英九得票超過4年前他本人戰勝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時的11萬張,超過8年前陳水扁當選臺北市長時的26萬張,超過李應元38.5萬張。“打馬攻勢”由來已久,陳水扁當局2年多來利用所控制的行政和立法權,一再給馬英九製造施政難題。尤其是在此次選舉過程中,民進黨方面更是執行持久、到位的“打馬計劃”,陳水扁帶著黨內“精銳”盡出,外加李登輝帶著女兒出面配合,全面圍堵馬英九。陳水扁當局為何如此賣力“打馬”?一是視馬英九為在野黨的主要代理人,對泛藍軍的仇恨全部轉嫁到馬英九身上;二是馬英九主持的臺北市已經成為政黨輪替後朝野之爭、“立法院”之外的主戰場,“綠化”臺灣必先“綠化”臺北。有這兩條,在過去、今天和將來4年,民進黨都不會放過馬英九。
  問題是“打馬”成了“挺馬”,選舉為何出現與陳水扁當局願望相反的結果?陳水扁當局執政2年多來給選民帶來的是什麼?剛剛過去的2年多,民眾憂心忡忡,政局動蕩、經濟衰退、失業增加、實力下滑、社會動亂、信心不足、民心不穩,一直困擾著選民,“臺獨意識治政”、“隨心所欲決策”、“出爾反爾式領導”、“挑釁鬧事式管理”如何讓民眾放心?如何領導臺灣經濟走出困境?近幾個月以來,街頭抗議不斷,災民、教師、農漁民、沒有戶口的“新娘”、鄉鎮長的示威相連。當然,選民更要靠選票説話。也就是説,選民通過多投馬英九票、少投李應元票的方式,對陳水扁當局施政一再失誤、選舉內行治政外行、“搞臺獨”內行“拼經濟”外行行為發出警告。面對選舉結果,陳水扁表示要將臺北市長選舉結果“視為警惕與鞭策”,全力投入“拼經濟”與“大改革”的工作,問題民進黨當局類似的“酷話”太多了,離他們的實際行動距離太遠了。
  對“臺獨”勢力是抗議
  此次選舉結果,讓陳水扁無法鬆口氣的是,“臺獨牌”在選舉中沒有取得預想的效益。在2000年3月和2001年12月選舉中,激化統獨矛盾、挑起省籍之爭,是陳水扁得以上臺、民進黨得以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和保住9席縣市長、“臺聯黨”初戰拿下13席“立委”的基本原因之一。北高市長選舉中,泛綠軍重操舊業、再施故技,但卻是相反的結果:希望得票低的馬英九卻高票直上、希望得票高的謝長廷卻高不上去。
  選舉白熱化以來,泛綠軍分別以李應元和謝長廷、陳水扁和民進黨、李登輝和臺聯黨“三門六派”聯手出擊,全面壓向馬英九,間接打向黃俊英。泛綠軍在極力貶低、醜化馬英九的同時,對他進行“妖魔化素描”:説他是“香港腳走臺灣路”,出賣“臺灣利益”、“臺灣主權”;把陳水扁平常故意避開、冷落馬英九,説成是馬英九不想當“中華民國的臺北市長”;一批“臺獨立委”,投票選舉馬英九為所謂“最適合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行政長官人選”第二名;把馬英九為了給臺北市民謀取最大經濟利益、促進兩岸交流以幫助臺灣經濟脫困、提出的松山機場作為“三通”直航機場之一的建議,説成是為軍事突襲臺灣製造“特洛伊木馬”,出賣“臺灣軍事安全”。陳水扁把馬英九當成靶子,一部分是針對馬英九本人,一部分是針對泛藍軍。可以説把祖國大陸與泛藍軍、泛藍軍核心人物捆綁在一起進行攻擊,已經成為陳水扁當局的“絕活”。在陳水扁當局的眼中,選舉是為政治服務的,“描紅”馬英九的用意不外乎,是要把“普選”變為“宣示民主成就和國家主權”的機會,為了集結“臺獨鐵桿部隊”提高李應元的得票,壓低馬英九的得票,順便為“三通熱”、“直航熱”降溫。
  讓陳水扁當局沒有想到的是,激化統獨矛盾、挑起省籍衝突沒有取得什麼效果。馬英九得票被越罵越多,國民黨在高雄市長選舉中得票率由去年底“立委”時的23.58%增長至46.58%;泛綠陣營中謝長廷得票沒有大幅增加,在臺北市議員選舉中民進黨減少2席,“臺聯黨”全軍覆沒。這一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論大背景的話,緩和兩岸關係、發展兩岸交流、實現“三通”直航,已經成為社會主流意識,這是選舉中統獨和省籍議題市場被壓縮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就是説,選民通過投票方式,間接否定陳水扁當局和李登輝等人打“臺獨牌”、“統獨牌”、“省籍牌”的做法,抗議“臺獨”勢力製造社會動亂、惡化兩岸關係的行為。
  對泛藍合作是提醒
  此次選舉作為“2004年選戰前哨戰”的意義主要體現在這裡。對陳水扁爭取連任影響、威脅最大的是泛藍陣營聯手合作而出現的“高雄現象”。“高雄現象”最大的成功是實現整合,這是政黨輪替後政局演變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泛藍軍只有整合才有優勢,另一方面陳水扁當局的施政失誤,為泛藍軍團結協作、組成“聯合艦隊”提供了機會。可以説“高雄現象”是自政黨輪替以來,泛藍軍在“立法院”五個會期以來進行“議題合作”、在去年底選舉中“王建煊現象”和今年初基層選舉中組織“策略聯盟”的繼續,是第一個有始有終、用於實戰的政治組合。  
  “高雄現象”值得泛藍軍研究,其中的“提醒”不言而喻。一是人選要合適。要推出陣營內部都能接受、並且具備挑戰對手實力的候選人參戰。此次推舉的黃俊英,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個人名望都差謝長廷一等,這是“高雄現象”功敗垂成(謝長廷得到38.6萬票,高於黃俊英近2.48萬票)的原因之一。在2004年選舉時,人選問題更重要也難得多。二是合作要誠心。在此次選戰中,先是親民黨抱有“北國南親”的打算,再是國親兩黨有意聯合推舉張博雅代表泛藍軍出陣,後是國民黨一意孤行“推薦”黃俊英參選,擾亂助選實力的提高和方向的選擇。面對接下來的2004年選舉,泛藍軍必須避免“臨上轎現扎耳眼”的狀況出現。三是各黨要團結。面對合作參選,各黨必須以泛藍軍的共同利益為轉移,“共存共榮、唇寒齒亡”。“高雄現象”中,國民黨內在是否支援張博雅問題上黨內決策機構和高雄地方實力派意見不一,最後高雄地方實力派推舉的黃俊英佔上風;泛藍軍確定黃俊英出線後,親民黨內出現一些“立委”與黨中央不保持一致的現象;黃俊英選情在宋楚瑜表明支援的立場看漲後,臺北馬英九竟然也公開拒絕宋楚瑜為其助選的請求;這些動作都影響了“高雄現象”的戰鬥力。
  北高市長選舉結束了,因為是地區選舉對整個朝野態勢影響不大,所以朝野之爭依然如故;因為國民黨在臺北市長選舉中得票突出,所以泛藍軍鬥志更高;因為是15個月以後又是臺灣地區領導人換屆選舉,所以部署新的選舉已經成為藍綠兩大陣營的主要工作。。。。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