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聯公投”逆流而上 違背歷史必定挫敗
 
 
  來源:台灣網      日期:2008-03-23 10:55

 

  眾所週知,臺灣民進黨的“入聯公投”,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民進黨執政八年,乏善可陳,經濟低迷,通脹加劇,失業攀升,民不聊生。如果陳水扁不打“公投”牌,沒有其他牌好打。只有打“入聯公投”牌,才能製造危機轉移民眾的視線,把“公投”與選戰捆綁在一起,才有機會一搏。

  美國反對“入聯公投”

  香港《大公報》今日刊文説,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3月19日重申,美反對臺當局推動毫無幫助且造成不穩定的“入聯公投”。柯慶生表示,美國最關切的是“大選”公平自由的進行,不論選誰為新“總統”,美國期盼與臺灣維持堅實的非官方關係。

  反觀美國對臺“入聯公投”的反應,陳水扁之所以搞“入聯公投”,是基於美國會協防的分析。但是《與臺灣關係法》並未將向臺灣提供防禦物質和技術服務視為美國的義務和承諾,而只是一種姿態而已。而且美國官方代表也一再聲明反對“入聯公投”。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兩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並不存在原則分歧。北京對臺政策被視為建基於“維持臺海和平,遏制臺獨”之上,而維持現狀也是美國早在70年代末就制定的基本原則“一個中國”。過去三十多年間,持現狀的政策基點未曾發生本質性改變。針對“入聯公投”、“返聯公投”,美國先後作出這是邁向“臺獨”的一步等定性。只要中美無意改變,陳水扁的政治圖謀和影響就很難超越島內政治選舉的範疇。更何況這只是陳水扁的一己私欲,並不得到島內民眾的認同。

  中國大陸重視臺胞利益

  胡錦濤3月4日發表的重要講話,進一步表達了臺海和平解決問題的誠意。這個講話突出的觀點就是:“對於臺灣任何人、任何政黨朝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方向所作的努力,我們都歡迎。”這體現了中國政府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和最大誠意,既是對一貫政策的強調與重申,又是對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新宣示、新闡述。

  “求和平、求發展、求穩定”是臺灣的主流民意,胡錦濤的講話充分體現出對臺灣同胞利益的重視與尊重。無論是有關政策和承諾的宣示,還是在兩岸客運包機、臺灣農産品在中國大陸銷售、貨運包機等問題上提出的具體建議,都顯示出祖國大陸著眼臺灣同胞利益,立足促進兩岸交流,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的真情。

  扁借由“入聯”謀其政治陰謀

  《大公報》日前刊文表示,在馬、謝忙於選戰的同時,陳水扁已經公開叫囂,“入聯公投”將特定與“大選”同時舉行,箭在弦上,一定要發。而國際社會,又有一些國家相繼表態反對“入聯公投”。“大選”之際,陳水扁不顧中國大陸和島內有識之士以及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加緊竭力將“入聯公投”推向前進,加緊竭力將兩岸關係乃至亞太和平推向深不可測的深淵,竭力用兩岸骨肉同胞的幸福安危來作為其個人野心的賭注!可見,在陳水扁眼裏“入聯公投”遠比“總統大選”重要。陳水扁正是要借著“大選”的機會,鋌而走險,妄圖使自己的奸計得逞,以達到其個人不可告人之目的。

  陳水扁“大選”失利,“入聯”不得民心。“入聯”本是謀求權利,不顧民生的貪婪政治意圖,違背了歷史的發展進程,遏制了臺灣的發展和臺海和平。所以,必定挫敗!

 

  更多內容請關注臺灣頻道>>    

 

 
編輯: 李艷波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