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淺析陳水扁“和平臺獨”的策略
 
 
  來源:      日期:2004-07-30 15:48

 
  陳水扁在“就職演説”中表示,未來四年不會改變2000年所做的承諾,將在此基礎上邀請朝野政黨組建“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擬定“兩岸和平發展綱領”,共同促進兩岸和平及永續發展的新關係。一時間,“追求和平”仿佛成了陳水扁夢寐以求的目標,並煞有介事地以“兩岸和平締造者”自居。其實明眼人早已看出,陳水扁未來四年不會放棄“臺獨”的目標,其如意算盤是在不挨打和搞“臺獨”之間找平衡,以謀求“臺獨”利益的最大化。換句話説,就是搞“和平臺獨”。陳水扁這種“掩耳盜鈴”式的舉動既具有莫大的諷刺意味,同時也值得高度重視和警惕。

  陳水扁一貫主張臺灣獨立,曾多次高呼“臺灣獨立萬歲”,1995年拒絕獲聘為臺“行政院”國家統一委員會會員。2000年當選“總統”後,懾與個方壓力,曾在“就職演説”中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承諾。但四年來陳水扁拒不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否認“九二共識”,反對兩岸統一,繼2002年拋出“一邊一國論”後既去天又拋出影響更為惡劣的“公投制憲”,妄稱要讓臺灣成為一個“正常、完整、偉大的國家”。正是由於陳水扁肆意推動“臺獨”分裂政策,才導致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不斷走向危險的邊緣。

  可以看出,“臺獨”是陳水扁真正追求的目標,“和平”不過是一個幌子。因為陳水扁很清楚,以目前的情況,他想明目張膽的搞“臺獨”並沒有這個本錢。其一,此次大選結果過於蹊蹺,近半數的民眾對他當選的正當性和合法性仍存質疑,關於選舉的訴訟還在進行,其“總統”位子並不牢固;其二,島內多數民眾並不認同“臺獨”,正如他自己講的,目前臺灣社會在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統獨”議題上尚未形成絕大多數的共識;其三,美國對其“臺獨”企圖抱持高度的警惕,近期美政府官員一再以嚴厲的言辭表示,美國反對臺灣片面改變先現狀,警告“臺獨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美助理國務卿凱利更是直言,臺灣當局的魯莽已使美國人的生活也危在旦夕之虞,對此美國不能坐視不管。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大陸堅定的反“臺獨”立場。陳水扁完全明白,一旦兩岸真的發生戰爭,不僅“臺獨”搞不成,恐怕連“總統”寶座也保不住了。因此,陳水扁不得不變換策略,一邊高舉“和平”的旗號,一邊推行“臺獨”之實,在“不給大陸以動武藉口、確保不挨打”的前提下,向“臺獨”的底線邁進。未來四年,其“臺獨”活動將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謀求奠定“臺獨”的法理基礎。此次“就職演説”中,陳迫於壓力,將“公投制憲”改為“憲政改造”,並“建議”“憲改”範圍不涉及“國家主權、主權及臺獨”問題,但其中暗藏玄機,以退為進,處處透露出“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痕跡,併為“公投制憲”埋下諸多伏筆。近期,李鴻禧、辜寬敏等人公開表示,陳水扁將“制憲”改為“憲改”,實為在各方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其“制憲建國”的決心沒有動搖,在第二任期內推動實質性“制憲”的活動也不會停止。

  二是繼續推動“公投”,此次“3.20公投”開創了臺灣歷史上的惡劣先例。未來陳水扁將繼續推動“公投”實踐,島內媒體稱,未來民進黨當局將推動一連串的“公投”活動:先是計劃於今年年底結合“立委”選舉舉辦“國會改革、停建核四、加入世衛和清查黨産”四項議題“公投”;接下來與2006年發起加入聯合國、實現族群融合“公投”;爾後再于2008年就簽訂兩岸和平協定、促成永久和平進行“公投”。陳在“就職演説”中還表示,未來將推動“公投入憲”,賦予“公投”憲政上的權力,並準備推動修改“公投法”,降低“公投”的門檻。

  三是謀求確立兩岸“和平共存的國與國關係”。陳水扁深知,要想不挨打,實現“和平臺獨”,就必須保持臺海局勢的穩定,因此陳在兩岸關係上的基本設想是以“一個和平”原則對抗“一個中國”原則,鼓吹建立“兩岸穩定互動架構”。根據這一設想,陳水扁“就職”後沒幾天,臺“行政院長”遊錫堃和“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即公開邀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訪台,並稱汪道涵去臺可以討論“一中”,但同時又稱“擱置爭議不是擱置主權爭議,臺灣主權沒有爭議”,其堅持“一邊一國”的嘴臉不打自招。
  
  四是繼續尋求國際上的突破。陳水扁也知道,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是臺當局力圖實現“臺獨”的必由步驟。在今年臺當局第8次謀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失敗後,臺新任“外交部長”陳唐山提出將採取“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的策略,積極參加國際社會。陳在“就職演説”中也明確表示將在兩年內完成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目標,以此突破國際社會的“一中框架”。

  上述這四件事,是陳水扁積極推動的實質性“臺獨”步驟,也是其第二任期內想要達成的目標。按照陳水扁的想法,只要繼續打著和平的旗號,任何實質性的“臺獨”活動都可以順利過關,任何肆意的挑釁都不會受到懲罰。陳水扁的“5.20就職演説”,被美國稱為是“負責任的和建設性的”臺代當局對此更是沾沾自喜,聲稱達到了讓國際社會放心,讓臺灣民眾滿意、讓大陸找不到藉口的效果。但問題的關鍵是,“臺獨”真的可以“和平實現”嗎?答案只有一個,當然是NO。

  如果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兩岸關係問題上,“臺獨”與“和平”其實是兩條不同的道路,永遠不會出現交集。國臺辦的“5.17”聲明清楚地指出,擺在陳水扁面前的是兩條路,要麼懸崖勒馬,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要麼繼續推動“臺獨”,無異於“玩火自焚”,其中並無第三條路。“和平臺獨”的前提是建立在“中國政府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對臺動武”的假設之上。而事實正好相反,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堅決的,不可動搖的,而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大陸對臺整體上的優勢,包括軍事上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其實陳水扁自己也知道,“和平臺獨”的路根本行不通,要不他也不會咬牙撥出6000多億新台幣向美國購買武器。我們擔心的是他在政治上的投機和冒險。島內的有識之士指出,陳水扁搞“臺獨”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想借此撈取政治上的利益。這次的“3.20”選舉,讓陳水扁再次嘗到了“臺獨邊緣政策”的甜頭,未來他為了一己之私可能還會將臺灣2300萬人的安全做為籌碼,押在其政治利益的賭盤之上。年底的“立委”選舉又快到了,後面的幾年還有新一屆的縣市長選舉、北高兩市的選舉,以至下一屆的“總統”選舉,在新的權力爭奪戰前夕,陳水扁會不會又耍出新的花樣!

  近期,島內“民間制憲”活動搞得沸沸颺颺,這與陳水扁當局的默許和縱容是分不開的。7月1日,李登輝等人在臺北舉行了“臺灣制憲運動實誓師大會”,8月份還要搞幾十萬人參加的“制憲大會師”。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2006-2008年的臺海局勢不得不讓人擔憂。應該看到,只要陳水扁繼續搞“臺獨”,兩岸之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只有放棄“臺獨”,回到“一個中國”的原則上來,兩岸的“和平”才可能真正實現。陳水扁採取“假緩和、真對抗”,“假和平、真臺獨”的策略恐怕不能帶來和平,不放棄“臺獨”而妄談“和平”無異於癡人説夢。

  (作者:晏奔,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助理研究員;編輯:海航)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