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區域整合,大勢所趨——從兩岸經貿交流看中華經濟圈的發展與潛力
 
 
  來源:      日期:2004-07-29 16:58

 


  全球區域經貿板塊隨著歷史的演進已經逐漸成形,從最早發展的歐洲區域經濟整合,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之簽署,而後則是亞洲區域經濟之整合,全球區域經貿板塊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兩岸四地的經貿逐漸增加,以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及澳門為核心的大中華經濟圈的型態儼然成型。從全球各區域經貿板塊發展的歷程可以發現其不僅對區域經濟有若干影響。更會進一步帶動政治的協調及整合。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不但有助兩岸四地經濟的發展,也為目前兩岸關係提供了一個新思維。本文先論述兩岸關係的演變歷程,再由兩岸經貿交流及歐盟的整合歷程來探討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與潛力。

  一、兩岸關係的演變歷程

  所謂“博古通今、終往知來”,要探討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就必須先了解兩岸關係的歷史淵源。一般研究僅將兩岸關係粗分為開放前與開放後兩階段,但經過本人長期研究兩岸關係後,認為兩岸關係應分為軍事衝突、和平對峙、民間往來及經貿交流四大階段,方能充分反應兩岸關係的演變,也才能掌握未來發展的方向。

  1、1949年—1979 軍事衝突時期: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政府”撤退來臺,兩岸自此正式分裂,並展開了為期30年的軍事衝突時期。此時兩岸關係的特色即是雙方皆認為武力可以解決統一問題,並各自喊出“解放臺灣”與“反攻大陸”等政治軍事口號,為兩岸關係最為冰凍的時期。

  2、1979年—1987 和平對峙時期:

  1979年人大常委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鄧小平先生亦提出“和平統一中國”的理念,隨後臺灣由蔣經國先生也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兩岸關係自此進入了第二階段,此時雙方在臺海的軍事衝突逐漸減少,但是仍然呈現對峙的型態,因此我將此一時期稱為“和平對峙”時期。

  3、1987年—1990 民間往來時期:

  1987年臺灣領導人蔣經國先生基於人道考量開放老兵返鄉探親,為兩岸交流開放了第一扇窄門,兩岸中斷近40年的交流自此展開。由於此一時期僅准許探親,兩岸投資及貿易仍屬違法,因此這一階段可稱為“民間往來”時期。唯此時期臺灣之小型及家族型企業已私下前往中國大陸投資考察,兩岸經貿交流亦逐漸展開,兩岸關係亦隨之趨向緩和。

   4、1990—     經貿交流時期

  由於兩岸交流逐漸頻繁,有意赴大陸投資的廠商逐漸增多,為讓企業能夠合法的赴中國大陸考察及投資,我在臺灣“立法院”積極推動《工商企業界人士赴大陸參觀、考察及參加國際展覽管理辦法》的立法,終於1990年4月公告施行,兩岸關係因此進入了第四階段的“經貿交流”時期,此時兩岸不論在經貿、文化、宗教、體育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頻繁,也為大中華經濟圈的成型奠下了基礎。
   
  二、兩岸經貿交流現狀

  兩岸經貿交流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在區域分工及互補合作的情況下為兩岸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貢獻。對臺灣而言開放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提供了另一個轉型的機會,也為企業開創了進軍世界的舞臺!對中國大陸而言臺商除了引進資金與技術外,更提供了無數的工作機會,也為中國大陸創造龐大的外匯存底。兩岸經貿交流的發展我們可以從臺商赴中國大陸投資家數及兩岸貿易狀況觀察出兩岸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

  1、臺商赴大陸投資家數及金額穩定成長  

  自1990年兩岸經貿交流開放以來,臺商無論是赴大陸投資家數及投資金額隨著兩經貿交流逐漸熱絡而呈現穩定成長的現象,1990年臺商赴大陸投資1103件,金額僅2.22億美元,而自2001年以後每年臺商赴大陸投資皆維持在4000件以上,投資金額也成長至30億美元以上,無論在數量上及投資規模上都有明顯的成長,近年來更是在品質及技術上有提高的趨勢。

   2、兩岸貿易金額屢創新高

  中國大陸近年利用其低廉勞動力及土地成本的優勢,逐漸成為世界工廠,臺灣與大陸又有地緣及語言文化等淵源,使得兩岸貿易金額一再突破歷史新高。1990年兩岸貿易金額僅40億美元,經過短短十餘年,兩岸貿易金額已達500多億美元,成長了近15倍,在此貿易的基礎上更能顯示出兩岸經濟的依存與分割。

  三、歐盟的整合歷程

  目前全球三大區域經貿板塊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及東協當中,以歐盟經濟規模最大,發展歷史最久且整合最完整,為全球區域經貿板塊的代表性。從早期歐洲煤鋼共同體經過了50餘年發展至今日的歐盟歷經幾個重要的階段,有許多方面足以作為大中華經濟圈發展之參考。

  1、歐洲煤鋼共同體的設立

  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Eura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會員包括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及西德)成立、促成歐洲開始進行區域經濟整合,1957年西歐六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及西德)簽訂《羅馬條約》(Treaty  of  Rome),1958年1月1日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ty,EEC,歐洲共同市場,或簡稱歐體)。

  2、確認歐洲共同市場主導地位

  為與EEC行抗衡,歐陸週邊七國于1960年成立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uropean  Freetrade  Association,EFTA,英國、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及奧地利),唯有EEC組織較為嚴謹下,1973年英國、愛爾蘭及丹麥加入EEC,1981、1986及1993年希臘、葡萄牙、瑞典等國家陸續加入,EEC主導歐洲經濟整合態勢已定。

   3、《馬斯垂克條約》生效後歐洲共同市場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

  為進一步緊密區域經濟,落實經濟同盟理想,EEC于1987年7月1日通過單一歐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SEA),希望自1993年起成為單一市場,廢除所有貿易障礙,使所有的財貨、勞務等在區域內自由移動,EEC于1991年通過《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1993年正式生效,除了正式改名為歐洲聯盟,建成歐盟(European  Union,EU),並確定未來將逐漸建立共同的貨幣同盟、外交政策與安全政策,2002年1月1日起實施單一貨幣,向政治同盟又邁進一大步。

   4、EEC國家與5個EFTA國家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區

  1994年1月,12個EEC國家與5個EFTA國家正式成立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5、歐元誕生

  2002年1月1日歐元(Euro)的紙鈔與硬幣開始在市場上流通,各會員國的法定貨幣開始退出市場,歐元硬幣與紙鈔成為法定貨幣,2002年2月28日,除英國、丹麥與瑞典外歐盟其餘十二個會員國的法定貨幣從此走入歷史。

  6、東歐十國家入歐盟

  2004年5月1日歐盟東擴與俄羅斯接壤,除原有15個會員國(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英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瑞典、芬蘭、奧地利等)外,正式接納東歐10個國家(愛沙尼亞、拉拖維亞、立陶宛、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賽普勒斯和馬爾他),從而形成了一個橫跨東西歐的25國、面積406.6萬平方公里、人口4.54億、GDP(國內生産總值約達10萬億歐元而遠超過NAFTA(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綜合,對外貿易額佔世界總貿易額的20%,GDP佔世界的四分之一的新歐盟。由擴張的特殊來看,此次東擴將與俄羅斯影響區域接壤,強化了西歐對俄羅斯發展的影響力,且依入盟國家的數目看來,此次擴張規模也是歐盟史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四、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與潛力  

  大中華經濟圈以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及澳門為核心,生産總額接近2兆美元,無論從經濟、語言及文化各方面觀察,大中華經濟圈比歐盟更有統和的條件。未來若加入日、韓及東協,將形成擁有全球三分之一人口、高達二十億人的龐大市場,俾能與“美洲自由貿易區”、“歐盟”競爭。

  1、大中華經濟圈各地區經濟現況

  (1)大眾化經進出口總額達到13,385.2億美元

  大中華經濟圈主要包含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及澳門,近年來在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之後,大中華經濟圈整體經濟及貿易實力逐漸增強,倘若大中華經濟圈的概念能夠成型,將是全球區域經貿板塊中最具潛力的地區。

  中國大陸2003年出口金額為4,383.7億美元,進口金額為4,128.4億美元;臺灣2003年出口金額為1,441.8億美元,進口金額1,272.5億美元;香港2003年出口金額為158.03億美元,進口金額為2,345.16億美元;澳門2003年出口金額為26.88億美元,進口金額為28.70億美元,大中華經濟圈整體出口金額達到6,010.4億美元,進口金額達到7774.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則達到1,3785.2億美元。
   
  (2)大中華經濟圈生産總值將達到18,038億美元

  中國大陸2003年國內生産毛額為13,413億美元,臺灣約為2,959億美元,香港約為 1,584億美元,澳門約為82億美元,合計大中華經濟圈生産總值將達到18,038億美元,雖然仍未達到歐盟及北美貿易自由區的規模,但是成長潛力卻是最高的。

   2、大中華經濟圈對區域經濟的貢獻

  (1)促進經濟圈內各經濟體間的貿易成長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後,全世界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與投資皆有明顯之成長,特別是與中國大陸鄰近的臺灣、香港及澳門更為明顯。在香港及澳門回歸後,也陸續與中國大陸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唯獨中國大陸與臺灣因為政治因素沒有簽訂類似協議,也限制了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根據中國大陸商務部統計,2003年臺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為493.62億美元,進口額為90.05億美元,進出口總計超過500億美元,若是大中華經濟圈的經濟能夠逐漸統合,相信在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貿易及投資行為會更加活絡,進一步帶動大中華經濟圈整體的發展。

  (2)消除區域間不穩定因素

   從過去歷史經驗觀察,不穩定的政治因素及區域關係是導致經濟發展落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兩岸關係的緊張勢必對雙方的經濟發展産生不良的影響。通過大中華經濟圈此一型態的整合,先將彼此的經濟發展起來,讓大家在經濟上先達成一種“共識”,再進一步消除兩岸間彼此的歧見,對於區域政治經濟的穩定將有正面的助益。

  (3)增加與其他區域經貿板塊談判的籌碼

  在世界經貿板塊逐漸行型之後,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商業談判與協商將會逐漸頻繁,而在談判時區域經貿板塊的實力將會影響到談判的結果,因此透過大中華經濟圈的發展,未來在與其他區域經貿板塊談判時將會對區域體內的單位採取到更有利的貿易條件。

  (4)為亞洲共同市場預做準備

  東協在簽署了《東協經濟共同體》、《東協安全共同體》及《東協社會及文化共同體》等三個文件後,東南亞共同市場已具雛形,未來大中華經濟圈若能順利成型,由東協與大中華經濟圈進行整合,再將日本及韓國納入,亞洲共同市場便能成立,並在全球經貿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五、結語

  歐、美、亞洲三大板塊之經貿活動已主宰全球主要商品市場,2000年時西歐、亞洲、北美“區塊內出口”即已佔全球商品出口比重的二分之一左右,未來可預見歐、美、亞洲、三大板塊之區域內貿易將隨著區域組織愈趨緊密而更深化。
      
  面對全球三大區域經貿板塊之形成,兩岸四地必須加以因應,才能在全球經貿體系中永續成長。中國大陸是亞洲發展的重心,是全球的生産中心,也是最具有潛力的市場;臺灣位處東亞,與正在形成中的亞洲經貿板塊關係密切,臺灣有良好的製造能力,若能善加運用,將可藉由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之勢,有機會在亞洲經貿區塊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及澳門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在金融、旅遊及觀光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發展優勢,因此兩岸四地若能緊密結合促進大中華經濟圈的成型,必能帶動彼此經濟發展,更進一步穩定彼此間的關係。
   
  歐洲總共有160多個民族,語言種類接近50種,卻可以在短短的53年內整合了25個國家形成歐盟、歐盟內國家不但整合了經濟,更進一步帶動了貨幣、法律甚至與政治的整合,2000年時《歐盟基本憲章》已被提出討論,未來歐洲很有可能形成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大中華經濟圈內的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及澳門更有種族相同,語言相通、彼此間更有血濃于水的情感,只不過是歷史因素將彼此分割,倘若兩岸可以放下彼此歧見,從經濟的觀點來催生大中華經濟圈,不僅可以促進彼此的貿易與經濟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中華經濟圈更能夠成為統一的國家。

  (作者:張平沼,海峽兩岸商務協調會會長;編輯:海航)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