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兩岸和平共榮的康莊大道
 
 
  來源:      日期:2004-07-29 17:08

 
  (一)前言
    
  大陸推行改革開放以後,海峽兩岸經濟關係,由前期的軍事對峙進入交流互動階段。投資貿易大幅上升,到去年兩岸貿易(含香港)已達四百九十八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34.5%,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臺商投入大陸資金估計已超過一千億美元,兩岸已形成一經濟共同體。

  但在政治關係上,由於對主權問題無法達成共識,雙方仍處於對立狀態。1991年3月,臺北公佈“國家統一綱領”,明確表示“中國的統一,在謀求國家富強與民族長遠的發展,也是海內外中國人共同的願望。”由於這一莊嚴的宣告,乃有1992年“九二共識”的建立及1993年辜汪“新加坡會談”的舉行,為兩岸和解邁出一大步。

  2000年臺灣大選,長期推動臺灣對立的民進黨執政,島內對立自主的意識高漲,“去中國化”的各種措施逐漸登臺,兩岸政治關係墮入低谷。今年大選期間,執政黨提出“公投”、“制憲”,及“行憲”的時間表,不但引發內部的分裂,也引起大陸的關注。本年5月17日大陸發表聲明,不惜一切犧牲來維護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使兩岸關係由“冷和”進入“熱戰”的邊緣,成為海內外中國人憂慮的焦點。

  在兩岸關係演變的過程中,美國一直扮演一舉足輕重的角色。美國為本身的戰略及經濟利益,一方面與中國先後簽訂《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及有關軍售的《八一七》公報,承認“中國只有一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同時又由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承諾繼續供應臺灣自衛武器,確保臺灣的安全。基本策略是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和不戰的局面,不容許任何一方,改變由美方界定的現狀,無形中使兩岸分裂長期化。

  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著眼,和平統一才是全體中國人期望的韆鞦大業。如果因分裂而造成兵戎相見,將使正在崛起的中國遭受嚴重的創傷,臺灣五十年來的經濟建設,也將毀於一旦。如何化解戰爭危機,達成和平共榮,應是全體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目標。

  本文將分析當前世局的現勢,及兩岸關係演變的軌跡,為化解當前危機及達成和平統一提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希望能化干戈為玉帛,為兩岸開太平。

  (二)當前世局的基本情勢

  1991年蘇聯解體後,東西冷戰結束,世界局勢出現三大變化。

  首先是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強。無論在軍事、經濟及科技各方面,美國均已無敵手。其次是歐美聯盟乘勢擴張,吸納過去由蘇聯控制的東歐國家,由原來的十五國,到最近已增加到二十五國,成為擁有四億七千萬人口,GDP(國內生産總值)超過八兆美元的經濟實體。第三是中國大陸的崛起。經過二十五年的高速發展,到去年按購買力評價計算,大陸GDP已僅次於美國及歐盟而躍居世界第三位。

  這一鼎足三立的局勢,自四年前共和黨入主白宮,新領導人採取單邊主義,重大事件不再與歐盟協商,美歐關係開始由密而疏。蘇聯解體後,美國頓失競爭對手,無法支援獨霸世界的擴軍計劃,中國大陸的蓬勃發展,成為美國的新假想敵。美中關係進入高度不穩定狀態。由於前年美機誤炸中國駐南斯拉伕使館及南海上空中美軍機互撞兩樁事件,使中美關係一時進入低潮。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由人間樂土頓成恐怖世界。防恐鬥爭有賴各國援手,使意氣風發的布希政府不得不改弦易轍,開始對中國採取較友善態度。兩國元首頻頻互訪,中美貿易迅速擴展,尤其自朝鮮核武事件發生後,美國依靠中國從中斡旋,先後舉辦二次六國會議,中美關係一時出現峰迴路轉的跡象。

  過去三年中,世界三大經濟中心,北美、西歐,及日本經濟低迷不振,全球經濟復蘇乏力,而中國大陸經濟卻能“一枝獨秀”,創造出舉世矚目的亮麗業績。在2001至2003這三年中,中國大陸GDP平均每年增長8.2%,遠遠高於世界水準。對外貿易每年增長22%,到2003年進出口總額已達八千五百一十億美元,躍居世界第四位。外匯儲備達四千零三十三億美元,僅次於日本。過去三年中,中國不但取得2008奧運會及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辦權,且成功將載人飛船登上太空。中國國力的急速上升,使美國朝野以中國為假想敵的心態再度萌發,“中國威脅論”開始抬頭。除在貿易問題上不斷構設路障外,並有意利用兩岸對立來困擾中國,使臺海局勢成為中美關係及世界和平與戰爭的聚焦點。

  (三)中美關係與臺海風雲

  臺灣海峽兩岸的紛爭,本是國共內戰的延續,照理應屬於內政問題,不必外國介入。但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其後更簽訂協防條約,使臺北的“國民政府”成為美國的盟友。這一情形一直維持到1971年美國尼克遜總統與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訪問大陸與中國簽訂“上海公報”,美臺關係才發生激烈變化。“上海公報”最主要的一項,是美國承認“中國只有一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中原則”首次獲得美方的支援。

  1978年卡特總統訪問北京,簽訂“建交公報”,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並接受大陸所提出“對臺灣斷交”、“廢約”,及“撤軍”三條件。但同時又由國會訂立“臺灣關係法”,宣示“任何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禁運來決定臺灣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的威脅,併為美國嚴重關切之事。”同時提出以防衛性武器供應臺灣,俾使臺灣維持足夠自衛能力。這些條款的訂立,實質上是維持兩岸近二十六年和平對峙的美國因素。

  1981年裏根總統入主白宮,在其訪華期間又與中國簽訂“八一七公報”,除重申“一中原則”外,並聲明“美國政府無意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同時聲明“美國對臺灣出售武器的性能和數額,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幾年供應的水準,並準備逐步減少對臺灣的武器出售。”美方這一系列公報的簽訂,是企圖促使兩岸避免走向極端,尋求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途徑。

  中美關係在老布希總統時期曾一度倒退,但自克林頓入主白宮,曾多次與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接觸,除繼續執行“一個中國”政策外,更發表所謂“三不”原則,不支援臺灣獨立,不支援一中一台,不支援臺灣加入入會資格限于國家的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在內。在經過長時期的起伏與轉折,到克林頓第二任時,美國對華政策已趨定型,美國繼續供應臺灣武器,使有自衛能力,實質上維持兩岸和平對峙的局勢。如此,美國既可進入大陸市場機又可源源以武器銷售給臺灣,保持其經濟及戰略上的雙重優勢。

  (四)兩岸關係的進展與轉折

  1979年前,兩岸是處於軍事對峙狀態,經貿交流與人員往來完全斷絕。1979年1月大陸人代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九點政策。1987年7月臺北宣佈解除戒嚴,允許臺灣居民到大陸旅遊探親,兩岸僵局開始解凍。部分臺商開始到大陸投資,到1997年,進入大陸臺商已達三萬多家,協議投資金額達三百餘億美元。在1988到1997這十年間,臺灣到大陸探親旅遊人數高達一千一百七十萬餘人次。1979年臺灣及大陸經香港的間接貿易不過七千七百一十萬美元,到1985年即激增到十一億美元,增加達十四倍多。到1995年兩岸貿易抵達二百二十億美元,再增加二十倍。近四年來由於臺商大舉移入大陸,兩岸貿易更有增無減。去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貿易(包括香港)已達四百九十八億美元,佔臺灣總出口34.5%,佔大陸國內生産總值(GDP)17.4%,也即去年臺灣GDP中每六點七元即有一元出口到大陸。由對大陸出口所帶動的就業效應,估計為臺灣創造百萬就業機會,如無對大陸的鉅額出口,臺灣失業率將超過10%。

  在對大陸貿易中,臺灣一直處於順差地位。過去十年間,臺灣對大陸貿易出超總額高達二千四百億美元。如無對大陸貿易的鉅額出超,臺灣外匯存底早已耗竭,對大陸的出口貿易已成為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兩岸經濟的融合,並未能化解政治上的對立,關鍵是在主權問題上始終無法達到協議。國民黨主政時期,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主張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于1990年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於1992月通過“國家統一綱領”。在綱領前言中明白指出:“大陸與臺灣同是中國的領土,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的共同責任。”“國統綱領”並訂定國家統一三個步驟,通過交流互惠,互信合作,最後協商統一。這是臺北對國家統一最具體的表述。“國統綱領”于1991年3月14日由臺灣“行政院”第2223次會議上通過,成為兩岸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由於“國統綱領”的通過,兩岸先後成立海基會及海協會,乃有1993年,汪道涵與辜振甫的新加坡會談,為兩岸和解奠立始基,臺灣在李登輝主政後期,開始背離“國統綱領”,向“兩個中國”的模式轉向,對日益蓬勃的兩岸經貿活動,採取“戒急用忍”政策,阻止臺商進入大陸投資,使兩岸關係再度陷入低谷。

  2000年臺灣大選,國民黨因內部分裂而落敗。民進黨上臺初期,為穩定局勢,宣佈所謂“四不一沒有”政策,即“不宣佈臺灣獨立”、“不將兩國論入憲”、“不更改國號”、“不搞公投入憲”,及“不廢除國家統一委員會及國統綱領”。但在民進黨執政四年中,不但否定一個中國原則,提出“一邊一國”的新口號,且從多方面推行“去中國化”運動。到今年大選期間更推動“公投”與大選一併舉行,且提出將於2006年制定“新憲”,2008年實行“新憲”,積極向獨立建國的路線推進。

  民進黨的急獨政策,造成內部藍綠兩陣營的分裂,也引起美國及東亞國家的關注。大陸在今年5月17日的聲明中,即要求臺灣當局“懸崖勒馬”,避免“引火燒身”,為準備攤牌,雙方都加強備戰,臺灣執政當局已提出六千億台幣購買潛艇及飛彈的軍購預算,大陸也向俄羅斯增購先進艦艇,雙方厲兵秣馬,不僅消耗大量資源,且提高熱戰危機。如果兩岸爆發戰火,美國引用臺灣關係法介入,將觸發中美兩大國的武力衝突,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後果將不堪設想。

  (五)兩岸偃武共榮的途徑

  面對這一局勢,臺灣執政當局最近提出兩岸非軍事區,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並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希望緩和緊張局勢,但由於始終回避“一中原則”,很難展開實質談判。要解除當前的危機,最切實可行的途徑是回歸“國統綱領”,承認臺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官方已一再聲明,只要臺灣當局承認“一中原則”,所有一切問題都可提出談判。

  如果兩岸能結束敵對狀態,在保持現狀的前提下,商討訂立和平協議,臺灣不宣佈脫離中國而獨立,真正實踐陳水扁2000年5月20日就職時所承諾“四不一沒有”的宣告,大陸撤退所有面向臺灣的飛彈。在這一基本架構之下,雙方達成下列各項協議:

  (1)外交全面休兵。雙方各保持現有邦交國,停止互挖墻腳。大陸已是聯合國安理會會員,已與世界大多數國家建交,不必再為吸引臺灣邦交國而傷和氣。在國際各種組織上,大陸應協助臺灣以“中國臺北”名義加入,一如亞洲銀行的模式,擴大臺灣國際活動空間。

  (2)擴大經貿合作。不但實現“三通”,簽訂投資保障協議,並應就資訊、航太、石化、能源等産業進行全面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3)停止軍事較勁。不以有用資源用於擴張軍備,大陸停止“挑釁性”軍事演習,臺灣不參加每日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4)體育、圖書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2008年北京奧運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邀臺北參與,兩岸出版物全面交流,共同為發揚中華文化作出貢獻。

  如果上舉的協議能夠實現,臺商在大陸的半製品可運回臺灣深加工,大陸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可為臺灣創造就業機會,龐大的軍事費用,可用於發展科技、教育,改善生活環境,使臺灣成為一個山明水秀,安樂和諧的世外桃源,徹底消除戰爭的陰影。

  (六)中國和平統一的大道

  承認“一中原則”,或“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只是兩岸和平共榮的第一步。中國和平統一的長治久安,必須是臺灣、港澳,與中國大陸的全面融合。兩岸未來的統一方式,不外下列三種:一是東西德的全面合併;二是組成中華邦聯;三是組成中華聯邦。東西德的全面合併不易為臺灣朝野所接受。邦聯是擁有獨立主權和政府,具有國家形態組織的聯合體,含有兩國論的意味,不易為大陸所接納。較有可能的安排,是成立一種有別於西方(美國、加拿大),含有中國特色的聯邦制。

  推行這一特殊的聯邦制,必先解決“一國”的涵義。這是多年來兩岸爭持不下的基本問題。最直接可行的方式,是兩岸協議同時宣佈廢除雙方現有國號,共同以“中國”(China)或“中華聯邦”(The  United  States  ofChiea)作為共同國號。“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場革命的産物,而中國一詞已有數前年曆史,且久為世界各國所共識既以中國為共同國名,則“一國”的紛爭可以解決。

  在一國的條件下,第二步是召開由兩岸、港澳,及海外華人代表共同參與的“和平統一協商會議”,商討成立“中華聯邦”的具體步驟。為估計兩岸人民的福祉,代表人數的分配,大陸佔60%,臺灣佔20%,港澳合佔10%,海外華人佔10%。這一特殊聯邦的構成將包括下列各步驟。

  (1)成立中華聯邦最高委員會(Supreme  Council),由兩岸、港澳,及海外代表組成,成為聯邦的最高權力機關,推選國家元首及副元首。

  (2)在最高委員會之下,設立四個國家委員會,作為行政系統的最高機構。包括國防、外交、經濟、文化四個委員會。每一委員會各設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國防、外交兩委員會原則上由大陸代表任主席,臺港及海外代表任副主席。經濟、文教兩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由代表推選。統一掌管全國國防、外交、經濟、文教大計。

  (3)聯邦首都設于北京,陪都設于臺北。

  (4)聯邦國旗國歌,廣泛徵求各方的意見,重新設計。以象徵全民團結,振興中華為基旨。

  (5)兩岸及港澳居民皆為中國人,外出經商、旅遊、求學一律領取中國護照。聯邦駐聯合國、國際組織,駐外使館及領事館人員,由兩岸三地代表共同組成。

  (6)臺灣及港澳各自維持現有體制,臺灣享有高度自治,擁有獨立司法、終審權,所有人事任命,不必經最高委員會審批,完全由當地居民選出。

  (7)臺灣保留軍隊、警察,及情治系統,主要任務是維持治安,對外軍事行動,由國防委員會統一指揮。

  (8)兩岸及港澳全面通商通航,但鋻於臺港澳地狹人稠,大陸各省居民進入這三地區,仍受一定限制,以免影響當地的經濟與治安。

  (9)兩岸及港澳採用共同貨幣,類似歐盟發行的歐元,可稱為“華元”,以利便商務結算。

  (10)兩岸及港澳根據本身資源及特點,進行分工合作,共同開發大陸西北及西南的資源。大陸將成為港澳臺及海外華商的廣大市場與經濟腹地,臺灣將發展為中國的科技島,香港將成為中國國際金融及貨運中心。

  中華聯邦如能實現,將使兩岸永遠消除戰爭的威脅。兩岸可將龐大軍費用於發展經濟、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準。而更重要的是臺灣不再成為國際爭霸的籌碼,而為中華民族復興的推動力,為東亞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不朽的貢獻。

  作者:鄭竹園,美國博爾大學經濟係教授,海外中山學社董事會主席;編輯:海航)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